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二則部分原文及譯文:
1、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
原文:“故陰陽四時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
譯文:“所以陰陽四時,是自然界的規律,是萬物的綱領,是生長和死亡的本源,也是神明變化的府庫。治病時必須追究這個根本。”
解釋:這壹段強調了陰陽四時的重要性,它是自然界的基本規律,對所有生物都有深遠的影響。在中醫中,陰陽失衡是導致疾病的主要原因之壹,因此治療疾病需要尋求陰陽平衡。
2、靈樞?營衛生會第十八
原文:“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與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
譯文:“人體從食物中吸收精氣,食物進入胃中,再傳到肺中,五臟六腑都能接受氣。其中清純的部分為營氣,濁重的部分為衛氣。”
解釋:這壹段描述了人體如何從食物中吸收精氣,並將之轉化為營氣和衛氣。營氣和衛氣是人體內的兩種重要能量,它們在人體內發揮著不同的作用。
《黃帝內經》的背景:
《黃帝內經》是中國醫學史上壹部具有裏程碑意義的醫學典籍,它是中國現存最早、影響最大的醫學著作。這部經典作品分為《靈樞》和《素問》兩部分,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壹,其余三者為《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黃帝內經》的成編,標誌著中醫理論體系的形成,為中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它的出現,在中國醫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後世尊為“醫家之宗”。書中系統闡述了中醫學的理論和方法,是我國第壹部系統闡述中醫學理論的學術著作。
具體來說,《黃帝內經》的內容十分廣博,除了醫學理論之外,還涉及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藥物學等多個領域。因此,這部巨著對於研究傳統中醫學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