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八脈簡介

八脈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奇經八脈 4.1 督脈 4.2 任脈 4.3 沖脈 4.4 帶脈 4.5 陰維脈 4.6 陽維脈 4.7 陰蹻脈 4.8 陽蹻脈 5 奇經八脈的特點與作用 6 參考資料 附: 1 古籍中的八脈 1 拼音

bā mài

2 英文參考

eight extrameridians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八脈是奇經八脈的簡稱[1][2]。為經絡分類名[3]。《難經·二十七難》:“凡此八脈者,皆不拘於經,故曰奇經八脈也。”奇經八脈是人體十二經脈之外具有不同作用的八條經脈,相對十二正經而言,即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蹻脈、陽蹻脈[3][4]。奇經八脈在《內經》中曾有分散的記載,至《難經》才集中加以討論,並提出奇經八脈這個名稱[3]。

4 奇經八脈

奇經八脈是人體十二經脈之外具有不同作用的八條經脈,相對十二正經而言,即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蹻脈、陽蹻脈[3][4]。

4.1 督脈

督脈為經脈名,奇經八脈之壹。出《黃帝內經素問·骨空淪》。本經起於小腹內,出於會 *** ,沿脊柱內上行,到項後風府穴處進入腦內,絡於腦,再回出上行至頭頂正中的百會,循前額正中線到鼻柱下方的水溝穴,止於上牙齦部的齦交。手太陽小腸經的後溪穴與本脈脈氣相通。[5]

4.2 任脈

任脈為奇經八脈之壹。出《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本經自小腹內胞中開始,出於會 *** 的會陰穴,沿胸腹正中線直上至咽喉,再向上到下頜正中的承漿,環繞口唇,到兩目下。手太陰肺經的列缺穴與本經脈氣相通。[6]

4.3 沖脈

沖脈(chong meridian or perating or thoroughfare vessel)為奇經八脈之壹。出《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本脈與任、督兩脈同起於胞中,淺出於腹股溝當氣沖穴的部位,與足少陰腎經(《難經》作足陽明胃經)並行向上,到胸中而彌漫散布。足太陰脾經的公孫穴與本脈脈氣相通。[7]

沖脈

4.4 帶脈

帶脈為奇經八脈之壹。出《黃帝內經靈樞·經別》。本脈的循行路線,據《難經》記載:起於季脅下,交會於足少陽膽經的帶脈、五樞、維道三穴,圍繞腰腹壹周。足少陽膽經的足臨泣穴與本脈脈氣相通。[8]

帶脈

4.5 陰維脈

陰維脈為奇經八脈之壹。出《黃帝內經素問·刺腰痛論》。本經自足少陰腎經的築賓穴開始,沿下肢內側上行,進入小腹部,通過脅肋、胸腔到達咽部,與任脈會合。手厥陰心包經的內關穴與本脈脈氣相通。[9]

陰維脈

4.6 陽維脈

陽維脈為奇經八脈之壹。出《黃帝內經素問·刺腰痛論》。本經自足太陽膀胱經的金門穴開始,沿下肢外側上行,經脅肋、肩胛到耳後方,再向上到頭額部後,又折回到項後風府穴處。手少陽三焦經的外關穴與本脈脈氣相通。[10]

陽維脈

4.7 陰蹻脈

陰蹻脈為奇經八脈之壹。出《黃帝內經靈樞·寒熱病》。本脈的循行路線,據《難經》記載:起於足少陰腎經的照海穴,經內踝後和腿股內側向上循行,進入 *** ,再上行經胸到缺盆,沿喉嚨走在人迎(頸動脈搏動處)的前面,經顴部到達內眼角,與足太陽膀胱經、陽蹻脈相並上行到腦。足少陰腎經的照海穴與本脈脈氣相通。[11]

陰蹻脈

4.8 陽蹻脈

陽蹻脈為奇經八脈之壹。出《黃帝內經靈樞·寒熱病》。本脈起於足太陽膀胱經的申脈穴,沿外踝後向上循行,經過股外側、脅肋和肩胛部外側,沿頸上抵面頰部,到達內眼角,與足太陽膀胱經、陰蹻相並上行,入於風池穴處。足太陽膀胱經的申脈穴與本脈脈氣相通。[12]

5 奇經八脈的特點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