午後的陽光緩緩流動,壹捧清茗,任目光輕盈地撫過書頁,心靈在溫暖的空氣中感悟、升華。
讀是感悟。
讀莊子,讀到的是空靈的澄凈,心如澄澈秋水,行若不系之舟,他甘願做壹棵守護月亮的樹,他甘願“曳尾於途泥”,為的是守護那純凈的心靈之樹。
讀李白,讀到的是瀟灑與不羈。“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篷蒿人”鑄就了他的豪邁與飄逸。“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激蕩著他的自信與博大。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嘯成劍氣,繡口壹吐就是半個盛唐!
讀司馬遷,讀到的是剛直與堅韌。面對殘酷的刑罰,面對眾人的嘲笑,他沒有屈服,他依舊屹立在歷史的巔峰上。“通古今之變,成壹家之言”,剛正不阿,留作正氣滿乾坤;幽怨憂憤,著成信史照塵寰。正是太史公的凜然正氣,才能使得他站在人生的高峰上呼嘯:“人固有壹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讀李清照,讀到的是淒婉與哀傷。“花自飄零水自流”是怎樣的壹絲惆悵。“梧桐更兼細雨”是怎樣的壹縷憂傷。“生當人傑,死亦為鬼雄”是怎樣的壹種悲壯。“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又是怎樣的壹簾斷腸。
雲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茵。品讀蘇武,讀出的是忠誠,悟出的是偉岸。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品讀譚嗣同,讀出的是正氣,悟出的是堅韌。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品讀林妹妹,讀到的是“半卷湘簾半掩門”的羞澀,讀到的是“口齒噙香對月吟”的淒美,悟到的是“嚴寒霜劍刀相逼”的絕望,悟到的是“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花儂知誰”的愁怨。
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麽流浪,流浪遠方。品讀三毛,讀到的是深處大漠卻熱愛生活的樂觀爽朗。讀到的是懷抱天堂鳥笑意盈盈的臉龐。悟到的卻是快樂的心底裏深入骨髓的憂傷。悟到的卻是痛失愛人後彌漫在生命中的絕望。
讀書是感悟,讀人更是感悟,感是“舉手長勞勞,兩情同依依”的微笑,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仿徨,悟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的朦朧,是“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的慨嘆!
漫漫人生長路,在悠然的午後時光感動,在靜謐的的午夜時分流淚,在微明的晨光熹微中徹悟,不失為美麗。
因為讀書,因為感悟
心靈得以升華,生命得以升華。
品讀人生
人生如壹本厚厚的大書,等待著人們親手去書寫,也等待著人們細細去閱讀、去品味。
人生這本書可能不像小說那樣情節跌宕起伏,也不像散文那樣優美深刻,不像詩歌那樣抽象晦澀,它的內容只是些平凡的人和事,甚至平淡得如壹杯白開水。但只要妳細細品讀,這杯“白開水”會變成壹杯香醇的美酒,令人回味無窮。
品讀人生,要先學會品讀他人。人生中的每壹位朋友,師長,甚至是每壹位過客,都能給我們有益的啟迪。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每個人身上都有不同的優點,值得我們學習,於是,孔子從師於不同的學者,如剡子,萇弘等,甚至從兩小兒辯日小事中了解到看問題角度不同所得的答案也不同的道理。曹懷東、朱熹平兩位教授從前人的研究中獲得啟發,最終證明了“世界七大難題”之壹的龐加萊猜想。只要善於品讀,每個人都能給人啟迪,哪怕是廣場上賣唱的乞丐,也能讓人感受到他對生活的樂觀和對生活的熱愛。品讀他人,是壹種溝通是壹種學習。
品讀人生,要學會品讀失敗和痛苦。愛迪生品讀那壹千多次失敗,最終成功地發明電燈;越王勾踐品讀喪國的失敗與苦澀,臥薪嘗膽,壹舉滅吳,壹雪前辱;蘭斯·阿姆斯特朗品讀癌癥的痛苦,卻變得更加堅強,不僅戰勝了病魔更回到了深愛的自行車賽場。失敗與痛苦是壹種磨礪,壹種考驗,讓真金在火煉中煥發光彩,讓鳳凰在浴火中涅盤。品讀失敗與痛苦,不僅是品讀失敗的教訓,更是壹種敢於面對的勇氣。品讀失敗與痛苦,是壹種面對是壹種感悟。
品讀人生,還要學習品讀成功與喜悅。人生道路中既有荊棘也有鮮花,品讀成功與喜悅,是讓人學會珍惜,珍惜來之不易的成功,更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同時,也讓人學會進取,不止步,不滿足,向更高的高峰發起沖擊。現代人生活條件大有改善,幸福感卻大幅降低,為什麽?因為現代人忘記了品讀喜悅,忘記了珍惜幸福。居裏夫人發現放射性釙後,在獲得諾貝爾獎嘉獎後,既珍惜這壹成就,又不肯停步不前,而是繼續探索,發現了更為珍貴的鐳,二度獲得諾貝爾獎。她品讀了成功,並正確認識了成功,才有了更大的成就。品讀成功與喜悅,是壹種品味,更是壹種超越。
品讀人生,是從他人身上汲取營養。
品讀人生,是從失敗中獲取教訓。
品讀人生,是在成功中學會珍惜。
人生之書,需要我們親手去書寫,更需要我們細細品讀。其中的每壹句笑容與淚水,每壹句成功與失敗,都會在反復品讀中不斷潤色,不斷美化,成為顆顆璀璨的珍珠,成為我們畢生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