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勞動人民幾千年來在與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通過實踐,不斷認識,逐漸積累了豐富的醫藥知識。由於太古時期文學未興,這些知識只能依靠師承口授,後來有了文字,便逐漸記錄下來,出現了醫藥書籍。這些書籍起到了總結前人經驗並便於流傳和推廣的作用。中國醫藥學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是我國人民長期同疾病作鬥爭的極為豐富的經驗總結,對於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有著巨大的貢獻。由於藥物中草類占大多數,所以記載藥物的書籍便稱為“本草”。據考證,秦漢之際,本草流行已較多,但可惜這些本草都已亡佚,無可查考。現知的最早本草著作稱為《神衣本草經》,著者不詳,根據其中記載的地名,可能是東漢醫家修訂前人著作而成。
《神農本草經》全書***三卷,收載藥物包括動、植、礦三類,***365種,每藥項下載有性味、功能與主治,另有序例簡要地記述了用藥的基本理論,如有毒無毒、四氣五味、配伍法度、服藥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劑型,可說是漢以前我國藥物知識的總結,並為以後的藥學發展奠定了基礎。到了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將《神農本草經》整理補充,著成《本草經集註》壹書,其中增加了漢魏以下名醫所用藥物365種,稱為《名醫別錄》。每藥之下不但對原有的性味、功能與主治有所補充,並增加了產地、采集時間和加工方法等,大大豐富了《神農本草經》的內容。到了唐代,由於生產力的發展以及對外交通日益頻繁,外國藥物陸續輸入,藥物品種日見增加。為了適應形勢需要,政府指派李績等人主持增修陶氏所註本草經,稱為“唐本草”後又命蘇敬等重加修正,增藥114種,於顯慶四年(公元659年)頒行,稱為《新修本草》或《唐新本草》,此書由當時的政府修訂和頒行,所以可算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旱的壹部藥典。這部本草載藥844種,並附有藥物圖譜,開創了我國本草著作圖文對照的先例,不但對我國藥物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而且不久即流傳國外;對世界醫藥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以上所述是我國古代藥物知識的三次總結,以後每隔壹定時期,由於藥物知識的不斷豐富,便有新的總結出現。如宋代的《開寶本草》、《嘉佑補註本草》,都是總結性的。到了北宋後期,蜀醫唐慎微編成了《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簡稱證類本草)。他將《嘉佑補註本草》與《圖經本草》合並,增藥500多種,井收集了醫家和民間的許多單方驗方,補充了經史文獻中得來的大量藥物資料,使得此書內容更為充實,體例亦較完備,曾由政府派人修訂三次,加上了“大觀”、“政和”、“紹興”的年號,作為官書刊行。明代的偉大醫藥學家李時珍(公元1518~1593年),在《證類本草》的基礎上)進行徹底的修訂,“歲歷三十稔,書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編成了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本草巨著——《本草綱目》於李時珍死後三年(1596年)在金陵(今南京)首次刊行。此書載藥1892種,附方11000多個。李時珍在這部書中全面整理和總結了十六世紀以前我國人民的藥物知識,並作了很大發展。他改繪藥圖,訂正錯誤,並按藥物的自然屬性,分為十六綱,六十類,每藥之下,分釋名、集解、修治、主治、發明、附方及有關藥物等項,體例詳明,用字嚴謹,是我國本草史上最偉大的著作,也是我國科學史中極其輝煌的成就。李時珍長期親自上山采藥,遠窮僻壤,遍詢土俗,足跡踏遍了大江南北,對藥物進行實地考查和整理研究,並用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力辟迂儒之謬論,痛斥方士之邪說,糾正了古代本草中不少藥物品種和藥效方面的錯誤,才使《本草綱目》壹書達到前代壹切本草遠未達到的水平,這部書在十六世紀初就流傳中外,曾經多次刻印並被譯成多種文字,不但對世界醫學作出了偉大的貢獻,也是研究動植礦物的重要典籍。清代乾隆年間趙學敏編成《本草綱目拾遺》壹書,對《本草綱目》作了壹些正誤和補充,增藥716種。由漢到清,本草著作不下百余種,各有所長,但可稱為總結性的,只有上述幾書。其余如地方性的《滇南本草》(明·蘭茂)、專記外來藥物的《海藥本草》(唐·李殉)。記載食物療法的《食療本草》(唐.孟銑)、記載救荒植物的《救荒本草》(明·朱橚)、側重藥物鑒別的《本草衍義》(宋·寇宗黃)、側重藥物炮炙的《炮炙論》(南北朝劉宋·雷敩)以及便於學習誦讀、翻檢查閱或臨癥參考的中小型本草多種。 清代道光年間,吳其浚的兩部專論植物的著作:《植物名實圖考》和《植物名實圖專長編》問世,前者記載植物1714種,後者描述了植物838種。對於每種植物的形色性味、用途和產地敘述頗詳,並附有精確插圖,尤其著重植物的藥用價值與同名異物的考證,所以雖非藥物專著,亦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此外,我國古代人民關於藥物的知識還收栽在許多醫學和方劑學的著作中。例如東漢張仲景所著的《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東晉葛洪的《肘後備急方》、唐·孫思邈的《幹金備急方》和《千金翼方》、宋·陳師文等所編的《太平惠民和濟局方》、明·朱橚等的《普濟方》等等,不勝枚舉。 這些書籍中收載的藥物和方劑,很多至今還被廣泛地應用著,具有很好的療效。很多中草藥的療效不但經受住了長期醫療實踐的檢驗,而且也已被現代科學研究所證實。有些中草藥的有效成分和分子結構等也已經全部或部分地研究清楚。例如麻黃平喘的有效成分麻黃堿、常山治瘧的有效成分常山堿、延胡索止痛的主要成分四氫掌葉防己堿(延胡索乙素)、黃連和黃柏止痢的主要成分小蘗堿(黃連素)、黃芩抗菌的主要成分黃芩素、大黃瀉下的有效成分番瀉甙等等。為了保證藥物的療效,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於藥物的栽培、采收、加工、炮制、貯藏保管等方面,也都積累了極為豐富的經驗。大量事實證明,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通過長期實踐所積累起來的醫藥遺產是極為豐富、極為寶貴的。我們應當珍視這個祖國醫藥學的偉大寶庫,努力發掘,加以提高。 返觀國外藥物知識的發展,以埃及和印度為最早。公元前1500年左右埃及的“papytus”(紙草本)及其後印度的“Ajur veda”(壽命吠陀經)中均已有藥物的記載。希臘、古羅馬、阿拉伯在醫藥的發展中也有悠久的歷史,如希臘醫生Dioscorides的De Materia Medica”(藥物學),古羅馬的Galen(公元131~200年)所著“Materia Medica”(藥物學),阿拉伯醫生Avicenna (公元980年)所著“Canon Mediclnae”(醫藥典)等都是專門的藥物學著作,對古代醫藥學的發展都有較大的影響。
現代中藥科學的發展和概況:
中華民國(1912~1949年)
中華民國的建立,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統治,但是中國仍未改變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性質。加之國家連年戰爭,社會動蕩,經濟衰退,致使中國科技發展緩慢而不平衡,遠遠落後於歐美、日本等,失去了16世紀以前中國在世界科技上普遍領先地位。在西方科技文化大量湧入的情況下,出現了中西藥並存的局面。與此相應,社會和醫藥界對傳統的中國醫藥逐漸有了“中醫”、中藥”之稱,對現代西方醫藥也因此逐漸稱為“西醫”、西藥”。由於國民黨政府采取廢止中醫的政策,阻礙了中醫藥的發展,因而引發了中醫藥界的普遍抗爭。在學術醫藥工作者奮發進取,盡管困難重重,本草學或中藥學仍然有所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現存民國時期的中藥專著有260多種,大多體例新穎、類型多樣、註重實用。由於它們的論述範圍、體例、用語等與傳統本草有所不同,或為了通俗的原因,壹般都不以本草命名。其間綜合性中藥著作和講義較多,內容多數偏於臨床實用。前者以蔣玉柏《中國藥物學集成》較有代表性。該書有總論、各論兩大部分。總論概述了中藥有關基本理論知識;各論按功效分類,分別記述了400余種藥物的別名、氣味、形狀、功用、制法、有毒無毒、用量、禁忌、處方等。其體例和內容與前者基本相似,但更簡明實用。如秦伯未《藥物學講》,分為發散、利尿、理氣、理血、溫熱、寒涼藥等12類加以介紹,如張山雷《本草正義》,屬於傳統藥論性質。該書結合個人用藥體驗論述了中藥的藥性、功用以及鑒別、炮制、煎煮法等,有較好的影響。
屬於傳統的地方本草亦有多種,以肖步丹《嶺南采藥錄》、高宗嶽《泰山藥物誌》較有特色,也豐富了藥物的品種。食療本草有較大的進步,大多內容豐富、實用。如秦伯未《飲食指南),以傳統、簡要為特點;楊誌壹、沈仲圭《食物療病常識》、陸觀豹《食用本草學》,則多為經驗之談。其他方面,如經曹炳章據清末鄭肖巖所撰《偽藥條辨》補訂而成的《增訂偽藥條辨》,載藥110種,就產地、形態、氣味、主治等以論述或比較,為辨識藥物真偽優劣提供了寶貴經驗。楊華亭《藥物圖考》,摘引本草文獻,對藥物品種作了科學的考證,並附有圖譜,有很大的參考價值。炮制制藥方面,如楊叔澄《中國制藥學》、周復生《增訂藥業指南》,有關內容均較切合實際。當時的中藥學著作,除了傳統的表述外,還產生了中西藥匯通之作。匯通派醫藥學家,利用自然科學和西方醫藥學的某些成果,補充表達中藥的基源、成分、功效及其藥理等,或以中西藥理互為解說;其間深淺、得失參差不齊。在各種著作中,以郭望《漢藥新覺》、溫敬修《最新實驗藥物學》及阮其烴、王壹仁、董克仁的《本草經新註)等較有代表性。鑒於此期中藥數量眾多、知識廣泛,對中藥的學習與傳播已有諸多不便,故不僅便讀、歌括壹類中藥入門書籍不少,而且新產生了中藥辭書。其中影響較大的是1935年陳存仁編著的《中國藥學大辭典》。全書270萬字,收藥目4300條,每藥分別介紹命名、古籍別名、基本、產地、形態、性質、成分、效能、主治、歷代記述考證、辨偽、近人學說、配合應用、用量、施用宜忌、參考資料等21項。資料豐富、全面,匯集了古今有關論述,並有附圖。它是中藥發展史上第壹部大型辭典。除上述外,反映在本草或中藥學術的進步,值得特別提出的是:功效和主治已明確分別開來,功效表述較準確,增加了中藥劑量,以及逐漸用科、屬、種名表示中藥基源等。 這壹時期藥用植物學、生藥學已成為研究植物類中藥的自然來源(分類)、性狀或鑒別等新興的學科,並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如趙燏黃《中國新本草圖誌》、《祁州藥誌》、《現代本草生藥學》和裴鑒《中國藥用植物誌》等,均很有代表性。與此同時,也從化學成分、藥理等方面對若幹常用中藥進行了許多研究工作。其中以陳克恢對麻黃成分、藥理的研究最深入,而且引起了國內外的重視。其他學者對洋金花、延胡索、黃連、常山、檳榔、鴉膽子、益母草、烏頭、川芎、當歸等百余種中藥進行了成分、藥理或臨床研究,開拓了中藥現代研究的道路。 民國時期有許多中醫藥社團、院校,雖屬民辦,但在傳播學術、交流經驗,培養人才等方面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1927年以來,在中國***產黨領導的地區,十分重視中醫藥事業的普及與發展,在研制藥品、防治疾病中,大量采用中醫藥,取得了不少經驗和成績。它為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的中醫藥事業奠定了基礎。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以來(1949年~)
1949年中華人民***和國成立以後,由於中國***產黨和中國人民政府對中醫藥事業的高度重視,制定了以團結中西醫和繼承中醫藥學為核心的中醫政策,並采取了壹系列有力措施發展中醫藥事業。隨著現代自然科學和中國經濟、文化、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中藥學也因此取得了長足進步。 從1954年起,國家有計劃地整理、出版了壹批重要的本草古籍,計有《本經》、《新修本草》、《證類本草》、《綱目》等數十種。60年代以來又輯復了《吳普本草》、《別錄》、《新修本草》、《本草拾遺》等十余種,對研究和保存古本草文獻有重大意義。
隨著中藥事業和學術的發展,新的中藥著作大量湧現,範圍廣、門類齊全。其中壹批中藥著作反映了當代水平:①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等編寫的《中藥誌》,原書分四冊,修訂後全書分六冊,其中壹、二冊為根與根莖類,收載藥物206種;三冊為種子果實類,收載藥物138種;四冊為全草類,收載藥物135種;五冊為葉、花、皮、藤木、樹脂、藻菌、其他類,收載藥物148種;六冊為動物、礦物類,待出。每冊藥物均附有墨線圖、照片及彩色圖照。每壹藥物介紹了歷史、原植(動)物、采制、藥材及產銷、化學成分、藥材鑒別、性味及功效、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附註等內容。②70年代由《全國中草藥匯編)編寫組編寫的〈全國中草藥匯編)***收載中草藥2288種,附墨線圖2100余幅。各藥介紹了來源、形態特征、生境分布、栽培或飼養要點、采集加工、炮制、化學成分、藥理作用、性味功能、主治用法、處方等,內容全面、簡要。比較廣泛地反映了當時全國中草藥資源與應用。③經過長期努力由江蘇新醫學院編寫的《中藥大辭典》,***收載中藥5767種。每壹藥物分藥名、性味、歸經、功能主冶、選方”、臨床報道、各家論述等到19項加以記述。它包含了所載中藥古今有關內容。④由原色中國本草圖鑒編纂委員會編著的《原色中國本草圖鑒》,全書***25冊,收載彩繪中藥的5000種,並附文字解說,包括基原、植物(動物)形態、采集加工、化學成分、藥理、性味效能、主治用法、用量、附註等內容。⑤由衛生部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雲南省藥品檢驗所等編纂的《中國民族藥誌》首次介紹了中國多民族藥物1200多種。每壹藥物分民族藥名、來源、民族藥用經驗、藥材檢驗、科研資料等項,具體介紹了藥物的基原、學名、藥用部分、形態及附圖、歷史現狀、功用,以及成分、藥理、臨床應用等。此外,徐國鈞《生藥學》、謝宗萬《中藥材品種論述》、劉壽山《中藥研究文獻摘要》等均從不同角度反映了中藥研究成果,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
新中國成立以來,政府先後多次組織力量資源進行了大規模調查和資料的搜集。這些成果大部分都反映在全國和各地中藥誌或藥用植物誌、動物誌等著作中。現已知中藥資源總數有12807種,其中用植物11146種,藥用動物1581種,藥用礦物80種。在中藥資源調查基礎上,壹些進口藥材國產資源的開發利用也取得了顯著成績,如蘿芙木、安息香、沈香等已在國內生產。中藥資源保護、植物藥異地引種、藥用動物和藥用動物的馴化及中藥的綜合利用也頗見成效。西洋參、天麻、鹿茸、熊膽和人參、鉤藤等就分別是這些方面的典型事例。
中藥的現代研究大多取得了矚目進展:①中藥的基本理論得到了系統、全面整理,對藥性、歸經、十八反等作了大量研究,十八反的實驗研究取得較大成果。但這方面的研究難度較大,有不少問題有待解決。②生藥學和中藥鑒定學,在中藥鑒定方面除壹般來源、性狀鑒定外,還普遍采用顯微、理化等手段。而且鑒定技術已向用少量檢品達到迅速、準確的方向發展。③通過中藥炮制技術與原理的現代研究,中藥炮制學得到了較大的發展。與此相應,對許多中藥的炮制、作了改進和規範,並采用了許多先進的設備與技術,提高了飲片質量。④建立了中藥化學,對中藥的化學成分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多數常用中藥明確了主要有效成分,部分弄清了化學結構。⑤建立了中藥藥理學。對多數常用中藥的藥理進行了系統研究;抗菌、抗病毒、抗腫瘤、解熱、利尿、降壓等方面進行了大量藥物篩選。過去不被註意的多糖類、鞣質、氨基酸、多肽等,現己發現有多種生物活性。它在闡明中藥功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③隨著中藥制劑的發展,新劑型的增多,以及質量檢測控制手段的提高,中成藥生產已走向現代化。 為了統壹制定藥品標準,衛生部及早成立了藥典編纂委員會,後改為中國藥典委員會,於1953年、1963年、1977年、1985年、1990年和1995年先後出版發行了六版《中華人民***和國藥典》。從1963年開始,藥典分“壹部”、“二部”編寫。“壹部”為中藥部分,主要收載中藥材、中藥成方制劑,另有凡例與附錄的制劑通則、中藥檢定方法等。所收載的中藥各版均有調整。1995年版藥典“壹部”***收920種,其中藥材、植物油脂等522種,中藥成方及單味制劑398種。有關中藥內容,根據品種和劑型的不同分別依次列有:中文名、漢語拼音與拉丁名、來源、處方、制法、性狀、鑒別、檢查、浸出物、含量測定、性味與歸經、功能與主治、用法與用量、註意、規格、貯藏、制劑等。附錄的內容以及先進的檢測方法等大為增加。與此同時,國家壹直重視藥政法的建設工作,先後制定了多個有關中藥的管理辦法,並於是1984年國家通過了《中華人民***和國藥品管理法》。藥品管理法的頒布對保護人民健康,發展中國醫藥衛生事業,提高中國藥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