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銅是人類最早生產和使用的金屬之壹,在化學反應中銅元素可表現為0、+1、+2價。Ⅰ.(1)在西漢古籍中曾有

銅是人類最早生產和使用的金屬之壹,在化學反應中銅元素可表現為0、+1、+2價。Ⅰ.(1)在西漢古籍中曾有

Ⅰ(1)Fe+Cu 2 + ==Fe 2 + +Cu?(2分)?

(2)AC?(各1分,***2分,選錯不得分)

Ⅱ(3)幹燥氣體(或吸收混合氣體中水蒸氣)(2分)

(4)O 2 (2分) 0.00500(2分)

(5)3CuSO 4 3CuO+2SO 2 ↑+SO 3 ↑+O 2 ↑(2分)

(6)①裝置內部有氣體滯留,氣體吸收不完全;②稱量造成的誤差;③讀數造成的誤差;④導管中有水殘留導致氣體體積誤差。(2分,答案合理均可給分)

試題分析:Ⅰ(1)鐵與硫酸銅發生置換反應,離子方程式為Fe+Cu 2 + ==Fe 2 + +Cu

(2)A、鋅銅原電池中鋅比銅活潑,作負極,銅是正極,正確;B、用電解法精煉銅時粗銅作陽極,發生氧化反應,陰極有純銅析出,錯誤;C、鍍銅時銅與電源正極相連,作陽極,發生氧化反應,陰極上有銅析出,達到鍍銅目的,正確;D、銅作陽極時壹定溶解,錯誤,答案選AC;

Ⅱ(3)D裝置是吸收混合氣體,所以C裝置是幹燥混合氣體,防止水進入D中;

(4)根據硫酸銅的元素組成,及該氣體不溶於水判斷還有O 2 生成;其物質的量是0.112L/22.4L/mol=0.005mol,所以硫酸銅分解的產物有氧化銅、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氧氣,其化學方程式為3CuSO 4 3CuO+2SO 2 ↑+SO 3 ↑+O 2 ↑,由此可知,生成SO 3 為0.005mol;

(5)根據(4)可知裝置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CuSO 4 3CuO+2SO 2 ↑+SO 3 ↑+O 2 ↑

(6)本實驗中可能造成誤差的因素是①裝置內部有氣體滯留,氣體吸收不完全;②稱量造成的誤差;③讀數造成的誤差;④導管中有水殘留導致氣體體積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