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唐代虞世南的代表作

唐代虞世南的代表作

唐代虞世南的代表作:《北堂書鈔》。

北堂書鈔是現存最早的類書名作。類書之作,始於三國魏文帝敕劉劭、王象等人編纂的《皇覽》。魏、晉之後,歷代王朝取其分門排比,便於檢閱的優點,屢屢組織人力、物力、搜檢政府藏書,輯成鴻篇巨制,但時及今日,多數類書已佚失無存了。

北堂書鈔素以成書較早,收錄資料亦較為宏富著稱於世,並與歐陽詢等編纂的《藝文類聚》、白居易輯、宋人孔傳續輯的《白氏六帖》、徐堅等撰集的《初學記》合稱為唐代的“四大類書”。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慈溪鳴鶴人(今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觀海衛鎮),陳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內史侍郎虞世基之弟,“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壹。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詩人。

虞世南生性沈靜,執著好學。歷仕陳、隋二代,官拜秘書郎、起居舍人。隋朝滅亡後,依附於夏王竇建德,授黃門侍郎。秦王李世民滅竇建德後,引虞世南為秦王府參軍、記室參軍、弘文館學士,與房玄齡等***掌文翰,成為“十八學士”之壹。

全書篇章:

北堂書鈔全書分為帝王、後妃、政術、刑法、封爵、設官、禮儀、藝文、樂、武功、衣冠、儀飾、服飾、舟、車、酒食、天、歲時、地19部,部下分類,***852類,立類略顯蕪雜,引文亦有斷章取義、首尾不連貫處,征引材料或有不註明出處的。

但由於在現存類書中,此書成書很早,輯錄資料皆采自隋以前古籍,其中相當壹部分本子已不傳,故其文獻價值頗高,尤其在輯佚、校刊古籍等功用上,更不容忽視。現學苑出版社影印此書,應該說是壹件有裨學界、嘉惠士林的善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