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間乞食》(選自《孟子-離婁下》)壹文中,註釋④“良人,古時妻子對丈夫的稱呼”。此註釋,初看,確實可信,但仔細思考,我們覺得此註釋值得商榷。經檢查,我們發現“良人”壹詞,古時不僅僅只表示“妻子對丈夫的稱呼”,實際上它的意義很多。首先.“良人”作為兩個單音詞.可以表示“賢者,善良的人”。如《詩-大雅·桑柔》:“維此良人,作為式轂”、《詩·秦風· 黃鳥》“彼蒼者天,殲我良人。”毛傳:“良,善也”、又《莊子· 田子方》:“昔者寡人夢見良人”、晉潘嶽《西征賦》:“簡良人以自輔,謂斯忠而鞅賢。”此四例中“良人”皆為“賢者,善良的人”之義。“良人”表示這壹義項時,“良”“人”都是成詞語素,兩者合用為詞組來表示該意義。其次,“良人”也可以表示“平民”,主要指的是身家清白、有人身自由的壹般百姓。如:《後漢書-酷吏傳·董宣》:“陛下聖德中興,而縱奴殺良人,將何以理天下乎?”《三國誌·魏誌·齊王芳傳》:“官奴婢六十已上,免為良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