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菔讀什麽

菔讀什麽

菔讀音 fú

部首 艹

總畫數 11畫

筆順 橫、豎、豎、撇、橫折鉤、橫、橫、橫折鉤、豎、橫撇/橫鉤、捺

字義及出處:

〔蘆菔〕蘿蔔。《說文?_部》:“菔,蘆菔,似蕪菁,實如小_者。”

《後漢書?劉盆子傳》:“掘庭中蘆菔根,捕池魚而食之。”

兵器袋。《集韻?屋韻》:“菔,刀劍衣。”

宋 方嶽 《春盤》詩:“萊菔根松縷_玉,蔞蒿苗肥點寒綠。”?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壹·萊菔》:“萊菔乃根名,上古謂之蘆_,中古轉為萊菔,後世訛為蘿葡。”

清 方文 《中秋日張東圖見枉小飲有作》詩:“相將延頸蟾蜍魄,何以充庖萊菔根。”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申集上_字部菔 ·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8

《唐韻》蒲北切,音匐。蘆菔也。魯人名_?,秦人名蘿蔔。《後漢·劉盆子傳》時掖庭中,宮女猶有數百千人,自更始敗後幽閉殿內,掘庭中蘆菔根,捕池魚而食之。

又與_通。《爾雅·釋草》_,蘆_。《本草綱目》__。《註》_與菔同。

又《廣韻》房六切,音服。《韻會》蘆菔壹名來服,言來_之所服也。字亦與服通。《詩·小雅》象弭魚服。《箋》服當作菔。《周禮·素服註》服當作菔,刀_衣也。

說文解字

蘆菔。似蕪菁,實如小_者。從_服聲。 蒲北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