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國古代文學在唐代的發展史

中國古代文學在唐代的發展史

隋唐文學

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學到隋唐五代時期,發展到壹個全面繁榮的新階段,整個文壇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百花齊放的局面,詩歌、散文、小說等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隋朝及唐初,六朝綺麗浮艷的形式主義廣詩風仍然籠罩著詩壇,宮體詩泛濫,尤其是唐朝上宮儀還形成了“上官體”的詩風。初唐四傑五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擺脫形式主義的束縛,開始寫實,以剛健清新之調初開唐代獨特詩風。到了陳子昂,更是大力掃蕩齊梁詩風,標榜“風雅比興”、“漢魏風骨”的傳統,倡導詩歌改革,為唐詩的發展開拓了道路。

壹、唐朝詩歌

(壹)隋及初唐詩歌

1、上官儀:

貞觀時期,南、北朝文學由對立走向融合。唐太宗是貞觀文學的領袖。貞觀詩風主要受南朝文學的影響,逐步走向宮廷化。上官儀是貞觀後期的重要詩人。其創作成為代表當時宮廷詩人創作最高水平的典型範式。

“上官體”:上官儀的五言詩多為奉和之作,內容空洞,無非是欣賞宮廷享樂,贊美貴婦容態;形式浮艷, “綺錯婉媚”,講究對仗,追求詩歌的聲辭之美,體物圖貌,筆法精細。時人紛紛仿效,號為“上官體”。

2、王績:是盛唐山水田園詩的先驅。作品《野望》。

3、 “四傑”與沈佺期、宋之問(合稱“沈宋”)

“初唐四傑”:詩人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4、“文章四友”:李嶠、蘇味道、崔融、杜審言(宮廷詩人)

5、張若虛(初唐體):《春江花月夜》被後世譽為“孤篇橫絕”。

6、陳子昂:提倡“風雅”“興寄”和“漢魏風骨”,主張恢復漢魏風骨和風雅比興美刺的興寄傳統,反對齊梁詩風,倡導“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的詩歌美學風範。此序成為唐代詩歌革新的基本綱領,為唐詩的健康發展確立了正確的方向。

創作:《感遇》三十八首、《薊丘覽古》七首。

《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二)盛唐詩歌

開元、天寶時期在文學史上有“盛唐”之稱,是詩歌最繁榮的時期。流派叠起,名家輩出。有以孟浩然、王維為代表的描繪恬靜田園和幽靜山水的山水田園詩派,有以高適、岑參、王昌齡等為代表的描寫邊疆奇異風光和征人羈旅生活的邊塞詩派等等。在盛唐詩壇最負盛名的是李白和杜甫,他們分別把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詩歌藝術推向了高峰,在文學史上全稱“李杜”。

1、王維、孟浩然和山水詩派

(1)山水詩產生的歷史淵源:建安時期,出現第壹首完整的山水詩——曹操的《觀滄海》

東晉陶淵明:宣告了田園詩的誕生

謝靈運:成為第壹個大量寫作山水詩的詩人,

(2)孟浩然:第壹個大量寫山水田園詩的詩人。孟浩然詩,清代沈德潛說是“語淡而味不薄”。

它的淡表現在:壹是語言淺易完全是平常語,家常話;二是敘述平直,按照事物發展的順序逐壹寫來,這個味:

1)是質樸的人、事有味,醇厚的感情有味;

2)是清新的風光有味,高潔的意趣有味;

3)是鍛煉而成的淺語有味。如頷聯的“合” 、“斜”,頸聯的“面” 、“話”,語極淺易,鍛煉之功極深。

4)是攝取的意象有味。詩中的“雞黍” “綠樹” “青山” “場圃” “桑麻” “菊花”等意象,雖極普通,但在這首詩中的特定情景中,韻味雋永,看出煉字的功能。

自然平淡,清曠沖逸是孟浩然山水詩的風格特點。

(3)王維:他的山水田園詩中,創造出“詩中有畫”的靜逸明秀詩境,興象玲瓏而難以句詮。

作品:《使至塞上》(它是壹首寫景的詩。)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吳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渭城曲》“勸君更進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2、邊塞詩派

高適:“高常侍”。代表作《燕歌行》風格凝重深沈,雄渾悲壯。

《別董大》“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岑參:代表作:《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詩以“奇才奇氣”寫“奇情奇景”,妙在壹“奇”。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王之渙:今存詩絕句六首,全是精品。《登鸛鵲樓》、《涼州詞》為名作。

《登鸛鵲樓》“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

3、李白:“謫仙、詩仙、酒仙”,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1).人格: 狂放不羈 追求絕對自由

(2)李白詩歌的思想內容

1、熱烈追求理想,渴望建功立業;

2、批評政治黑暗,鞭撻統治階級的腐朽;

3、蔑視權貴,鄙視塵俗,追求自由;

4、反映人民生活,同情人民疾苦;

5、描寫山河壯美,寄托熱愛自然之情。

(3)詩歌類型:

樂府、歌行:149首。

律詩:118首,多為五律。

絕句:五絕48首,七絕45首。

李白最擅長的詩歌體式:樂府詩、歌行體詩、絕句。作品:

《行路難》“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雲帆濟滄海”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蓬萊文章建安骨 中間小謝又清發”

《望天門山》“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壹片日邊來”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登金陵鳳凰臺》“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鷺洲”

文宗時,詔以白歌詩、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新唐書·李白傳》

$李白的樂府——古題樂府在李白手中得到了創新:

壹是借古題寫時事;二是用古題抒己懷。

《蜀道難》為例:

①《蜀道難》是樂府《相和歌辭·瑟調曲》舊題。《樂府解題》曰:“《蜀道難》,備言銅梁、玉壘之阻。”詩寫作年代無法詳考,壹般以為寫於早年,是李白天寶元年初到長安時作。

②主旨蠡測 : 1.罪嚴武 2. 諷章仇兼瓊 3. 諷玄宗幸蜀 言險著戒,非專指壹人壹事 4.送友人入蜀 5.即事名篇,別無寓意 6.寄托作者功業難成,仕途坎坷的感慨 7.反映詩人憂國之思,揭露時弊 8.歌頌山川的奇險和壯麗

③全詩分為三部分:

從開頭到“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為第壹部分,概括寫出蜀道之難(突出“高”和“險”),以遠古神話傳說敘述蜀道的來歷,渲染了蜀道的神奇色彩和迷離境界,為下文具體描繪蜀道之艱險難行作了鋪墊;

從“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到“嗟爾遠道之人胡為呼來哉”為第二部分,從蜀道的高峻難行、山水奇險來具體描繪蜀道之難;

最後的內容為第三部分,主要寫蜀地形勢的險要,進壹步深化主題,縱使越過千難萬險到達蜀中,但蜀中歷來多為戰亂割據之地,這是自蜀道之險之外的人為之險,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蜀道是更加艱難了。

④本詩是最能代表李白詩歌風格的壹首詩,充分體現了其浪漫主義特色。全詩運用想象、誇張、比喻、暗示、渲染等藝術表現手法,氣魄宏大、語言雄健奔放,揮灑自如。在時間上由古到今,在空間上由遠及近,情感上由淺入深,表現了由秦入蜀的道路之高、險、奇、難。

$、李白的歌行

李白的歌行主要有《陪侍禦叔華等樓歌》、《襄陽歌》、《扶風豪士歌》、《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江上吟》、《玉壺吟》、《梁園吟》、《夢遊天姥吟留別》、《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等。李白歌行的價值,表現在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壹切固有格式,空無傍依,筆法多變,達到了任隨性情之所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充分體現了盛唐詩歌氣來、神來、情來而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具有壯大奇偉的陽剛之美。

$、李白的絕句

李白的絕句,如行雲流水,語言明快,具有壹氣流貫的俊逸風神和爽朗情韻。多寫詩人在大自然懷抱和日常生活中獲得的審美感悟及片刻情思,屬興到神會、壹揮而就的自然天成之作。李白絕句受樂府民歌的影響極為明顯,有壹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美。如他的《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靜夜思》、《送孟浩然之廣陵》、《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峨眉山月歌》、《獨坐敬亭山》、《早發白帝城》等。

(4)李白詩歌的藝術特色

①強烈的主觀色彩:“以氣為主,以自然為宗” ;

②豪放飄逸的藝術風格:驚人的想象、大膽的誇張、生動的比喻與噴發式感情表達方式相結合。意象的選擇與組合,氣勢充沛,誇張驚人。

③清新俊逸的語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5)李白的地位與影響

李白是時代的驕子,壹出現就震驚了詩壇;中晚唐韓愈、李商隱等詩人都對他推崇不已;宋以後,論詩者皆“李杜”並稱。在後人心目中,李杜為千古詩壇兩顆巨星。

李白對後世的影響,首先是他詩歌中所表現的人格力量和個性魅力,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那種個體人格意識受到正統思想壓抑的文化傳統中,李白狂放不羈的純真的個性風采,其獨立之人格,凜然之風骨,瀟灑之風神,無疑有著巨大的魅力,閃爍著絢爛的光輝。他的詩歌的豪放飄逸的風格、變幻莫測的想象、清水芙蓉的美,對後來的詩人有巨大的吸引力。在中國詩歌史上,李白有不可更替的不朽的地位。

4、杜甫:是銜接唐詩巨大的轉變的偉大詩人。他的詩,被後人稱之為“詩史”。

《秋興八首》,可以說是杜甫晚年律詩中的精品。

(1)杜甫詩歌的主要內容:

①諷喻時事,表現對祖國的無比熱愛,《三吏》、《三別》、《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

②反映民生疾苦,表現對人民的深厚同情,《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

③揭露統治階級荒淫腐朽,表現詩人強烈的憎惡,《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麗人行》等。

寫景、詠物、懷友、描寫日常生活,浸透著人民的思想感情。

《登高》、《春夜喜雨》、《秋興》八首、《江畔獨步尋花》、《絕句》四首 、《月夜》 、《月夜憶舍弟》《夢李白》二首、《不見》、《登嶽陽樓》等

(2)杜詩的風格是沈郁頓挫:

沈郁,是感情的悲慨、壯大、深厚;頓挫,是感情表達的波浪起伏、反復低回。其感情基調是悲慨。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袞袞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首詩通過登高時的所見所聞所感,描繪夔州悲婉淒涼立體秋江圖,抒發了詩人獨自登臺所引發的無窮悲慨。情景兼勝,壹氣流轉。通篇對仗,句句合律。通首作對而不嫌其笨(施補華《峴傭說詩》)。風格沈郁頓挫,在這詩裏表現得十分明顯。詩中景的壯闊和情的淒清,形成詩的跌宕;開頭的飛揚和結尾的軟冷,又形成了詩情的頓挫和章法的頓挫。上述兩個方面,典型地體現出杜詩沈郁頓挫的風格特色。

這首詩通過敘寫無邊秋色、不盡長江以及詩人的孤苦形象,抒發了詩人萬裏悲秋的復雜感情,表現詩人博大胸懷和深沈隱憂。這首詩不但工對整飭,壹氣流轉,情景交融,氣勢磅礴,境界雄渾,風格沈郁,而且語言凝練,字字精當。被譽為“曠代之作”(胡應麟《詩藪》)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十四字含有他鄉作客、萬裏作客、經年作客、潦倒作客;深秋登高、獨自登高、多病登高、暮年登高等多層可悲之意,義豐詞約,概括性極強。

(3)作品:《春夜喜雨》“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

《春望》“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望嶽》“會當淩絕頂 壹覽眾山小”

(4)杜甫的地位和影響:“詩聖” 是壹位集大成的詩人,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

(三)中唐詩歌

(壹)白居易(新樂府運動的代表)

1、白居易,字樂天,晚年自號香山居士,卒謚“文”,後人又稱為“白文公”。

以四十四歲(815)貶江州司馬為界,白居易壹生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兼濟天下”是其主導思想,創作不少諷諭詩。後期“獨善其身”是其主導思想,創作了感傷詩、大量閑適詩、雜律詩。

2、白居易的詩歌理論

A、為時為事而作的創作原則。

B、諷諭美刺的創作要求。

C、著誠去偽的創作態度。

D、關於形式和內容的關系。(內容為“根情”、“實義”,形式為“苗言”、“華聲”。)

3、創作:(諷喻、感傷、閑適、雜律)

(1)諷喻詩:《秦中吟》及《新樂府》五十首。

(2)感傷詩:最廣為傳誦的是敘事長詩《長恨歌》和《琵琶行》。

《長恨歌》的藝術特色

A、生動完整的故事情節,全詩以“長恨”為中心,以李楊的悲歡離合為線索來結構情節,前半寫實,後半想象,情節曲折跌宕,具有強烈的浪漫主義的色彩。

B、全詩無論是寫實還是虛擬,字裏行間都帶有濃郁的抒情氣氛,把敘事、抒情、寫景融為壹體,註重意境的創造。

C、詩行整飭,語言精美流暢,用韻諧和,聲韻婉轉優美。

《賦得古原草送別》“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顧況)

(二)其他新樂府詩人

1、劉長卿:存詩五百余首,五律居多,自稱為“五言長城”,與錢起並稱“錢劉”,代表作有《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送靈澈上人》等。

2、韋應物:曾任左司郎中,人稱韋左司,又任江州刺使、蘇州刺使,亦稱韋江州、韋蘇州。唐代山水田園詩人中,王、孟、韋、柳並稱。《觀田家》、《滁州西澗》為其代表作。有《韋蘇州集》。

《滁州西澗》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3、大歷十才子:以錢起、盧綸成就較高。錢起被公認為十才子之首,盧綸以邊塞詩著稱,《塞下曲》六首為其名作。

4、韓孟詩派:韓愈和孟郊是詩派的領袖,此外還有賈島、盧仝、姚合以及張籍、王建、李紳、李賀、李翺、皇浦湜等。

(1)理論主張和美學追求:

① “不平則鳴”與“筆補造化”

②崇尚雄奇怪異之美: 崇尚雄奇怪異之美,既是韓愈、孟郊的詩歌理論主張,又在創作中努力實踐它。形成韓孟詩派“奇崛險怪” 的風格。

(2)韓愈:字退之。謚曰“文”,故有“韓昌黎”、“韓吏部”、“韓文公”之稱。

有《昌黎先生集》。韓愈“以文為詩”的特色。

(3)孟郊:以苦吟(“寒”語)著稱,註重煉字煉句,追求構思的奇特超常。所做多五言古體。 作品:《遊子吟》“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後人評價孟郊:“郊寒島瘦 ” (蘇軾《祭柳子玉文》)

“東野窮愁死不休,高天厚地壹詩囚。”(元好問《論詩絕句》)

(4)賈島:亦以苦吟著稱。“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題李凝幽居》)以“兩句三年得,壹吟雙流淚”(《送無可上人》詩註)而自豪。還有“長江人釣月,曠野火燒風”(《寄朱錫珪》)等名句。

5、劉禹錫(“詩豪”):與柳宗元稱‘劉柳’,晚與居易為詩友,號‘劉白’。最為人稱道的就是他的詠史懷古之作。

《竹枝詞其壹》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6、柳宗元:創造出峻潔、澄澈的境界。沈郁悲涼的基調。

作品:《江雪》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7、李賀( “詩鬼” “鬼才” ):

(1)李賀詩集:清代王琦選輯歷代評、註,編撰《李長吉歌詩匯解》。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年出版《李賀詩歌集註》。

(2)李賀詩歌的內容:

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富有藝術個性的詩人之壹,李賀詩多為樂府歌行。充滿傷感的意緒和幽僻怪誕的個性特征。

(3)詩歌的特色:浪漫主義

8、元稹

寫作新題樂府十二篇,其中以反映農民痛苦生活的《田家詞》最著名。與白居易壹起形成了新樂府高潮。詩風淺切平易,世稱“元白體”或“元和體”(貞元、元和年間的新樂府)。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韋叢)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薛濤)

9、李紳《憫農》其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四)晚唐詩歌

晚唐政局動蕩,危機四伏,詩歌中籠罩著哀婉感傷的情調。杜牧、李商隱是這壹時期的代表。李商隱以富有藝術特色的《無題》詩蜚聲詩壇,杜牧的感懷傷世之作豪爽俊逸,意境深遠。李、杜二人齊名,有“小李杜”之稱。晚唐深刻的社會矛盾同時促進了壹個現實主義詩派的形成,代表詩人有皮日休、聶夷中、杜荀鶴等,他們直接繼承了新樂府運動的傳統,寫出了壹批揭露黑暗統治、反映人民苦通俗讀物刺激物優秀詩篇。

1、杜牧:字牧之。晚年居祖父樊川別墅,著有《樊川詩集》四卷。最出色的是其懷古詠史詩。杜牧詩最受人重視的是寫景抒情七絕。杜牧的詩眾體兼備,內容豐富,情調豪放爽朗,風格清新俊逸。 作品:《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壹》

長安回望繡成堆 山頂千門次第開 壹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杜牧的詩以俊爽豪宕、雄姿英發的風格卓立於晚唐詩壇,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杜樊川詩雄姿英發,李樊南詩深情綿邈。”

2、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有《李義山集》。朦朧詩境。

作品:愛情詩:《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壹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壹弦壹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枉然。

《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二、唐代散文古文運動

詩歌之外,唐代的散文、小說等文學樣式也有重要的發展,齊梁以來柔靡浮艷、形式呆板的駢文曾是文學發展的障礙。武則天時,陳子昂倡導詩文改革;唐玄宗時,蕭穎士、李華、元結等人開始寫古體散文,開古文運動的先聲;其後,韓愈、柳宗元等人發動了古文運動,即在文體、文風和文字諸方面進行全面革新。他們反對駢文,要求 “唯陳言之務去“、”文從字順各識職“,並且身體力行,在貫徹自己的文學主張,寫出了許多內容充實、文辭古樸的散文,結束了駢文長期經濟文壇的局面,散文成為壹種新的文學體裁獨立於文壇。

(壹)唐代古文運動

(1)古文運動的社會背景

安史之亂後,世風日下,藩鎮割據,吏治腐敗,民貧政亂,面對嚴峻的局面,壹部分士人懷著強烈的憂患意識,慨然奮起,參政議政,思欲變革,以期王朝中興。伴隨著強烈的中興願望,是復興儒學的思潮。韓愈、柳宗元將復興儒學的思潮推向高潮。由此而觸發了文體文風改革。

(2)關於“古文”的概念

講究對仗、藻飾、用典和聲律的駢文發展到唐代,已統治文壇400多年,其華美的形式往往成了表達思想、反映現實的障礙。所謂“古文”,乃是指先秦兩漢盛行的散文,它以質樸自然、散行單句為特點,是與魏晉以來的以浮華誇飾、對仗駢偶為特點駢文即“時文”相對的稱謂。

(3)韓愈、柳宗元的古文理論

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韓愈、柳宗元提出了更為明確、更具有現實針對性的古文理論。主要主張是:

其壹,“文以明道”、“文以載道”,文道合壹,以道為主。這是韓、柳古文運動理論的核心。

其二,加強修養,為文養氣。

其三,反對因襲,強調創新。

其四, 反映現實,“不平則鳴”。

其五,陳言務去,文從字順。

(二)韓愈的散文:

(1)論說文,《師說》等重在宣揚道統和復儒思想,少文采,但反映現實,揭露矛盾,有壹種反流俗、反傳統的力量,行文中充滿強烈的情感。

(2)雜文,《雜說》等冷諷熱嘲,議論犀利,短小精悍,構思精巧,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如《馬說》。

(3)傳記、碑誌 長於敘事狀物,敘議相生。人物描寫栩栩如生,有的近乎用小說筆法。如《張中丞傳後敘》、《祭十二郎文》等。

(三)柳宗元的散文

(1)柳宗元的雜文有兩個特征:

壹是正話反說,借問答體抒發自己被貶被棄的壹腔憂憤。

二是巧借形似之物,抨擊政敵和現實。《三戒》等寓言結構短小且極富哲理,其傳記文和抒情文也有不少佳作。

(2)山水遊記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也是作者悲劇人生和審美體驗的結晶。由意在渲泄悲情到藝術的表現自然,將悲情沈潛於作品之中,形成了柳宗元山水遊記“淒神寒骨”之美的特色。其代表作是《永州八記》。這是作者被貶永州為司馬,於元和四年、七年先後兩次遊歷永州西山所寫的八篇遊記。

(四)晚唐散文:其代表作家有皮日休、陸龜蒙、羅隱等人。

三、唐代傳奇與變文

唐代中後期城市經濟繁榮,產生了與此相適應的傳奇小說。唐傳奇多取材於現實生活,而且是文人有意識的文學創作。中唐是傳奇小說的極盛時期,著名作品有沈既濟的《枕中記》、李公佐的《柳毅傳》和《南柯太守傳》、元稹的《鴛鴦傳》等。唐傳奇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古代短篇小說發展到新的階段。

俗講和變文是隨著佛經的大量翻譯流傳發展起來的。俗講本是僧徒用通俗語言夾敘夾唱講佛經故事的形式,後來壹些民間藝人利用這種形式講唱民間故事和歷史故事。人們將唐代俗講僧和民間藝人講說故事的底本,叫做變文。存世的變文發現於敦煌,有《降魔變文》、《伍子胥變文》等。

(1)“傳奇”:即唐代短篇文言小說。“傳奇”始見於元稹《鶯鶯傳》。

(2)唐傳奇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時期:

①初、盛唐為發軔期,也是由六朝誌怪到成熟的唐傳奇之間的壹個過渡。代表作家、作品有王度《古鏡記》、無名氏《補江總白猿傳》、張鷟《遊仙窟》;

②中唐為興盛期,傳奇題材由神怪逐漸轉向現實生活,藝術成就較高。代表作家、作品有陳玄祐《離魂記》、沈既濟《枕中記》、陳鴻《長恨傳》、白行簡《李娃傳》、元稹《鶯鶯傳》、李公佐《南柯太守傳》、李朝威《柳毅傳》、蔣防《霍小玉傳》;

③晚唐為衰落期,作品數量有增無減,但質量下降。但另壹特點是出現了大批傳奇專集代表作家、作品牛僧儒《玄怪錄》、李復言《續玄怪錄》、裴铏《傳奇》、杜光庭《虬髯客傳》。

(3)、代表作品:

愛情婚姻題材:蔣防的《霍小玉傳》、白行簡的《李娃傳》、元稹的《鶯鶯傳》以及李朝威的《柳毅傳》、沈既濟的《任氏傳》等;

(4)傳奇的影響

①許多傳奇作品成為元、明、清三代戲曲的重要題材來源。

《鶯鶯傳》——董解元《諸宮調·西廂記》、王實甫

《西廂記》以及李日華《南西廂》

②對後世小說(包括文言小說和白話小說)也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