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國誌怪古籍山海經裏有哪些妖怪

中國誌怪古籍山海經裏有哪些妖怪

四神

朱雀

鳳凰在中國來說,是壹種代表幸福的靈物。它的原形有很多種。如錦雞、孔雀、鷹鷲、鵠、玄鳥(燕子)等等...又有說是佛教大鵬金翅鳥變成的。鳳凰神話中說的鳳凰是有雞的腦袋、燕子的下巴、蛇的頸、魚的尾、有五色紋。又請鳳是有五種品種,以顏色來分的:紅是鳳、青是鸞鳥、白是天鵝、另有黃和紫的鳳凰又可說是朱雀或玄鳥。朱雀是四靈之壹,也和其它三種壹樣,它是出自星宿的,是南方七宿的總稱:井、鬼、柳、星、張、翼、軫。聯想起來就是朱雀了。朱為赤色,像火,南方屬火,故名鳳凰。它也有從火裏重身的特性,和西方的不死鳥壹樣,故又叫火鳳凰。

玄武

玄武是壹種由龜和蛇組合成的壹種靈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武,是黑色的意思;冥,就是陰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對龜蔔的形容:龜背是黑色的,龜蔔就是請龜到冥間去詣問祖先,將答案帶回來,以蔔兆的形式顯給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烏龜。以後,玄冥的含義不斷地擴大。龜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龜),因而玄冥成了水神;烏龜長壽,玄冥成了長生不老的象征;最初的冥間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蔔即「其蔔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

白虎

在中國,白虎是戰神、殺伐之神。虎具有避邪、禳災、祈豐及懲惡的揚善、發財致富、喜結良緣等多種神力。而它是四靈之壹,當然也|是由星宿變成的。是由二十八星宿中,西方七宿:奎、婁、胃、昂、畢、觜、參。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是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屬金,色是白的。所以它叫白虎不是因它是白色,而是從五行中說的了。

青龍

青龍,亦作“蒼龍”,古代神話中的東方之神。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自黃帝授命於天,威澤四方,龍就成為中華民族乃至整個中國的象征,而比較明確的定形是在漢代,從大漢朝開始,龍就被確定為皇帝的象征與代表。在東方傳說中,青龍身似長蛇、麒麟首、鯉魚尾、面有長須、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而在西方神話裏,龍更像是長翅膀的蜥蜴。

四靈

麒麟

麒麟,亦作“騏麟”,簡稱“麟”,古代傳說中的仁獸、瑞獸,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壹種動物,與鳳、龜、龍***稱為“四靈”。 被稱為聖獸王。且是神的坐騎。

鳳凰

大家很熟悉的神鳥了,頭像雞,頷像燕,頸像蛇,胸象鴻,尾像魚。五德之鳥。

據《爾雅?釋鳥》郭璞註,鳳凰特征是:「雞頭、燕頷、蛇頸、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翺翔四海之外,過昆倫,飲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風穴,見則天下安寧。」。《山海經?圖贊》說有五種像字紋:「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曰義,腹文曰信,膺文曰仁。」

龜(4靈之壹)

龍是中國神話中的壹種善變化、能興雲雨、利萬物的神異動物,傳說能隱能顯,春風時登天,秋風時潛淵。又能興雲致雨,為眾鱗蟲之長,四靈(龍、鳳、麒麟、龜)之首,後成為皇權象征,歷代帝王都自命為龍,使用器物也以龍為裝飾。

四兇

梼杌

古代傳說中的壹種猛獸。

相傳是北方天帝顓頊的兒子,它還有名字叫做傲狠,難訓,由這幾個名字裏,也可大略推知它的作為了。和窮奇壹樣,梼杌後來也成了四兇之壹。

窮奇

據《山海經?海內北經》所載,指窮奇外貌像老虎,長有壹雙翅膀,喜歡吃人,更會從人的頭部開始進食,是壹頭兇惡的異獸。可是,同樣在《山海經》中,〈西山經〉壹篇卻提到窮奇的另壹種形象,該篇中的窮奇,外貌像牛,長著刺猬的毛發,與〈海內北經〉所述者有很大的差別。不過二者都是喜歡食人的兇獸,這方面則沒有分別。

混沌

。《山海經》第二卷《西山經》雲:“又西三百五十裏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註於湯谷。有神鳥,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渾敦即混沌,混沌的形象為識歌舞的神鳥。

饕餮

傳說中的壹種貪殘的怪物。古代鐘鼎彜器上多刻其頭部形狀以為裝飾。《呂氏春秋?先識》:“ 周 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神異經?西南荒經》:“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頭上戴豕,貪如狼惡,好自積財,而不食人谷,強者奪老弱者,畏羣而擊單,名曰饕餮。” 宋 邵博 《聞見後錄》卷二六:“ 紹聖 初,先人官 長安府 ,於西城 漢高祖 廟前賣湯餅民家,得壹白玉奩,高尺餘,遍刻雲氣龍鳳,蓋為海中神山,足為饕餮,實 三代 寶器。”

除了古代神獸外,遊離與古書之外的上古神獸也為人所稱道

水麒麟

品性仁慈、妖力強大的生物,諳悟世理,通曉天意,可以聆聽天命,王者的神獸。

赤焰獸

火神祝融和水神***工本是神農氏後裔,

白澤

昆侖山上的神獸,著名的神獸,渾身雪白,能說人話,通萬物之情,很少出沒,除非當時有聖人治理天下,才奉書而至。 (另壹說法是白色的馬)

重明鳥

堯在位七十年,有積支之國,獻明鳥,壹名雙晴言在目。

畢方

壹種鳥,型狀如鶴,壹足,有紅色的紋和白喙。

龍生九子

龍生九子是指龍生九個兒子,九個兒子都不成龍,各有不同。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傳統文化中,以九來表示極多,有至高無上地位,九是個虛數,也是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龍有九子這個說法由來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種動物壹直沒有說法,直到明朝才出現了各種說法。明代壹些學人筆記,如陸容的《菽園雜記》、李東陽的《懷麓堂集》、楊慎的《升庵集》、李詡的《戒庵老人漫筆》、徐應秋的《玉芝堂談蕓》等,對諸位龍子的情況均有記載,但不統壹。

版本壹:

好重者:赑屃(音畢喜),最喜歡背負重物,所以背上馱壹塊石碑.

好望者:鴟吻(音吃吻),最喜歡四處眺望,常飾於屋檐上.參見中國古建築的岔脊上的裝飾小獸

飸餮(音滔帖),最貪吃,能吃能喝,常飾於鼎的蓋子上。因它能喝水,也有裝飾在橋欄板的,防止大水將橋淹沒。

生性好殺者:睚眥(音牙自),嗜殺喜鬥,常飾於兵器刀環,劍柄.

狴犴(音畢岸),最憎惡犯罪的人,所以常飾於監獄的門楣上.

好煙火者:狻猊(音酸泥),性好煙火,常飾於香爐蓋子的蓋鈕上.

好水者:趴蝮(音八夏)位於橋邊的最喜歡水,常飾於石橋欄桿頂端。在後門橋的四個角上趴蝮,造型非常優美。

性情溫順者:椒圖,最反感別人進入它的巢穴,常飾於大門口。

好鳴者:蒲牢,最喜歡音樂和吼叫,常飾於大鐘的鐘紐上。

版本二:

1、赑屃(bi,xi):形似龜,好負重。壹沖在各地的宮殿、祠堂、陵墓中均可見到其背負石碑的樣子。在龍子的各類說法中赑屃壹般都排在九子之首。

2、螭吻(chi,wen):喜歡東張西望,經常被安排在建築物的屋脊上,做張口吞脊狀,並有壹劍以固定之。

3、蒲牢(pu,lao):有搖滾氣質,愛好音樂,也愛吼叫。古代樂器編鐘頂上就用它來裝飾,寺廟大鐘上的鐘鈕上也可見到他的身影。

4、狴犴(bi,an):掌管刑獄。常被裝飾在死囚牢的門楣上,因其形狀似虎,所以民間又有虎頭牢的說法。

5、狻猊(suan,ni):身有佛性,喜好香火,於香爐蓋上可見。而且狻猊還是文殊菩薩的座騎,在供奉文殊菩薩的寺廟中均可見到。在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上還建有供奉狻猊的廟宇。因狻猊為龍的五子,所以廟名為五爺廟,在當地影響頗大。壹沖曾遊過此廟,香火極為旺盛。

6、饕餮(hao,tie):美食主義者,性貪吃。夏商時期出土的青銅器上經常可見饕餮紋,為有首無身的猙獰怪獸。

7、睚眥(ya,zi):性情兇殘易怒,喜歡爭殺。民間成語"睚眥必報"所講即為此物。通常在壹些武器的柄上,或是尾端的環上上面可以見其雕像,以加強殺氣。

8、淑圖(shu,tu):形似螺蚌,性情溫順,有點自閉癥。所以將他安排在門上銜著門環,免得宵小光顧。

9、貔貅(pi,xiu):在南方及東南亞壹帶都稱其為龍的第九子,大嘴無肛,只進不出,深為賭徒所喜。澳門賭場便擺了壹只玉貔貅,予意嘴大吃四方,只掙不賠。

版本三:

龍生九子古時民間有"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的傳說。但九子是什麽,說法也不同。《中國吉祥圖說》謂:

九子之老大叫囚牛,喜音樂,蹲立於琴頭;

老二叫睚眥(ya zi),嗜殺喜鬥,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

老三叫嘲風,平生好險,今殿角走獸是其遺像;

四子蒲牢,受擊就大聲吼叫,充作洪鐘提梁的獸鈕,助其鳴聲遠揚

五子狻猊(suan ni),形如獅,喜煙好坐,倚立於香爐足上,隨之吞煙吐霧;

六子霸下,又名XX(bi xi),似龜有齒,喜歡負重,碑下龜是也;

七子狴犴(bi gan),形似虎好訟,獄門或官衙正堂兩側有其像;

八子負質,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

老九螭(chi)吻,又名鴟尾或鴟(chi)吻,口潤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兩端的吞脊獸,取其滅火消災。

龍子之赑屃

龍子之嘲風

龍子之螭吻

龍子之負屃

龍子之蒲牢

龍子之囚牛

龍子之狻猊

龍子之睚眥

其它

獬豸

古代神裁制度下產生的著名神獸,又被稱為“法獸”。根據《論衡》和《淮南子?修務篇》的說法它身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樣貌大致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發,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有壹只獨角,據傳角斷者即死,有被見到長有雙翼,但多數沒有翅膀。擁有很高的智慧,能聽懂人言,對不誠實不忠厚的人就會用角抵觸。後世常將普通羊飼養在神廟,用來代替獬豸

鬼車

別名九頭鳥。色赤,似鴨,大者翼廣丈許,晝盲夜了,稍遇陰晦,則飛鳴而過。愛入人家爍人魂氣。亦有說法稱九首曾為犬呲其壹,常滴血。血滴之家,則有兇咎。(此疑為個例)

《三國典略》、《嶺表錄異》、《正字通》、《古風》有載。

鑿齒

人形獸,齒長三尺,其狀如鑿,下徹頷下,而持戈盾(應有壹定智能)。曾為羿於壽華之野射殺。

《山海經(海外南經)(大荒南經)》、《淮南子(本經訓)》有載。

橫公魚

生於石湖,此湖恒冰。長七八尺,形如鯉而赤,晝在水中,夜化為人。刺之不入,煮之不死,以烏梅二枚煮之則死,食之可卻邪病。

《神異經(北方荒經)》有載。

狴犴

又叫xian章。相貌像虎,有威力,又好yu訟之事,人們便將其刻鑄在監yu門上。虎是威猛之獸,可見狴犴的用處在於增強監yu的威嚴,讓罪fan們望而生畏。

九尾狐

省稱“九尾”,亦稱“九尾禽”。傳說中的異獸。居青丘之山,食人。其說始見於先秦,至漢傳為瑞祥之獸,象征王者興。又,天下太平則現,象征王者子孫繁息。

《南山經》:“(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耳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白虎通》:“德至鳥獸則九尾狐見。”

形如兔,兩耳尖長,僅長尺余。獅畏之,蓋吼溺著體即腐。 《偃曝餘談》有載。

三足烏

中國古代的太陽精靈、也被看作太陽運行的使者。中國古代傳說太陽中居住著三足烏,人們敬仰太陽,三足烏也被作為祥瑞的象征來崇拜。據說由於三足烏壹***有十只,不停地在天空中運轉,導致地上遭受旱災和灼熱的煎熬。堯帝命令後羿將所有三足烏射殺,結果後羿射落九只、留下壹只,從此太陽只有壹個並且在傍晚落下。也有說法稱三足烏是服侍西王母的精靈。

夔(kui)

《山海經?大荒經》記載: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裏。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壹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裏,以威天下。

傳說中國東海上有壹座“流破山”,夔就居住在此山之上。夔的身體和頭象牛,但是沒有角,而且只有壹條腿,渾身青黑色。據說夔放出如同日月般的光芒和雷鳴般的叫聲,只要它出入水中,必定會引起暴風。在黃帝和蚩尤的戰爭中,黃帝捕獲了夔,用它的皮制作軍鼓,用它的骨頭作為鼓槌,結果擊打這面鼓的聲響能夠傳遍方圓500裏,使黃帝軍士氣大振、蚩尤軍大駭。

夔與天地同生 世上只有三只 以上是第壹只 第二只乃秦始皇所殺 但秦始皇沒有黃帝的功業 所以這只夔的皮做成的鼓就沒那麽神奇了。

化蛇

水獸。人面豺身,有翼,蛇行,聲音如叱呼。招大水。《山海經(中次二經)》有載

英招

人面馬身,有虎紋,生鳥翼,聲音如榴。號稱是替天帝看花園的神,但看起來充其量不過是只神獸而已。《山海經(西次三經)》有載。

當康

有牙的小豬狀,因叫聲而得名。可以預見豐年。《山海經(東次四經)》有載。

飛廉

鹿身,頭如雀,有角,蛇尾豹文。有說其為風伯。但我覺得應該是操縱風力大氣的神獸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