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也稱"夏"、"諸夏",又稱為"華"或"諸華"。"夏"在羌語和藏語中都是"偉大、強大"的意思,可見華夏民族的源頭,幾千年來漢族在晉,燕,秦,齊,吳,越,楚等國的基礎上構成了燦爛的華夏文化,又與***同生活繁衍在這片神州大地的少數民族同胞們構成了偉大的中華文化。
華夏壹詞最早見於周朝《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華夏又稱中華、中夏、中土、中國。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復,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如《左傳》定公十年載孔子語雲:"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裏的"華"亦即"夏"。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在甲骨文中,華這個字的地位非常崇高。
大約從春秋時代起,我國古籍上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族"。漢族的祖先黃帝和炎帝在中原為取得祭天之權壹決勝負,後人稱為阪泉之戰,黃帝勝,炎黃聯盟初具雛形。後來他們在涿鹿之戰中打敗了東夷集團的九黎族首領蚩尤,把聯盟勢力擴大至今日的山東境內。後又以黃帝部和炎帝部為主體,與山東境內的部分東夷部落組成了更龐大的華夏聯盟。前2100~前770年黃河中下遊黃帝集團的後裔先後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
漢族於先秦時自稱華夏,從漢朝開始又逐漸出現"漢"的自稱。因此,華夏族有了另壹個名字:漢。原先的稱謂"華夏"並沒有消失,而是成為了漢文化的代稱,是中國的以前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