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í xuǎn gāo
2 《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2.1 組成黃柏25g,白芷25g,輕粉25g,煆石膏30g,蛤粉30g,五倍子30g,硫黃15g,雄黃15g,銅綠15g,章丹15g,枯礬6g,膽礬6g。
2.2 功效潤肌止癢。
2.3 主治神經性皮炎、脂溢性皮炎。
2.4 皮癬膏的用法用量外擦患處,每日12次。
2.5 制備方法
上藥各取凈末,研和極勻,加凡士林500g調和成膏。
古籍中的皮癬膏 《普濟方》:[卷壹百四十七傷寒門]傷寒雜治(附論)稠粘。譫語狂言。腸胃燥澀。便溺閉結。風熱壅滯。瘡癬發斑。驚風。熱極黑陷將死。壹名連翹飲子。亦有加減...
《普濟方》:[卷二百八十壹諸瘡腫門]諸癬方漏蘆膏(出聖濟總錄)治壹切癬。漏蘆地榆附子(去皮臍)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各壹兩)細辛(去苗葉半兩...
《瘍醫大全》:[卷七]癰疽門膏藥主方仙方膏(《經驗》)白芷紫荊皮獨活石菖蒲赤芍(各二兩)高良姜蜈蚣刺皮蛇蛻萆麻仁鱉甲白僵蠶甘草海風藤連...
《醫心方》:[卷第十七]治癬瘡方第二塗之。又方∶苦酒磨柿根塗之。又方∶幹蟾蜍燒末,以膏和,塗之立愈。又方∶蓼葉塗之。又雲∶治濕癬方∶刮...
《醫學入門》:[內集·卷二本草分類]治瘡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