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丁氏,源自五支。據考證,丁姓的始見,大致是在3100年以前的周武王伐紂之時,《姓氏考略》記:
太公金匱,武王伐紂,丁侯不朝,丁姓始此。
在此,即明確指出當時已有以丁為姓的諸侯。不過古籍中對這位丁侯的來龍去脈,大多語焉不詳,所以到目前為止,大家只能知道丁氏具有悠久歷史,卻壹直無從探知最原始的丁氏家世源流。
丁氏是壹個陣容龐大的家族,過去兩三千年來,參加這個大家族的組成份子,至少在五支以上。
第二支丁氏有詳實源流可考,據《姓纂》和《萬姓統譜》、《通誌氏族略》記是姜太公後裔,源於今山東境內。史載:姜太公長子封為丁公,遂以封號為姓氏,其家族淵源還可遠溯到上古炎帝神農氏,是最為道地、最光彩的黃炎子孫。這壹支丁氏實際上也是後世丁氏之族的中堅。漢後,雖陸續有三批人馬投入這個大家族陣容,但千百年來的丁姓人,絕大多數來自這壹支。
三國鼎立,位於江南的東吳始出現第三支丁氏,那便是孫權之孫被改姓為丁。這段淵源明載於《江表傳》:
孫權因孫匡燒損茅芒以乏軍用,別其族,為丁氏。
換言之,後世丁姓中有壹部份是周文王的姬姓後裔,因孫氏正是傳自周文王第八子康叔。
此後,丁氏陣容越來越龐大,又先後加入兩支新軍:壹支改自於氏,壹支則由來華定居的西域人所改。
關於這兩支丁氏,都有具體證據為憑,《楓窗小牘》記:
宋有無賴子於慶欲依丁謂,壹老儒教其改姓丁,後果得意。
另見《楊士奇東裏文集》:
丁鶴年,其先西域人,西域人多名丁,既入中原,因以為姓。
由此看來,現在遍布於世界的丁氏之族,至少是有五個系統。第壹支是丁侯之後,第二支是丁公之後,第三支出自孫匡,第四支是於慶之後,第五支則為西域人的改姓。
《中華姓府》載:
禮,同姓不婚,莫不知之,而同姓可婚,異姓或不可婚,則知者少矣。以丁姓而言,於及西域人所改者,同可婚也;以孫姓而言,孫改之丁,孫丁雖異,則不可婚。是結婚者,宜究祖姓之源,免鑄錯誤。
日照丁氏,屬海曲望族,位居丁、牟、秦、安、李日照五大姓之首,源自丁氏第二支,即丁公之後。據《日照丁氏家乘》記載:
丁世系自公之後,在齊為公族,繁衍與姜氏等;其後分析離遷南北,祖遠不可稽。
然海曲丁氏有史可據的,是世居湖北武昌的遠祖丁興。元末天下紛亂時,丁興以鐵槍奔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呼為“黑丁”,以軍功除淮安海州衛百戶,子孫世襲而定居其地。
明初,沿海邊境不時為倭寇所擾,日照丁氏始祖順丁氏自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以避亂從海州遷日照,定居城南劉家寨迤東二裏許,傅疃河北,丁家樓的東北隅,後人呼其處為丁家莊。
據《海州淮安衛世襲百戶丁氏譜略》雲,丁氏世居湖廣武昌府武昌縣,元末,天下大亂,始祖諱興者以鐵槍歸明太祖,乙巳(1365年)十壹月隨康茂才都督巫子門殺退張士誠水軍,丙午(1366年)四月,接應烏羅港,應征淮、泗、濠州等處,十月,復調徐達丞相麾下,隨破舊館,十壹月,克湖州,並吳江,攻打蘇州。次年丁未(1367年)九月,從取常州、無錫。十月,調太倉守禦。洪武元年(1368年),從中右所校尉許旺,同年秋,隨靖海侯吳植出海運糧,撲倭。因屢從征有功,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辛未九月,欽除淮安衛海州守禦所,由長子貫世襲百戶。興之次子推,元末,自海州而徙瑯琊古郡,遂為吾瑯琊丁氏始遷祖。瑯琊者,今之山東省膠南市瑯琊臺也。元明之際,兵馬相仍,戶口幾盡。明洪武中,徙民實之。始遷祖推遷來後,於齊長城峰臺以南,馬耳山之東,海上分水嶺以北,古郡瑯琊臺以西建村立業,號曰:“丁家大村”,即今山東省膠南市大村鎮是也。始遷祖推初以織箕自給,顧精神力絕人,耕稼蓄牧,皆以心計緯之。季年,稱饒裕矣。好濟人之急,歲寢,罄資以賑,亦有天幸,未嘗乏絕。治家有則,冠婚喪祭皆之承吾宗,至今守之。相傳他精堪輿術,預蔔五世墓地。自元末至今,六百余年間,下自地方,上至中央,不乏梁棟之材。族人其性多豪俠,尚氣節,揮霍有智,善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