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文言文或用什麽字

文言文或用什麽字

1. 我, 用文言文中的什麽字形容

古代文言文也有雅俗之分,有史家之嚴謹,也有戲劇之俚俗。

比較嚴肅、高雅、正式的文言文,“我”壹般用:余、吾、我、予、某、昂、妾(女人)、愚、仆等等。帝王人臣專用:朕、孤、寡人、本王、微臣、臣、下官、末將、本將、本督、本帥等。

通俗壹點則用:鄙人、後學、末學、不才、奴家(女人)、在下、晚生、小生、晚輩、灑家(早期白話)、老朽、貧僧(和尚)、老衲(和尚)。

“余”和“予”在古代常常通用,常做主語、賓語和定語,表示單數。如蘇軾《石鐘山記》“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沒有欺騙我);《孟子·萬章上》“予既烹而食之”(我已經做熟了而且吃掉了)。

“吾”和“我”在古籍中通用,可以做主語、賓語、定語,根據上下文的意思,可以表示復數。如《史記·項羽本紀》“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別人是刀和砧板,我們是被宰割的魚和肉,為什麽還要告辭呢);《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先生說的這些話,對我觸動很大,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朕”在秦以前本是壹般的自稱,如屈原《離騷》“朕皇考曰伯庸”(我父親的名字叫伯庸);秦始皇以後就成為只能用於皇帝的專用代詞了,如《史記·秦始皇本紀》“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我是始皇帝)。“昂”多用在《詩經》中,如《詩經·邶風·匏有苦葉》“人涉昂否,昂須我友”(別人涉水過河,而我卻不,我要等待我的好友)。

“儂”屬於吳地方言,魏晉南北朝時開始被作為第壹人稱代詞使用。

2. 文言文用什麽字表示“她”

現代漢語中的第三人稱“她”指代女性,既可做主語,也可做賓語,還可做定語。而在古漢語中,第三人稱則由“之”和“其”充當,這兩個他稱代詞,既可指稱男性,也可指稱女性,也就是說,這兩個他稱代詞可以表示“她”,只不過在上古文言文中“其”只能表示領屬。

不過這兩個他稱代詞,通常不充當主語。所以,妳所例舉的“她是我的女兒”或“她是我的妻子”的文言文應該是:此女為我女子也;此婦人為我妻子也。

註意:古代,女:指未婚女子,婦:指已婚女子;女子:即女兒,例如:《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宋芮司徒生女子,赤而毛,棄諸堤下。”。妻子:即妻,例如:《詩·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3. 多少在文言文中用什麽字代替

幾何 《詩·小雅·巧言》:“為猶將多,爾居徒幾何?”馬瑞辰 通釋:“爾居徒幾何,即言爾徒幾何也。”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於是始皇 問李信 :‘吾欲攻取荊 ,於將軍度用幾何人而足?’”《新唐書·李多祚傳》:“﹝張柬之 ﹞乃從容謂曰:‘將軍居北門幾何?’曰:‘三十年矣。’”清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四:“小子費亦不貲矣!家私幾何,乃如此胡為耶!”《老殘遊記》第三回:“高公 又問:‘藥金請教幾何?’”郭小川 《春歌》之二:“戰鬥的詩情能裝千筐萬籮,而我的筆墨呢,又有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