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的絕大多數文章中,都體現了民本思想。作為兩千多年以前的古籍,這壹點是相當可貴的。《趙威後問齊使》(《齊策四》)中的趙威後,把“民”的地位提高到國君之上。《鄒忌諷齊王納諫》(《齊策壹》)中說,由於齊威王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齊國大治,“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馮諼客孟嘗君》(《齊策四》)中的策士馮諼,為孟嘗君“焚券”、“市義”,贏得“民稱萬歲”,孟嘗君因此能以區區薛地作為避難免死的安樂之“窟”。《中山策》中有壹篇《昭王既息民繕兵》,則是從反面說明民心的重要性:長平之戰,秦軍白起大破趙軍,可是後來當昭王再次命他攻趙時,他不肯去。他說:“今秦破趙軍於長平,不遂以時乘其震懼而滅之,畏而釋之,養孤長幼以益其眾,繕治兵甲以益其強,增城浚地以益其固。主折節以下其臣,臣推體以下死士。至於平原君之屬,皆令妻妾補縫於行伍之間。臣人壹心,上下同力,猶勾踐困於會稽之時也。”因此,他斷定“兵出無功”,“臣見其害,未睹其利”。
對傾慕正義、蔑視王侯、敢於反抗強暴的義俠、高士等英雄人物,《戰國策》予以歌頌。例如面對齊宣王不願進前“趨勢”的顏■,他不但敢於直斥“王前”,而且公然宣稱“士貴耳,王者不貴”,“生王之頭,曾不若死士之壟也”(《齊策四》)。又如身為壹介布衣之士的魯仲連,發誓寧願“赴東海而死”,也不忍做暴秦的臣民(《趙策三》)。荊軻、聶政等人物,扶植正義,疾惡如仇,為被淩辱者復仇,勇於獻身。還有壹些“濟弱扶困”、反對侵略的人物,如說服燕趙兩國出兵救魏的孟嘗君、諫止魏王與秦攻韓的信陵君、不惜“百舍重繭”折服楚王、免除戰禍的墨子等。對於這些人物的高誌潔行,《戰國策》都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