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ū zéi yú gǔ wán
2 概述烏賊魚骨丸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六首。
3 《聖濟總錄》卷壹五十壹方之烏賊魚骨丸 3.1 方壹 3.1.1 組成烏賊骨(去甲)、羚羊角、龜甲(醋炙)、茯神(去木)、炙卷柏、炙鹿角膠、煨訶子皮、炙地榆、當歸、熟地黃各壹兩[1]。
3.1.2 制法上藥為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1]。
3.1.3 烏賊魚骨丸的用法用量每服二十丸,溫酒或大棗煎湯送下[1]。
3.1.4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壹五十壹方之烏賊魚骨丸主治婦人氣血失度,月經不止,面無顏色,食少力乏[1]。
3.2 方二 3.2.1 烏賊魚骨丸的別名烏賊魚丸
3.2.2 組成炙烏賊骨(去甲)、鹿茸(酥炙)、訶子皮、當歸、白芍藥、山茱萸、黃芪、炒酸棗仁、地榆、川芎、覆盆子、玄參、茯苓(去黑皮)、熟地黃各壹兩半,炒蓽澄茄壹兩[1]。
烏賊魚骨(去甲,炙焦)1兩半,鹿茸(酥炙,去毛)1兩半,訶黎勒皮1兩半,當歸(切,焙)1兩半,白芍藥1兩半,山茱萸1兩半,黃耆(銼)1兩半,酸棗仁(微炒)1兩半,地榆1兩半,芎?1兩半,覆盆子(去梗)1兩半,玄參1兩半,白茯苓(去黑皮)1兩半,熟幹地黃(焙)1兩半,蓽澄茄(微炒)1兩。
3.2.3 制備方法上藥為細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1]
3.2.4 功能主治《聖濟總錄》卷壹五十壹方之烏賊魚骨丸主治婦人月經不斷,臍腹冷痛,腰腿酸疼[1]。
3.2.5 烏賊魚骨丸的用法用量每服三十丸,食前米湯送下[1]。
每服30丸,空心、食前米飲送下。
3.2.6 附註烏賊魚丸(《聖濟總錄》卷壹五三)。
4 《校註婦人良方》卷壹方之烏賊魚骨丸烏賊魚骨丸為方劑名,出自《校註婦人良方》卷壹,即《黃帝內經素問·腹中論》方記載的四烏鲗骨壹藘茹丸[1]。
4.1 烏賊魚骨丸的別名烏鲗骨丸、烏賊骨丸、烏賊丸[2]。
4.2 組成烏賊骨四分,藘茹(即茜草)壹分[2]。
4.3 制法上藥為細末,和以雀卵為丸,小豆大[2]。
4.4 烏賊魚骨丸的用法用量每服五丸,食前鮑魚汁送下[2]。
4.5 功能主治《校註婦人良方》卷壹方之烏賊魚骨丸功能益精補血,止血化瘀[2]。治血虛精虧氣傷而致的血枯經閉,胸脅脹滿,不思飲食,發病時常可聞及腥臊氣味,鼻流清涕,唾血,四肢清冷,視物眩暈,時時大小便出血[2]。
5 《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五方之烏賊魚骨丸 5.1 方名烏賊魚骨丸
5.2 組成白芷3錢,當歸5錢,龍骨3錢,牡蠣3錢,熟地1兩,萸肉5錢,柴胡1錢,升麻1錢,黃耆3錢,白芍5錢,川芎5錢,杜仲5錢,五味子3錢。
5.3 主治產後陰脫,陰幹挺出,或舉重,或房勞,或登高上樓皆能發作,仍舊挺出,清水續續,不時而下,小便淋瀝,夏月則焮腫作爛。
5.4 烏賊魚骨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錢,空心白湯入醋少許送下,1日3次。不應,再合1服,服盡自愈。
5.5 制備方法用烏賊魚骨炙、研,入前藥同丸。
6 《聖惠》卷五十九方之烏賊魚骨丸 6.1 方名烏賊魚骨丸
6.2 組成烏賊魚骨3兩(微炙,細研),樗根皮2兩(炙黃),亂發灰1兩,雀兒糞1兩(炒黑),代赭2兩,龍骨2兩,白石脂2兩。
6.3 主治久痢赤白,日夜無數,腹痛不可忍。
6.4 烏賊魚骨丸的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粥飲送下,不拘時候。
6.5 制備方法上為末,用醋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7 《聖惠》卷七十二方之烏賊魚骨丸 7.1 方名烏賊魚骨丸
7.2 組成烏賊魚骨1兩,芎?3分,熟幹地黃1兩半,茜根1兩,當歸1兩(銼,微炒),白芍藥3分,阿膠2兩(搗碎,炒令黃燥)。
7.3 主治婦人大便下血,或似小豆汁。
7.4 烏賊魚骨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飲送下。
7.5 制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