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徐福的詳細資料

徐福的詳細資料

徐福是秦朝時瑯岈郡人,為壹方士。

秦始皇希望長生不老,徐福說海中有仙山。於是秦始皇派徐福率領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但是徐福壹曲便了無蹤影。

關於徐福的去向有幾種說法:

來到日本,是為神武天皇,日本現有徐福墓

到了琉球群島

只是到了渤海灣中的壹個小島

徐福,即徐市,字君房,齊地瑯琊(今江蘇贛榆)人,秦著名方士。他博學多才,通曉醫學、天文、航海等知識,且同情百姓,樂於助人,故在沿海壹帶民眾中名望頗高。

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第壹次東巡,登泰山勒石頌德。然後經黃縣、(月垂)縣,攀成山,登芝罘(今煙臺)山,南下瑯琊臺,逗留3個月。在此期間,秦始皇看到海州灣內出現海市蜃樓,認為是仙人所顯,遂派徐福率童男童女乘樓船入海,尋求長生不死之藥。徐福入海數年求藥不得。

9年以後(前210年),秦始皇再次東巡又找來徐福,徐福怕秦始皇怪罪,詐稱海中的大鮫魚十分厲害,船只難以靠近仙山取藥,須派善射者同去,射殺鮫魚,才能上岸求藥。泰始皇再次派徐福攜帶童男童女以及百工巧匠技師、武士、射手500多人,裝帶五谷種子、糧食、器皿、淡水等,入海去仙山求藥。徐福東渡沒有獲得“不老藥”,卻在熊野浦登陸後,發現了“平原廣澤”(即日本九洲)。長生不死之藥沒找到,返回恐遭殺身之禍,便長居於此,不再復返。徐福等人在九洲島等地向日本土著民族傳播農耕知識和捕魚、鍛冶、制鹽等技術,還教給日本人民醫療技術等秦朝先進文化,促進了社會發展,深受日本人民敬重。日本尊徐福為“司農耕神”和“醫藥神”。和歌山縣、佐賀縣、廣島縣、愛知縣、秋田縣、富士山地區都有徐福活動的遺跡。佐賀、新宮等地神社都把徐福作為神來大會奉祀,每年都要舉行聲勢浩大的祭祀活動。為了弘揚徐福精神,中國、日本成立了全國徐福會,連雲港、龍口、膠南、滄州、蘇州、慈溪和新宮、佐賀、大阪、富士吉田、鹿兒島、東京等地也都成立了徐福會。近幾年,有關徐福論著和文藝作品不斷出版,有關徐福的劇目亦搬上了舞臺。

八丈島位於日本首都東京南方300公裏的海面上。受從太平洋北上的暖流的影響,八丈島氣候十分溫暖,俗稱“離東京最近的夏威夷。”

現在,從東京都到八丈島,乘船須10個小時,乘飛機連1個小時都用不上。每年,***有16萬多的遊客去只有1萬人口的八丈島觀光旅遊。

站在八丈島的南原海岸,遠眺碧綠的大海,多少流覽壹點八丈島的歷史,馬上便會對這座“孤島”上濃重的外來影響感到吃驚。例如:12世紀是已經作為貢品的最高級的絲織品壹黃八丈的存在;有民間自古流傳的徐福傳說。究竟是誰把絲的織法和染色法教給了孤島的居民呢?想到這裏,我眼前浮現出在海上自由航行的古代亞洲人的群像。

在日本的古代史上,尤其是10世紀以後,有過執白旗的平氏和執紅旗的源氏兩個武士集團。這兩個強大的武士集團在日本的歷史中曾發揮過巨大的作用。他們取代了當時的貴族政治,成為武家政治的中心。

12世紀中葉,平氏的勢力依然很強大,源氏在和平氏之間發生的戰爭中敗北,17歲的年輕武將源為朝幾為刀下之鬼。然而,也許是“武士惜武士”的原因,平氏愛才,沒有殺以身材魁偉、能拉強弓聞名於世的源為朝,而是把他流放。流放的地點便是包括現在的八丈島在內的伊豆大島。

日本各地均有自己的民謠。北海道有“拉網小調”,新瀉縣有“佐渡小調”,而在八丈島流傳的是“梭咪小調。”在這個梭咪小調的歌詞裏,有引人註意的地方。

“刮南風了喲!大家快出來喲!”

“迎親草屐紮上紅繩花喲!”

要理解這壹段歌詞的意思,首先得知道流傳在八丈島的民間傳說。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源為朝在保元之亂時打了敗仗,被流放到伊豆大島,他憑著自己的武勇,很快便降服了伊豆諸島……”(其時源為朝已經使三宅島歸順,欲進而南下時,島長蒙騙他說:伊豆已經沒有其它島子了。源為朝看他說話時閃爍其詞,便繼續啟船南下)。

他們沖破黑瀨川的激流(黑瀨川並不是河流,而是海流),到達了壹個小島。在海邊下船時不由得壹驚,海邊上擺了很多雙上面結著紅繩花的草屐!全是女人的草屐。聽說這個小島名叫“女護島”。源為朝感到大惑不解。壹個年輕伶俐的女人回答了他的疑問。

“自古這裏的人們傳說,如果男女住在壹個島上,海神便要出來作祟,因此,我們不能和距此20裏遠的男島的男人們住在壹起……”源為朝得知女護島的女人們和男島的男人們壹年只有壹次在刮南風的日子裏相會。他對那個年輕女人說:那是迷信,為了去除這個島的迷信,我和妳結為夫婦之好,讓島上的女人們知道不會有人作祟,不知妳意下如何?

年輕的女人聽後,不由得滿臉通紅,不過,她還是同意了。他們倆人生了雙胞胎的男孩,沒有任何東西作祟。自那以後,女護島的女人和男島的男人便住在壹起了。”

這段文字引用的有些長。據說這個傳說中的女護島就是現在的八丈島,男島就是鄰近的青島。人們常說“英雄好色”,源為朝當時的行為似乎也相當大膽。源為朝是日本人非常喜歡的“悲劇的英雄”,因此這些文學上的潤色也容易為人們所接受吧。

其實,八丈島的那些耐人尋味的傳說有自己的背景。那便是江戶時代的小說《椿說弓張月》。作者瀧澤馬琴出身於武士之家,24歲時,他投身於文學創作。

江戶時代的前半期,出版的中心是在京都和大阪,進入後半期,江戶的出版業也興旺起來。作者也由業余作家發展為地地道道的專業作家。這對於有強烈個性的瀧澤馬琴來說真是求之不得的。

書歸正傳,八丈島徐福的出場是在馬琴筆下的源為朝和女護島的年輕女人的對話部分。由於是江戶時代的日語,稍微有些費解。對話如下:

“(回答為朝的問題)至於這個島子是從何時開始住人,沒有明確的記載。據祖先代代口耳相傳,古代時外國的秦始皇帝來找過長生不老仙藥……”

“秦始皇召見徐福,按他的要求,建造大船十艘,並讓他帶上500童男童女,金銀珠寶,五谷器材。徐福的船來到日本的壹個叫熊野的海邊。他(指徐福)留居在熊野,把跟隨他來的童女扔在這個島上,把童男扔在距此30裏的島山……”

這麽說居在女護島和男島的人竟然是和徐福壹起乘船赴東海來的秦人的後裔。他們是參加給始皇帝尋找長生不老仙藥這壹神聖事業的童男童女的子孫。至少在瀧澤馬琴的文學作品中是這樣寫的。而是,“他們養野蠶,壹邊唱歌,壹邊紡織絲綢。”

順便說壹下,在江戶時代,活到60歲的人已經算是鳳毛麟角,而馬琴活到82歲,北齋活到90歲,他們給後世留下了大量的作品。

以前曾有過從唐朝長安出發,向西行,通往古代羅馬的絲綢之路。然而,在那更久之前的公元前,似乎便已有了從中國大陸出發,再向東行,經過朝鮮到日本的海上絲綢之路。前面在八丈島的傳說中提起的黑瀨川便是沿太平洋北上的暖流,人們充分地利用海流和季節風,把先進的文化以及各種的技術帶到了“扶桑”國。

八丈島的徐福傳說不過是流傳在日本各地有關徐福傳說中的壹部分,從中我們可以窺見到古代曾經進行過的規模壯觀的交流場面。

最後,為了提高八丈島的聲譽,在此簡單介紹壹下鹹草。鹹草是傘形科的多年草,自生在溫暖的日本海岸。其葉子有光澤,莖和葉均可食用。鹹草的葉子摘掉後馬上便會長出新葉,因此,它的日語名字叫“明日葉”。鹹草味美且營養豐富,居八丈島人說,“徐福來尋找的其實就是鹹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