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0517國學斷想

0517國學斷想

《中庸》研讀完畢,儒家經典“四書”研讀宣告結束。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講究傳承,孔子學生做《論語》,弟子曾子做《大學》,孫子子思做《中庸》,後世儒生孟子及其弟子做《孟子》,這就是儒家四書。、

既然講究傳承,四部經典壹定有其內在的理論聯系和學說延續。打個比方,如果將儒家學說比作人體神經系統,那麽四書就是壹個個穴位和脈絡。能不能像修煉武功壹樣,將脈絡之間的關節與隔膜打通,讓儒家學說成為壹個由同壹理論線條串連的整體來審視?因此,從今天開始,研讀方向不再拘泥於某壹部著作,而是將其貫穿打通,作為壹個整體的體系開始通讀。

2016年9月,聆聽國學大師錢穆先生之子錢遜先生的《論語》講座錄音,錢先生言,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其中壹個是“和”字。說到“和”字,第壹直覺想到《論語.學而》“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論語》中關於“和”字沒有做過多解釋,但是《中庸》裏專門對“和”的狀態,性質進行了詳細解釋,問題是,能不能將《中庸》裏對“和”字的解讀用於理解《論語》呢?如果確定四部著作是壹個有著內在理論聯系的整體,如果確定四部著作對某壹種理念的認知和解釋是互相貫通的,那麽將顛覆前人對儒家壹些基本理論概念的認知。

《中庸》開篇第壹章,“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喜怒哀樂這些人的主觀情緒,隱含在內心沒有發散表達出來時,稱之為“中”;發散表達出來,而始終有所節制,有所克制,稱之為“和”。子思是這樣理解“和”的。

那麽《論語》中的有子是怎樣解讀的呢?再回到《論語.學而》,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學界認可的解讀,這裏的“和”是調和,協調,和諧之意。整句話解釋為,禮的作用,在於使人的關系達到和諧,調和的目的。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都以這樣為美,為最好。

如果這種解釋行得通,那如何解釋“大小由之”?大事小事都是通過“和”來解決的。如果有行不通的時候,單純地為了達到和諧而去和諧,不講原則地做老好人,和稀泥,不以禮的教條來節制和約束,也是不行的。

這種解釋字面上也說得通,但顯得生硬。如果將《中庸》裏“和”的概念換到《論語》裏,情況會怎樣?

“禮之用,和為貴”,禮教,禮數的現實運用,以“發而皆中節”為貴,就是散發表達主觀情緒,有所克制,使其恰到好處為最好結果,那麽“禮之用,和為貴”就可以解釋為,禮教禮數的現實運用,以使事物達到恰到好處為貴,為最好的結果,這裏的“和”不是和諧,協調,而是表達的恰到好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