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道樂學·國學經典”D613
《鬼谷子》第1章 捭闔第壹
引言
《捭闔》是《鬼谷子》的開篇,是奠定縱橫學說理論基礎的壹篇文章,之後《反應》《內揵》《抵巇》《飛箝》《忤合》這五篇的理論全部以此篇作為基礎。《捭闔》的本義是開合,捭就是撥動,闔就是閉藏。捭闔之術,也就是開合有道、張弛有度。在本篇中,鬼谷子認為捭闔之術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普遍規律,是掌握事物的關鍵,也是縱橫家遊說的重要說術言略。作為《鬼谷子》的開篇,《捭闔》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也成為戰國謀士們遊說諸侯、安身立命的重要法則。
《鬼谷子》說:“捭之者,開也、言也、陽也;闔之者,閉也、謀也、陰也。陰陽其和,終始其義。”捭闔包含陰陽、進退、開閉、柔剛、大小、高低、賤貴等多方面的含義,本篇關於捭闔之道的論述,有著辯證法的色彩。同時,此篇認為,遊說論辯也需講究效果的藝術性。這種效果,主要靠捭闔來達到。
鬼谷子認為,捭闔之術是遊說諸侯、操縱政治、為人處世的重要策略,同時也是世間萬物運轉的根本。他在此篇中告訴人們,如何合理地駕馭語言,怎樣掌握好說話的分寸和尺度,如何左右逢源、處驚不亂;想對方同意,先反駁對方,使對方激動後暴露實情,從而使我方能抓住其有理之處而贊同他,抓住他無理之處而反對他。捭闔主要由口來完成,話說得好,捭闔藝術運用得好,就能兵不血刃。
原文01
粵若稽古[1],聖人[2]之在天地間也,為眾生之先[3]。觀陰陽之開闔以名命物[4],知存亡之門戶[5],籌策[6]萬類之終始,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7]焉,而守司[8]其門戶。故聖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壹也。
註釋
[1]粵若稽古:為按照壹定的規律考察歷史。粵,句首語助詞,表示莊重。若,順。稽,考察。
[2]聖人:指道德能力傑出的理想人物。
[3]眾生:萬物生靈,這裏特指民眾。先:先知先覺,這裏指能夠預測事物發展動向,掌握事物發展規律的人。
[4]命物:抓住事物本質,表述事物名稱和性質。
[5]門戶:指途徑、道理。
[6]籌策:原為古代計算用具,這裏指計算、洞察。
[7]朕:征兆,跡象。即可以觀測到的事物發展征兆。
[8]守司:主持,掌管。
譯文
縱觀古今歷史,那些思想道德傑出的人物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之所以成為蕓蕓眾生先知先覺的導師,是因為他們能夠通過觀察陰陽二氣的變化來對事物進行判斷,給它們立壹個確定的名號,並能夠知道其生成、發展、滅亡的途徑,洞察萬物的變化發展過程,通曉世人的思維規律,觀察世上事物、人事發生變化的征兆,從而把握事物發展變化的關鍵。所以,聖人在社會上立身處世,從古至今遵循的規律都是壹樣的。
原文02
變化無窮,各有所歸[1]。或陰或陽,或柔或剛,或開或閉,或弛或張。是故聖人壹守司其門戶,審察其所先後[2],度權量能[3],校其伎巧[4]短長。
註釋
[1]所歸:歸宿,指不同表現。
[2]先後:指事物發展過程。
[3]度權量能:權,權變,這裏指事物可以變化、可讓人施術變動其發展方向的成分。能,能力,這裏指事物保持自己的不變性,從而按自己的固定軌跡運行的能力。
[4]伎巧:即技巧。
譯文
盡管事物的變化是無窮無盡的,但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有的歸於陰,有的歸於陽,有的柔弱,有的剛強,有的開放,有的封閉,有的松弛,有的緊張。所以,聖人要始終把握事物發展變化的關鍵,審查周圍事物的發展過程,考察估量旁人的權謀和才能,比較技巧上誰優誰劣。
原文03
夫賢不肖[1]、智愚、勇怯有差,乃可捭,乃可闔;乃可進,乃可退;乃可賤,乃可貴,無為以牧[2]之。審定有無與其實虛[3],隨其嗜欲以見[4]其誌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實,貴得其指[5];闔而捭之,以求其利。
註釋
[1]不肖:不賢能。
[2]牧:治理,處理。
[3]實虛:為人真實與虛假的表現。
[4]見:同“現”,發現。
[5]指:同“旨”,指旨意,主旨。
譯文
人的秉性是有差異的,有賢良與不賢能,有智慧與蠢笨,有勇敢和怯懦。根據每個人的秉性,可以起用,也可以閉藏不用;可以舉薦,也可以廢黜;可以輕視,也可以敬重,要順應人們的不同秉性分別對待他們。想要看清壹個人,就要考察他有沒有真才實學,對人是真誠還是虛假,並順應他的喜好來發現其真實想法;適當地駁斥他的言論,啟發他說出真話後再加以反對,以便得到實情,了解到他的主旨。先“闔”後“捭”,從而了解對方所說的善惡利害。
原文04
或開而示[1]之,或闔而閉[2]之。開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闔而閉之者,異其誠也。可與不可,審明其計謀,以原[3]其同異。離合有守[4],先從其誌。即欲捭之貴周,即欲闔之貴密。周密之貴微[5],而與道相追。
註釋
[1]示:啟示,啟發。這裏指啟發對方讓他敞開思想。
[2]閉:閉藏。這裏指使對方控制感情。
[3]原:追源,考察。
[4]有守:確立自己的觀點而信守之。
[5]微:微妙。
譯文
或公開自己的真實情況顯示給對方,或將自己的真實情況隱藏起來。公開自己的真實情況是為了博取對方的信任,將真實情況隱藏起來是為了考察對方的誠意。要想區分什麽可行、什麽不可行,就要審查清楚對方的計謀,洞察雙方意見相同或不相同的根源。雙方意見有差異時,要先縱容他,讓他按照他自己的意誌去辦事,我方則適時而動。如果要采取積極行動,最重要的是考慮周詳;如果要靜止隱藏,最重要的是縝密處事。周詳和縝密的可貴在於隱藏,隱藏的最佳效果就像“道”壹樣微而不顯。
收獲
1.鬼谷子的“無為”——順應自然之性而撥動之、因勢而利導之。
2.不露聲色去觀察,再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性格進行“捭闔”之術。
3.要用人,先察其策略,若得當且與己契合,則可起用,否則,棄而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