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相似度達到70%,華夏神龍的起源真相大白了?

相似度達到70%,華夏神龍的起源真相大白了?

“古老的東方有壹條龍,它的名字就叫中國。古老的東方有壹群人,他們全都是龍的傳人。”

古老的華夏民族壹直以龍作為圖騰和精神象征,現存的物種庫中卻不見龍的蹤影。大凡確認壹種生物的存在,要麽通過現存物種確定,要麽通過化石進行考古,可直到現在也沒有明確史料證明龍是哪種生物。

據古籍載,龍擅變化,能行雲布雨,是能澤被萬物的有神力的動物。其形象中最明顯的特征是“九似”:頭像駱駝,龍角似鹿角,眼睛和兔子的相像,耳朵好像牛耳,脖頸比較類似蛇,腹部和傳說中的蜃比較像,還有著鯉魚壹般的鱗片,其爪似鷹爪,掌似老虎。

這樣的長相堪稱神異,更別說與其相像的還有傳說中的蜃。中國古代雖然雕梁畫棟中有龍,皇帝袍服上繡龍,古籍壁畫中畫龍,可沒人確切地拍到過龍的圖片,古籍中也沒有確切可考的真龍現世的史料。

那麽神龍真的存在嗎?還是說它只是漫長歷史演變而來的壹種圖騰,並未存在過呢?

龍的起源說

因著龍的形象“九似”,龍的來歷有許多方向的揣測。蛇起源說認為龍是以蟒蛇為藍本,再附加以想象,以角賦予其神性而創造出來的;哺乳動物起源說認為龍是根據河馬或牛創造出來的。成語“牛鬼蛇神”從某方面印證龍是二者的結合。這兩種說法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卻有壹點***通——龍是根據給某種動物賦予壹些特征而創造出來,並被賦予精神崇拜的壹種生物。

還有壹種說法是恐龍遺跡說:古人或許是見到力量強大的恐龍,將之稱之為龍,後來見不到恐龍,才把它與鱷魚當做壹類加以崇拜。但這種說法站不住腳,眾所周知,恐龍早已滅絕,猿人沒法看到看到恐龍,更談不上恐懼恐龍和揣測其能行雲布雨。

還有兩種流傳很廣的相似看法,便是“圖騰合並說”與“模糊集合說”:其***通點在於,認為沒有特定的龍這種生物,龍只是中國古老的部落圖騰或者某些動物特征的演化和合並,只代表中國先民的想象力,集中體現了其對強大而神異力量的崇拜與恐懼。這兩種起源說甚至直接否認了“龍”是某種特定存在生物的說法,否認了龍的真實存在

眾說紛紜,卻大多數沒有特定的考古資料支撐,人們壹直在等待著考古界能存在有關於龍的重大發現。

中華第壹龍和1934年營川墜龍事件

“中華第壹龍”有著六千多年的歷史,它見證了華夏民族是龍的傳人的事實。1987年,河南省濮陽市西水坡仰韶文化遺址發現了“中華第壹龍”。它並非壹個動物的整體遺骸,而是用蚌殼靜心擺塑的龍虎圖案,龍圖案與虎的形象壹起被擺在墓室中部的中年男性骨骸兩側。

由於龍圖案昂首弓身,狀若騰飛,已經具備“龍”的基礎形象,又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出現的龍的形象,它被驗定是“中華第壹龍”。經史學家多年推斷,墓主很可能是身為五帝之壹的顓頊。這證實了帝王“乘龍升天”的傳說。但“中華第壹龍”並非來自於某壹個動物,不能作為龍的起源說的論證。

與之相對的,發生在1934年的“營川墜龍事件”常被引申作為龍存在的證據。可惜此事雖見報,但照片清晰度不足,實物沒有被保存下來。有些人信誓旦旦當時是真龍無疑,但還有壹種懷疑卻道,那副骨架只是搭錯了骨骼的擱淺鯨魚。

考古界的失望讓人們將視線轉至現存生物,只可惜世事往往不盡如人意。龍動輒數丈,現存最像龍的生物卻是壹種小型兩棲生物——洞螈。洞螈眼睛藏於皮下,目盲。兩側腮鮮紅,通體白色。其生活在歐洲中部山脈漆黑的洞穴中,成年後體長只有約30厘米,自然也與中國的巨龍後代扯不上關系。

龍即揚子鱷

對古老龍圖騰的研究壹時陷入僵局,但又有學者提出新見解並得到相當壹部分人的支持。1934年,在營川墜龍事件帶給人們失望之時,中國古史專家衛聚賢出版著作稱“龍即鱷魚”。理由引自《孟子》:堯舜禹時期,中國大地洪水泛濫,蛇龍居之,民無定所。可見龍是水生生物或兩棲生物。

鱷魚在中國雖然鮮見,卻壹直存在,那便是中國的本土鱷魚——揚子鱷。揚子鱷性喜棲於湖沼灘塗之間,古已有之,極有可能成為洪水泛濫之際與先民爭奪生存空間的生物,可這點在別的史書中並未體現。若說連來歷成謎的龍都有古史記載,在古代動輒洪澇天災的情況下,又為何鮮少見到史書記載鱷魚的存在?只有揚子鱷與龍二者本為壹體,才可解釋鱷魚作為強大的水生生物卻早早告別先民日常生活壹事。

值得壹提的是:龍的形象與揚子鱷的特征相似度達到70%。龍不僅面部形象與揚子鱷的如出壹轍,其鱗、足、爪也與揚子鱷高度相像。

龍也確有其物,古籍所載:舜禹及夏朝,先民曾養殖且食用龍。而今野生揚子鱷雖存量較少,可人工繁育揚子鱷的數量已達上萬。縱然揚子鱷兇狠,可其可以被養殖壹事再度成為了龍即揚子鱷的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