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胞漏瘡簡介

胞漏瘡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註解 附: 1 治療胞漏瘡的方劑 2 古籍中的胞漏瘡 1 拼音

bāo lòu chuāng

2 註解

胞漏瘡 病名。指陰囊處起粟作癢,破流脂水,甚至腫痛,反復發作,纏綿不愈的疾病。出《外科啟玄》卷七。相當今之慢性陰囊濕疹。多由肝經濕熱下註引起,治宜清肝利濕,可內服龍膽瀉肝湯加減,外搽黃柏散或蘇葉研細外敷。久治不愈宜加化瘀和絡之品:當歸、川芎、地龍等。

治療胞漏瘡的方劑 黃柏散

兒茶2錢,上片1分。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胞漏瘡。用法用量:擦。摘錄:《外科真詮》卷上《聖惠》...

紫金散

運,頭旋中風口噤;敗血停積,攻刺腰痛;赤白帶下,胞漏。用法用量:婦人室女月水不調,久閉羸瘦,蘇木煎湯...

阿膠散

(微炒)。制法:上為細散。功能主治:傷寒下唇內生瘡,蟲蝕下部,疼痛,或時泄痢。用法用量:每服2錢,...

更多治療胞漏瘡的方劑

古籍中的胞漏瘡 《外科啟玄》:[卷之七]胞漏瘡

胞漏瘡\p04a55a99.bmp此瘡乃肝經濕熱所致。外胞囊上起窠子作癢。甚則滴水。濕其...

《瘍醫大全》:[卷二十四前 *** ]胞漏瘡門主論

,外胞囊上起窠子作癢,甚則滴水,濕透中衣,名曰胞漏瘡。(《啟玄》)又曰∶又有楊梅瘡毒結於此,以致腎...

《醫心方》:[卷第二十二]妊婦禁食法第三

仁及熱飴,破損傷子。又雲∶勿以炙雀並大豆醬食,令胞漏,使兒多。又雲∶勿飲酒,多食雀肉,使子心淫精亂。...

《丹溪手鏡》:[卷之下]婦人胎產(二十八)

喧,此谷氣之實也,以發煎導之。少陰滑而數,陰中必瘡。少陰脈弦,白腸必挺核。少陰脈浮而緊,緊則疝瘕,...

《證類本草》:[卷第六]幹地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