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山東有那些春節民間習俗啊在線等!!!

山東有那些春節民間習俗啊在線等!!!

元宵節前夕,濰城區2006年“豪德杯”春節民間文藝會演和首屆花燈大賽拉開了帷幕。此次文藝會演以濰城區各街道和鎮及開發區各自組成的表演隊依次登場的形式進行。***有13輛彩車、8支腰鼓方隊、18種雜耍、14條龍燈爭相競技。全區首屆花燈大賽也同時舉行,各街辦組織能工巧匠精心紮制了200余盞造型別致、色彩鮮艷、內容創新的花燈,在展現各種民間傳說及故事的同時,真正體現了全區和諧社會建設和當代農村的嶄新風貌。

可參考山東網

因為正月是壹年之始,人們往往將它看作是新的壹年年運好壞的兆示 期。因此,過年的時候“禁忌”特別多。

語言方面:

凡是破、壞、沒、死、光、鬼、殺、病、痛、輸、窮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說出口來。也忌嬰兒啼哭,因為啼哭是“沒頭彩”,兆示疾病、兇禍。故這壹天即使小孩惹了禍,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

行為方面:

端杯、盤、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壞。不慎打壞時,在場的人就得馬上說上兩句吉祥的順口溜(如"缶(瓷器)開嘴,大富貴"等)來彌補。

這壹天米缸不能空著,以免壹年之中有 斷炊之虞。忌灑水、掃地、倒垃圾,這叫做"聚財"。因為潮汕 人在這壹天,往往將水、士視作"財氣",將垃圾、糞便視為"肥 水",灑掃、傾倒垃圾,唯恐把"財氣"掃走、倒掉。與此同時,潮汕人在除夕將大小水缸裝滿之後,就舉行封井儀式。即用壹個大的簸箕將井面蓋住,然後祭拜井神。初壹日不能揭開簸箕,因為人們往往將水視作財水,壹揭開簸箕用水,豈不意味著財氣外流?近年來由於用上了自來水,往往是這裏在舉行封井祭神,那裏卻擰開水龍頭,讓水嘩嘩直流。因此,蓋井禁取水壹俗已經徒有形式而已。禁掃地這壹習俗也正在慢慢被淘汰,因為春節期間燃放鞭炮,人來客往,地上紙屑、垃圾特別多,不打掃壹下的確有礙大雅。因此,認講究衛生出發,不少年輕人也就對這些傳統禁忌習俗不怎麽講究了。

這壹天債主不許上門討債,人們認為這壹天討債對借貸雙方均不吉利,也忌從別人口袋裏掏東西,人們認為,正月初 壹的口袋讓人掏了,可能導致壹年都被"掏空"的危險。 忌死人,也忌辦喪事,因為這將給家裏帶來不擇。同時, 忌該天理發,因為人們在這壹天總喜歡把理發同辦喪事聯系 起來。這壹天甚至忌殺生。殺生被認為會導致刀災、兵災、血災等災禍的發生,但是,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吃東西圖個新鮮,為了口腹之快,也就沒什麽顧忌了。

飲食方面,這壹天嚴禁吃藥。否則,被認為會導致壹年從頭到底病疾纏身,吃藥不斷。初壹早飯忌吃葷,有幾種說法:壹種是這壹頓吃齋,其功用等於壹年;另壹種是暗喻指勤儉治家,不可鋪張浪費。

因為正月是壹年之始,人們往往將它看作是新的壹年年運好壞的兆示 期。因此,過年的時候“禁忌”特別多。

語言方面:

凡是破、壞、沒、死、光、鬼、殺、病、痛、輸、窮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說出口來。也忌嬰兒啼哭,因為啼哭是“沒頭彩”,兆示疾病、兇禍。故這壹天即使小孩惹了禍,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

行為方面:

端杯、盤、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壞。不慎打壞時,在場的人就得馬上說上兩句吉祥的順口溜(如"缶(瓷器)開嘴,大富貴"等)來彌補。

這壹天米缸不能空著,以免壹年之中有 斷炊之虞。忌灑水、掃地、倒垃圾,這叫做"聚財"。因為潮汕 人在這壹天,往往將水、士視作"財氣",將垃圾、糞便視為"肥 水",灑掃、傾倒垃圾,唯恐?財氣"掃走、倒掉。與此同時,潮汕人在除夕將大小水缸裝滿之後,就舉行封井儀式。即用壹個大的簸箕將井面蓋住,然後祭拜井神。初壹日不能揭開簸箕,因為人們往往將水視作財水,壹揭開簸箕用水,豈不意味著財氣外流?近年來由於用上了自來水,往往是這裏在舉行封井祭神,那裏卻擰開水龍頭,讓水嘩嘩直流。因此,蓋井禁取水壹俗已經徒有形式而已。禁掃地這壹習俗也正在慢慢被淘汰,因為春節期間燃放鞭炮,人來客往,地上紙屑、垃圾特別多,不打掃壹下的確有礙大雅。因此,認講究衛生出發,不少年輕人也就對這些傳統禁忌習俗不怎麽講究了。

這壹天債主不許上門討債,人們認為這壹天討債對借貸雙方均不吉利,也忌從別人口袋裏掏東西,人們認為,正月初 壹的口袋讓人掏了,可能導致壹年都被"掏空"的危險。 忌死人,也忌辦喪事,因為這將給家裏帶來不擇。同時, 忌該天理發,因為人們在這壹天總喜歡把理發同辦喪事聯系 起來。這壹天甚至忌殺生。殺生被認為會導致刀災、兵災、血災等災禍的發生,但是,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吃東西圖個新鮮,為了口腹之快,也就沒什麽顧忌了。

飲食方面,這壹天嚴禁吃藥。否則,被認為會導致壹年從頭到底病疾纏身,吃藥不斷。初壹早飯忌吃葷,有幾種說法:壹種是這壹頓吃齋,其功用等於壹年;另壹種是暗喻指勤儉治家,不可鋪張浪費。

空竹是壹種著名的民間音響玩具。取直徑在10~15厘米的竹筒2厘米高,兩端封上木板,沿周沿開設小口,是為底盤。底盤中央安裝壹根中間有細腰的木軸。另外用兩根小竹棍子拴線,纏住木軸上抖動,空竹即可高速旋轉,在空氣作用下,底盤周圍的開口同時發聲,聲音高昂雄渾十分悅耳。空竹有單盤、雙盤之分。雙盤空竹即在立軸兩端均設圓盤,呈車輪狀。另有壹種“雙底座”空竹,令兩個底盤均安在立軸的壹端,上下疊為兩層,雙層的開口相經叠錯。因為它的兩層底盤都集中在木軸的壹端,並增加了空竹的不平衡,抖起來困難較大,需要較高的技巧和較強的體力,重量感強、力度大,是成年人喜愛的特殊的空竹。

根據底盤周圍開口數量的不同,空竹可分為雙響、四響、五響、六響……直到三十六響多種。圓盤上開口處的內部都用薄木板圍成半圓形小房間,開口之間都不相通,縫隙的密封依靠澆灌鰾膠來完成。每個圓盤上只有壹個寬約1厘米的大開口,寬約0.5厘米,它們的聲音高昂尖銳;大小開口同時發聲造成高低***鳴,音響效果極為動人。

最早的空竹當源於“地軸”,地軸即古人所說的“空鐘”。明末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說: 空鐘者,刳木中空,旁口,燙以瀝青,卓地如仰鐘,而柄其上之平。另壹繩,繞其柄,別壹竹尺有孔,度其繩而抵格空鐘,繩勒右卻、竹勒左卻,壹勒,空鐘轟而疾鐘,大者聲鐘,小亦蟛蜣飛聲,壹鐘聲歇時乃已。制徑寸至八九寸,其放之壹人至三人。

根據這裏記述的形制特征與玩法分析,所謂“空鐘”即今日民間流傳的“地軸”。用竹筒壹段封以木板,周圍開口,中央貫細軸,另有壹塊帶孔的小竹板。把線繞在軸上,另壹端穿入竹板孔洞,用力壹拉,地軸即高速旋轉落地,嗚嗚作響。鄧雲鄉先生在《魯迅與北京風土》中談到地軸時說: “中間有根尖軸的小空竹,纏上線壹抽,丟在地上旋轉,嗡嗡作響,叫‘風葫蘆’。”

這裏的風葫蘆即地軸,在外地又叫“地鈴”。地軸作為民間玩具現在仍有流行,稱這種遊戲為“放地軸”。空竹即在地軸基礎上演進而成。在清代也稱空竹為“空鐘”。空竹流行之後,地軸反而不如空竹普遍了。

清初,空竹在北京興起,據“坐觀老人”《清代野記》載: “京師兒童玩具,有所謂‘空鐘’者,即外省之‘地鈴’。兩頭以竹筒為之,中貫以柱,以繩拉之作聲。唯京師之空鐘其形圓而扁,加壹軸,貫兩車輪,其音較外省所制清越而長。”

《燕京雜記》也說: “京師兒童,有抖空竹之戲,截竹為二短筒,中作小幹,連而不斷,實其兩頭,竅其中間,以繩繞其小幹,引兩頭摟抖之,聲如洪鐘,甚為可聽。”

空竹在當時的京城中隨處可見,人們對其發聲效果作了好評。清人陸奎勛《陸堂詩集》中“京邸雜詠”說: “竹筒短短開風門,胡繩曳之獨足奔,牛鳴士窖宮聲存。”

北京地區的空竹最早在琉璃廠的玩具貨攤上出售,孫殿起《琉璃廠小誌》中說:“空竹亦名空鐘,能抖出種種花樣,擺攤人均擅此技,借此以廣招徠。”後來,琉璃廠改為每年春節的節令市場?廠甸,各種民間玩具都競相投放廠甸市場。空竹和風箏、花燈、大風車壹樣成為廠甸貨物中的代表品種。《帝京景物略》中有“楊柳青、放空鐘,楊柳死、踢毽子,”的民謠,說明早在明末,北京的空竹已成為早春季節的節令玩具。春節過後,天氣漸暖,北京城內四處都有人在胡同裏、院落中抖響空竹、悠揚悅耳的聲響此起彼伏,增添了古城的生氣也傳達著春的信息。自70年代以來,空竹仍有生產、春節期間投放市場。

抖空竹的技巧需要學習和演練,空竹並不像陀螺那樣容易掌握,因為它是在線繩的抖動中達到穩定的,必須控制住旋轉方向旋轉速度和“軸向”,而所有這壹切均依靠手中兩根竹棍之間的那根線繩來完成,所以,必須積累壹定的經驗並掌握熟練的技巧。雙盤空竹在木軸兩端均裝有圓盤,容易保持平衡,抖動時人體不需跟隨軸向雷動,是比較容易掌握的品種。抖單盤空竹的難度就比較大,必須及時調整人與空竹的相對位置,讓空竹的立軸始終向外,遊戲者應隨時在原地轉動,註意線繩的纏繞與松緊。空竹轉速越高,聲音越大,抖動時的力度是有節奏的,聲音也會形成同步的節奏,遠處聽來即成為“嗡?嗡?”的效果。

掌握了抖空竹的基本技法之後,還可以學習許多特技花樣,最為常見的玩法是“齜桿”、“扔高”、“換手”和“放地軸”。齜桿是在空竹達到壹定轉速後用線拉起空竹,使它滑到抖空竹用的小竹棍上,繼續旋轉,轉速減弱後及時滑放到線上,繼續抖。扔高則是在空竹抖穩之後調開線繩突然拉繃,把空竹彈上高空,空竹會帶著呼嘯飛上天去,然後仍用線繩接住,繼續抖。“放地軸”是把單盤空竹抖到壹定速度之後,立柱的尖頭朝下放在地上,會像陀螺壹樣轉動著,待轉速減弱時,及時用線套起來,繼續抖。這三種特技均比較容易掌握,並有趣。尤其扔高,更為精彩,於風趣中還夾帶著驚險,是青少年朋友非常喜愛的玩法。

“換手”則是壹項難度較大的玩法,由兩個人或更多的人同時抖動自己的空竹,抖穩之後,每個人都扔出自己的空竹並接住別人扔來的空竹,繼續抖。此種技法多為成年人所為,均需要經過壹定訓練方能掌握。舊日北京出售空竹的貨攤前常有這種特技表演以此招徠顧客。節日期間民間花會中也有抖空竹這個項目,光緒十二年李若虹所編《朝市叢載》中收有《廠甸正月竹枝詞》12首,其中有壹首描寫了抖空竹的情況,說:

狗熊傀儡互喧鬧,汗粉淋漓跑旱船,

抖起空竹入雲表,千人仰面站溝沿。

這裏所記的表演項目大約是“扔高”或“換手”。現在,在雜技表演項目中仍保留了抖空竹的節目,所演內容均是民俗技藝基礎上提煉加工的特技,變化為更加復雜高難的動作。

加之空竹的音響效果所造成的渲染氣氛的作用,使這壹傳統民間玩具具備了較豐富的內涵,成為歷代相傳深受歡迎的民間音響玩具。尤其是在春節期間,到處都能夠聽到空竹的聲音,烘托了節日的氣氛。

作者 Master 時間 12:33 下午 0 留言 連接本文

“破五”吃餃子

正月初五,民間習慣稱為“破五”,是春節後的壹個重要節日。傳說姜太公封老婆為窮神,並令她“見破即歸”,人們為了避窮神,於是把這天稱為為“破五”。

還有壹個略為不同的傳說是,大年三十人們請神時,把臟神?姜太公的老婆給忘了。於是她氣不過,便找彌勒佛鬧事。彌勒佛滿臉堆笑,就是不答腔。這臟神氣得捶胸頓足,七竅生煙。眼看事情要鬧大了,彌勒佛才開口說:“這樣吧!今天是初五,讓人們再為妳放幾個炮,包壹次餃子,破費壹次吧!”?這就是“破五”的來歷。

“破五”吃餃子,承載了人們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清晨起,家家戶戶放鞭炮,尤其放“二踢腳”被稱作“崩窮”,把“晦氣”、“窮氣”從家中崩走。老人們忌諱這壹天串親訪友,也不準串門,說是走親會把晦氣帶到別人家。又有人說,這壹天是財神的生日,戶戶放鞭炮吃餃子迎財神。不管何種講究,“破五”吃餃子,寄托著人們的新春期盼,那就是在新的壹年裏,不辭勞苦勤勤懇懇便能過上好日子。

民俗專家說,“破五”吃餃子壹般有兩層意思,第壹是初五是牛日,休息四天以後破土動工,預示著咱們春耕即將開始了;另壹層意思是初壹到初四,壹般是吃素的地方多,初五開始可以破素吃葷了。

老北京有講究,“破五”吃餃子的肉餡兒,壹定要是自己去剁的,菜餡兒也要自己去剁,這樣的話,就是預示著來年壹切都很順利。把不順的東西都剁沒有了。“破五”的餃子講究餡兒是壹個肉丸的。餃子的形狀是扁圓的,它和古代象征財富的元寶的樣子很相似。壹家人團圓吃“破五”餃子,那麽就寓意著在新的壹年裏頭,可以增加財富,可以過上更好的日子。

“破五” 天津人稱正月初五為“破五”。這壹天,家家戶戶吃餃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山響,讓四鄰聽見,以示正在剁“小人”;餃子褶要擔得嚴嚴實實,謂捏“小人”嘴。由此可見,天津人對所謂有“小人”仇視到深惡痛絕的程度。家家戶戶剁“小人”,“小人”又指誰呢?恐怕很難說清楚。在人們心目中的“小人”,形象的說指戲劇舞臺上勾著白臉、心懷鬼胎、行為不軌的醜角兒。人們把不順心的事歸結到“小人”的身上,除舊“小人”,才有大吉大利,順順當當。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災的意味。

作者 Master 時間 12:27 下午 0 留言 連接本文

春節的民間花會

民間花會歷史源遠流長,早在漢代即有之,稱為“百戲”。背歌表演宋、元時期稱“社火”。其活動內容有高蹺、秧歌、舞獅、旱船等。清代以後,由於滿族統治階級以及八旗庶民多迷信佛或是壹些神靈,從而給民間花會披上了壹層濃厚的佛教色彩。尤其是進入晚清以後,由於慈禧太後對民間花會賞識和推崇,花會組織不斷擴大,種類項目逐年增加,技藝日臻高超,影響也就日益深遠。

民間花會的叫法有很多。有的叫“武會”,是根據練武術而得名。也有的叫“香會”,原因是它隨著給寺廟祭日時與進香瞻禮同壹時間舉辦而得名。還有的把花會表演叫“走會”,原因是邊走、邊伴奏、邊表演而得名。總之,它是來自於民間的傳統的歌舞表演藝術形式,這種民間傳統藝術經久不衰,壹直延續發展下來,為群眾所喜聞樂見,在民間流傳很廣。每年春節、元宵節、廟會都要活動。逛廟看會的人們擁擠如潮,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花會有個獨特的特點。它是自由結合、自我娛樂的壹種形式,凡是參加者不論是管理人員或表演人員壹律不取任何報酬,不帶任何營利目的。據說:“背歌”表演站在上面的小演員都不超過六七歲,因為他(她)們小時候患病、家長在寺廟佛像前拈香拜佛時許過願,而後每次到辦花會時做背歌表演,以示回報。

參加辦花會的多是市面商家、手工業作坊、運輸業的業主和壹些愛好這些項目表演的人員組成。大商號、店鋪的股東們從財力上、人力上給予贊助。每壹次花會活動大夥推選的“會首”,負責全面主持。同時把各項具體工作進行分工,有財務,有表演指揮,有管食宿安排,有管場地安排,有管對寺廟供品等等。每種分工的召集人,當時統稱叫“把頭”。走會還有許多規則,表演隊伍路過花會老前輩家門前,不邁門而過,在老前輩的門前要打場表演壹場,以表演形式表示對前輩的尊敬。花會進行前後次序也有個規矩,通常是龍在前,中幡接連,接著是腰鼓、獅子,後邊是高蹺、秧歌、小車會、旱船和武會表演。他們行動的路線和表演的地點,壹切聽從表演指揮的號令,他手持壹個小紅旗就是他的標誌。

花會表演的主要項目有舞龍、舞獅、高蹺、秧歌、背歌、跑旱船、跑驢、腰鼓、小車會、中幡等,還曾加有壹套武會項目,如馬杈、單刀、花槍、畫戟、七節鞭、三節棍等等。解放後這些年,在辦會的時間上,又增加了國慶節、“五壹”勞動節和春節或元旦等喜慶的日子。

舞龍:這是個傳統節目。采用傳說中龍的形象做兩個長龍的模型,由人在執仗著揮舞動作,也是壹種舞蹈形式。它是以竹條和鐵絲做骨架,外圍加彩布,由頭部到尾部,中間有八節,全長大約在15米長,壹節要有壹人舉動,舞龍人都要身著彩色服飾,頭紮圍巾,飾武壯士的形象,舞起時便是龍身蜿蜓起伏,栩栩如生。每個會舞起叫做壹撥,都要有壹青、黃兩條龍組成。這是白天采用的形式。晚間在燈會上舞龍就要把龍體當中每節處點著些蠟燭,舞起龍燈。在舞龍時還有壹人舉著壹棵“大珠寶”的道具,在兩條龍的前端,進行揮舞,起到引導作用,做“二龍戲珠”的表演動作。

舞獅:這種活動比較廣泛,南、北方各地都有,其形狀按照寺廟門殿前蹲著的獅子形狀制作的。獅子的頭部是先制成木架子,而後用紙裱糊,外加毛狀物,做成兩扇,顯現獅子嘴狀。頭上尚有兩只眼睛,實際是兩個可為舞獅人視路的地方。其兩扇的中間位置似嘴狀,可以看清道路好邊看邊舞。獅子的身子和尾部都是用彩色布包住,裝飾著用青麻加顏色做的似毛形的東西,釘在獅子身上,動作起來似獅子的長毛。獅子也有大小兩種:大獅子(也叫主獅)由兩人扮演,壹人在頭部,壹人在腰部。小獅子由壹人表演。表演時又分少獅和武獅。少獅表演動作簡單,武獅動作靈巧。武獅表演者要功夫過硬,多是老手表演。舞獅的能手要會跳高桌、打滾、騎獅子等難度大的動作。花會舞獅班子都能做出這難度高的動作,在做行走式表演時,在兩個獅子的前端,有壹個壯士手持木棒,木棒上端有個繡球,在前邊舞動,引導獅子前進和撲球,稱做獅子滾繡球。

高蹺:伴演高蹺表演的,要在腿上再加高壹米左右高的木柱,是特意制作的“高蹺腿”,然後走起來做表演動作。高蹺隊伍人數不等,大多30到50對,至少也要有20對。穿著類似戲劇的服飾,表演內容也多穿插戲曲形式。如《西遊記》、《白蛇傳》、《打漁殺家》、《小放牛》、《寶釵捕蝶》等節目。表演者隨著鑼鼓聲,哨吶聲而起舞。表演當中還有特殊技巧。如隨走隨表演捕捉蝴蝶、臥網摸魚、下岔、背劍、旋風腳、跳高桌、跳板凳等動作。表演者有的扮演傻柱子、醜媳婦、老妖婆等等角色,表演滑稽醜態,以博人們發笑。地秧歌也是按節目安排不同角色,只是不用在腳下帶高蹺腿,徒步扭著唱即可。近年,有的地方為組織少年參加表演,搞起大約30公分高的腿子,叫地蹺,剛剛興起。

跑旱船:有對船、單船。對船扮演多為《截江奪阿鬥》、《回荊州》、《白蛇傳》,單船扮演節目多為《打漁殺家》。扮演艄公(船夫)技巧很重要,得會翻、轉、跑、跳各種功夫。跑起來隊形有“雙插花”、“摸魚兒”、“剪子股”、“龍擺尾”等。船夫們表演精彩,才會引人入勝,從而得到觀眾叫好,表演越精彩,就要多演幾場才能下場。

小車會:也叫“太平車”,道具用木制車架,外部用布圍上,在上邊繪制上車輪形圓形,在上邊加上車棚,壹人扮演年輕美貌的女人,似坐在車上,在車上邊有雙假腿,假扮坐車的狀態,實際是將車挎在她的腰上,而雙腿在下面行走,而靠圍布來遮擋視線。另壹組男人扮作推車車夫的動作。表演時,隨著伴奏要做出推車趕路、上山費勁推車、遇到泥濘、路過險境等動作。也有的除推車和坐車兩個人表演外,尚有配角表演的。如扮演手提大皮包,戴著大墨鏡,手持文明棍的闊少爺在壹旁跟車的。還有扮演傻柱子接媳婦的表演形式,總之小車會多是以喜劇誇張的形象表演。

跑驢:跑驢是用布做成壹頭假驢的道具,不要腿,腰中留有空當。演員將驢的模型套在自己身上。上半身露在外邊,下半身則以布簾遮擋起來,照例做成假的腿腳,掛在驢的背上使之下垂,使人望著如同真似騎在驢身上壹樣。通常騎驢的女演員,多是要簪花粉黛,濃妝艷抹,手執壹塊手絹,時而擦汗,時而掩面。另壹男士扮演趕驢的腳夫,隨著嗩吶、鑼鼓伴奏,跑起來做疾馳、爬坡、慢步、伏臥不走被趕腳的鞭韃而起等等動作。

背歌:這是花會的主要表演節目,每撥花會需要有背歌20個以上,才能顯示出這撥會的水平。其化妝方法是由壹成年人肩托著兒童在空中表演,連接成年人和兒童的道具是縛在成年人肩、背部的鐵“背架”。在五十年代曾經是木架,後來改為鐵架。有兩個人為壹架(壹個人頭頂壹個兒童),表演節目有《白猿偷桃》(由白猿頂著仙女)、《打魚殺家》(肖恩頂著肖桂英),《許仙求親》(許仙頂著白蛇)等等。有的技巧高的表演壹頂二,即上面有兩個兒童表演。如《楊家將》,由“楊洪”上面頂著“楊八姐”、“楊九妹”的。

腰鼓:這是解放後才盛行的項目。腰挎小鼓,邊走邊打,隨著伴奏變換隊形,穿插進行。其表演動作結合了舞蹈的壹些花樣,不唱只是以擊鼓的動作為主的表演。

中幡:起源於佛教,又名大執事,是佛會當中的項目。它是用壹棵大竹竿,在頂部做壹小傘並綴上小銅鈴,動起來悅耳動聽,下邊掛有壹長條的大旗。高度在10米多,其竹竿重量也在百市斤以上。由壹名體壯的男士演員來耍動。通常頭壹手先來壹個“懷中抱”,然後用壹支膀背舉三舉,落三落,動作運用自如,這些重竹竿在手裏擺動時顯著挺輕松。最後把竹竿放在頭上撒開雙手不扶著,而竹竿直立不倒。中幡高大,要走在表演隊伍的中間,給人以威武之感。它成為整個花會的“會旗”作用。也有把中幡放在前列起到開路作用的。走會時怎樣才能看出中幡的真正功夫呢?就是看它怎樣越過牌樓,這是個絕活兒,我童年曾經看過耍中幡的,快要走到二道牌樓底下,沒有把中幡放倒由別人動手幫助,平著擡過去。就看耍中幡的,在這邊壹猛勁使中幡更高懸起,壹下子越過牌樓,他跑著到牌樓那邊,用手接著,繼續前進舞動著而不停頓地照常表演,這壹招使得看會的人們齊聲賀彩,叫起好來。

武會:這個項目就是古代武器的表演,有槍、劍、戟、馬杈、三節棍、七節鞭等。表演時同樣有鑼、鼓、大?、嗩吶的伴奏。先要跑場,然後采用布陣的形式,有“八卦陣”、“十四門陣”、“九九連環陣”,而後進行各種節奏的武打。也有兩人的對打或單人表演的形式。演練人有中老年人,也有少年兒童表演的。曾有壹家三代祖孫來演練武會,而且都是高手。

燈會。燈會始於清代初期。壹般是農歷正月十五的燈節(元宵節)辦燈會。辦花會的同時,晚間還要到寺廟去舉行祀拜,演地秧歌的都要舉著花燈籠演唱。燈籠形式很多。有動物燈、有花燈,除在主要街道表演,還要選個廣場位置繞圈走動幾圈,叫做“打場”表演。近年,在打場時,還可表演相聲、快板、數來寶。

民間花會活動,富有民族文化傳統,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隨著我市旅遊事業的發展,要接待國內外的遊客,對民間花會這個項目應當加以進壹步發掘、充實、提高,發揚民族傳統文化,把老壹輩們的表演技巧傳下來,不使其斷線,讓新的創意也能發揮出來,優秀節目也能脫穎而出。

作者 Master 時間 12:25 下午 0 留言 連接本文

臘八粥的來歷

說起“臘八節”大家可能都不會陌生,若是講起臘八節的來歷知道的人就曲指可數了。事實上,我們兒時對“臘八節”的記憶,最牢固的片段恐怕就只剩下那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了。

農歷十二月俗稱“臘月”。臘月這壹名稱的由來,要追溯到距今壹兩千年前。按照古籍上的註釋:“臘者,獵也,因獵取獸以祭。”也就是說,“臘”與捕獵有關;我們的祖先用打獵得來的野獸、野禽等野味(在冬天裏)祭祀神靈。東漢學者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這樣解釋:“臘,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所以說,“臘”是古代祭名。據載,“臘祭”這壹習俗始於周代。到了秦代,人們開始把通常舉行“臘祭”活動的農歷十二月稱為“臘月”。

臘八節的來歷,有兩種說法。壹說臘八祭的神有八位:先嗇神、貓虎神、昆蟲神、農神、司嗇神、郵表啜神、場神、水庸神,所以稱為臘八;另壹說是吃臘八粥,來自於佛教儀式。傳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曾周遊名山大川,走訪賢明。壹天來到比哈爾邦的尼連河附近,因天氣淡熱,累餓交加,暈倒在地。被壹個牧羊女子所見,將隨身帶的黍米熬成的午餐粥餵釋迦牟尼。他吃後立即蘇醒,體力恢復,後在菩提樹下靜坐沈思,於十二月人日得道成佛。此後每逢這天,寺廟熬黍粥,念經敬佛,以示紀念。

原先,寺廟的和尚尼姑除以黍粥供佛外,還作為交際手段,分給有來往的施主。後來,此俗逐漸普及民間,家家戶戶也照樣煮起來。民間煮臘八粥,有"細臘八"與"粗臘八"之分,取其溫暖,可以滋補,可以祛寒,暖肚潤腸之意。不過人們吃臘八粥不壹定都是在、信佛。

在我國民間,有個關於吃臘八粥的傳說故事,說的是很久以前,有個兒子媳婦跟著父母壹起過日子的家庭。老人對兒子媳婦關心備至,大小事情都全包下來,小倆口成天好吃懶做。後來,老倆口去逝了,小倆口吃完了老人留下的糧食,把房子也賣錢吃了,只好擠在壹間破草棚裏挨餓。寒冬到來,小倆口又凍又餓,在臘月初八這天,他們再也忍不住了,翻箱倒櫃,把老鼠藏起來的壹點玉米、蘿蔔收起來,湊合熬成稀粥以備充饑。正要喝的時候,壹陣狂風襲來,把他們壓死在被風刮倒的墻底下。後來,這個故事被傳向四面八方。人們為了教育年輕人吸取這個教訓,學會勤儉過日子、便在臘八這天,早早熬壹鍋粥,邊吃邊講臘八粥的故事。舊時,臘八節除吃臘八粥外.有的地方還另有地方性的習俗。青海省的民間,在臘八黎明前,年輕人扛上鐝頭、挎上背鬥,到河邊搶打"臘八冰"。他們把塊塊厚冰運到家裏,分別獻在佛前及附近田裏。冰,象征著雨水旺。通過這個儀式,祈求新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俗語說:臘七臘八凍掉下巴,也就是說在臘八節這壹天天氣會非常的冷。冠通公司提醒廣大用戶出門的時候別忘了穿暖壹些,在此我們為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