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秦朝的時候有紙嗎?

秦朝的時候有紙嗎?

沒有。

秦朝人使用紙書寫,這句話在秦朝說沒錯,當時有的人把綢緞就叫做紙,真正的紙張出現在西漢時期。

發明者

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壹。造紙術是誰發明的長期以來,人們壹直認為是東漢宦官蔡倫發明的。主要依據是《後漢書·蔡倫傳》的記載。

書上說:“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即按書寫需要裁好的絲織品)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發明、創造)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鹹稱‘蔡侯紙’。”

因此,後來的壹些中、外著作,都據以尊東漢時代的蔡倫是紙的發明者,把他向漢和帝劉肇獻紙的公元105年,作為紙的誕生年份。

在史籍裏,早在蔡倫以前,也有壹些關於紙的記載。如《三輔舊事》上曾說:衛太子劉據鼻子很大,漢武帝不喜歡他。江充給他出了個主意,教他再去見武帝時“當持紙蔽其鼻”。

太子聽從了江充的話,用紙將鼻子掩蓋住,進宮去見壏帝。漢武帝大怒。此事發生在公元前91年。又如《漢書·趙皇後傳》記載:漢成帝寵妃趙飛燕的妹妹趙昭儀要害死後宮女官曹偉能,就派人送去毒藥和壹封“赫蹄書”,逼曹偉能自殺。

據東漢人應劭解釋,“赫蹄”即“薄小紙也”(後來稱為絲棉紙)。再如《後漢書·賈逵傳》說,公元76年漢章帝令賈逵選二十人教以《左氏傳》,並“給簡、紙經傳各壹通“。以上有關紙的文獻記載,都早於公元105年,即蔡倫向漢和帝獻紙那壹年。

擴展資料:

壹、古代造紙方法

參照右方圖片,明朝造紙術有五個主要的步驟。從圖中可知當時中國的造紙業已經相當成熟,每道工序的專家各司其職,並且已開發出壹些造紙專用的工具。圖中所示的造紙方法為中國古代廣泛流傳采用的抄紙法,抄紙法制造速度較快。

斬竹漂塘:砍下竹子置於水塘浸泡,使纖維充分吸水。可以再加上樹皮、麻頭、和舊魚網等植物原料搗碎。 煮楻足火:把碎料煮爛,使纖維分散,直到煮成紙漿。

圖中可見大鍋中的碎料用大石壓住,有助於完全煮爛。 蕩料入簾:待紙漿冷卻,再使用平板式的竹簾把紙漿撈起,過濾水分,成為紙膜。

此壹步驟要有純熟的技巧,才能撈出厚薄適中、分布均勻的紙膜。 覆簾壓紙:撈好的紙膜壹張張疊好,用木板壓緊,上置重石,將水壓出。 透火焙幹:把壓到半幹的紙膜貼在爐火邊上烘幹,揭下即為成品。

另外在《天工開物》及各種古籍中並未記載但是流傳至今、比抄紙法歷史更久遠的造紙方法為澆紙法。澆紙法主要為傣族、藏族、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所小範圍采用。與抄紙法相比,澆紙法所制的紙更加粗糙,制造速度更慢。

二、意義與價值

造紙術——尤其是東漢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又稱“蔡侯紙”),是書寫材料的壹次革命,它便於攜帶,取材廣泛不拘泥,推動了中國、阿拉伯、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文化發展。

有了文字之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壹個很好的載體。古代埃及人利用尼羅河的紙草來記述歷史;在古代的歐洲,人們還長時間地利用動物的皮比如羊皮來書寫文字;而中國,在造紙術發明以前,甲骨、竹簡和絹帛是古代用來供書寫、記載的材料。

但是甲骨、竹簡都比較笨重,秦始皇壹天光閱讀奏章,就要整整壹車;絹帛雖然輕便,但是成本非常昂貴,也不適於書寫。到了漢代,由於西漢的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甲骨和竹簡已經不能滿足發展的需求了,從而促使了書寫工具的改進——紙被發明出來了。

造紙是壹項重要的化學工藝,紙的發明是中國在人類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上,所做出的壹項十分寶貴的貢獻,是中國史上的壹項重大的成就,對中國歷史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百度百科-造紙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