鳩摩羅什簡介
鳩摩羅什(Kumārajīva)為中國佛教中重要的譯經師,是佛教思想傳入中國的關鍵人物之壹。其名在古籍中又有作:究摩羅什、鳩摩羅什婆、拘摩羅耆婆,略稱為:羅什、羅什、什,又可用其梵語名稱之意譯「童壽」。他是出生在中亞壹帶的小國,大概是今日新疆庫車壹帶。其生卒年在古籍記載中有出入,大抵上是生於公元三世紀中葉前,卒於四世紀初。除了被譽為偉大的譯師,他亦被尊為中國三論宗的創始人。三論宗是以研究龍樹(公元2世紀)所著的《中論》、《十二門論》和提婆的《百論》為主,而這三部論書的譯者就是鳩摩羅什。
其父名為鳩摩羅炎,而母親則是龜茲國王的妹妹。鳩摩羅什在七歲之時就隨母親出家,而出家後先接觸佛教各類的學說。他先從當時有名的醫生耆婆( Jīvaka,生卒年不詳)和僧人盤頭達多(Vandhudatta,生卒年不詳)等人學習各類的經典和知識。其後再到沙勒國跟隨有名的譯經家佛陀耶舍(Buddhaya?as,約公元四——五世紀人)學《毗婆沙》、《四分律》、世間法術和各類學說。在接觸到須耶利蘇摩(SuryaSoma,生卒年不詳,當時有名的高僧)之前,鳩摩羅什專註於「說壹切有部」的學說,而其後則開始轉向大乘佛教當中的空觀思想進行研究。在羅什三十歲之前,其聲名已廣為流傳,甚至還傳到了當時前秦(公元350年-公元394年)地區。
為了迎請這位有名的西域僧人鳩摩羅什到中土,前秦苻堅(公元338年-公元385年)特遣將領呂光(公元338年——公元399年)帶兵攻陷龜茲國。然而,在呂光劫持羅什,返程回前秦之前,苻堅已被殺了。呂光就在涼州占地為王,而由於呂光本身並不信仰佛教,所以羅什在這十七、八年中成為階下之囚。在姚興(公元366年-公元416年)戰勝呂光,奪回羅什之前,羅什在涼州學會了中土語言(秦言),也對中土佛教有相當的認識。姚興在公元402年時,把鳩摩羅什接到長安並在西明閣和逍遙園設立譯場。從這個時候開始,鳩摩羅什便開始把大量的佛經翻成當地的語言。
根據佛教藏經目錄的記載,鳩摩羅什所翻譯的經典有多達是三百八十四卷,而此為中國佛經翻譯史中相當少見的多產譯者。羅什所翻譯的經典涵蓋了經、律、論,分別有《般若經》、《維摩詰經》、《四分律》、《成實論》、《十住毗婆沙論》等。其所主持的譯經場有千人之多,而他的學生和弟子們亦在譯經場中幫忙,或負責潤文、或為筆受。這些從鳩摩羅什學習的出家人頗多為壹時才俊,其中廣為人知的有僧肇、道生、道融、法和、僧睿等。
除了留下大量的翻譯作品,鳩摩羅什與弟子們對於《維摩詰所說經》的註疏結集在《註維摩詰經》中。另外《大乘大義章》就是收錄了他與中國南方廬山慧遠(公元334-416年)之間對於法義的討論。在羅什的譯作之中,《大智度論》之作者是否為龍樹曾在學界中引起廣泛的討論。曾有學者提出這樣的說法:《大智度論》之作者不是龍樹,而是可能鳩摩羅什本人。
作為中國譯經史上如此重要的人物,典籍中還記載了羅什許多神奇的事跡。由於羅什曾被迫娶妻,而為了避免弟子們效仿,他借著某次因緣若無其事的把整碗的針吞下,並告誡弟子們「除非有壹樣的修為,否則絕不可學羅什那樣娶妻。」另外,還有個傳說來表彰羅什翻譯之優美。在羅什圓寂之前,他自己曾說到,若他的翻譯是無誤的話,那麽在火化之後,他的舌頭是不會壞的。根據故事的說法,羅什在荼毗(火化)之後,舌頭真的是完好如前。
綜觀鳩摩羅什之壹生,為佛教譯經事業貢獻良多,所譯經典影響深遠,如佛教壹些廣為人知的經典如:《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佛說阿彌陀經》、《妙法蓮華經》等,時至今日仍是以鳩摩羅什的漢譯本最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