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祭祀的日子可以燒香嗎
忌祭祀的日子可以燒香嗎?很多信佛的人每天都需要燒香拜佛來讓自己內心平靜,燒香拜佛也算是民間的壹種風俗了,但日歷上有著壹個忌祭祀的日子。壹起來看看忌祭祀的日子可以燒香嗎吧。
忌祭祀的日子可以燒香嗎1忌祭祀就是不適合祭祀的意思,祭祀是華夏禮典的壹部分,是儒教禮儀中主要部分,禮有五經,莫重於祭,叮以事神致福。
但可以上香,因為佛菩薩是大成就者,大慈大悲,法力無邊,如需供奉擺放,不需要選日子、挑時辰、看風水、定方向的,“壹佛破萬煞”,不受任何限制的。
燒香拜佛講究和禁忌——進廟
寺廟裏都會有很多道門,只有正中間的三道門才是香客進出的。左門為生門,進廟時需要從左門進;右門為死門,出來時則走右邊的門;中間的為空門,香客不可通過,僅供出家之人通過。
燒香拜佛講究和禁忌——時間
我國的民俗是在初壹、十五燒香拜佛,而在佛教的傳統裏,每天都適合燒香拜佛。如果要去寺廟燒香拜佛,壹定要在白天早上去,如果是在家裏,白天晚上都可以。在燒香拜佛時祈願,則需堅持三年才會顯得有足夠的誠意,且中間不能間斷。
燒香拜佛講究和禁忌——燒香姿勢
壹般來說,我們慣用右手做日常的事情,如殺雞剖魚等,會沾染到不潔凈的東西,而佛門講究清靜,所以為表我們的虔誠,燒香時應用左手拿香,如果是左撇子,則反之。點香時香越旺越好,並且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住,接著將香高舉過頭頂作揖後再叩頭,最後將香插在香灰裏。
想要給家裏布置壹個好的風水環境,擋住那些煞氣。風水大師建議家裏掛壹個趨吉避兇、招財進寶的五帝錢。五帝錢是最適合用於鎮宅、旺福的。不管對風水的任何沖煞、催財、平安…方面,都有非常好的避兇趨吉效果。紅色寓意喜氣、成功、忠勇,被視為能夠驅邪化煞,而五帝錢力量強大,配合大紅色的中國結法力無邊。能從根本上改善財運不足的先天命理,催旺後天財運,助妳財源廣開,財路攀升。
忌祭祀的日子可以燒香嗎2上香的風水禁忌和習俗
衣冠整潔
燒香拜佛是非常虔誠的事情,也是對佛祖起碼的尊重,所以在燒香拜佛的時候壹定要穿戴整潔,不能衣冠不整,這樣不僅不會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也是對佛祖極大的不尊重。 如果知道第二天要燒香拜佛,那麽在頭天晚上就要凈身,把自己打扮的幹凈整潔壹點,不要穿多麽華麗的衣服,只要保持幹凈整齊,不穿太過誇張的服飾即可。
吃飯前上香
上香壹定要在吃飯之前上香,如果等自己吃飽了再給神佛上香的話,這是很不禮貌的事情。因為神佛也不願意吃人家的剩飯啊。所以在上香之前先別吃飯,花壹點時間先給神佛上香了,那麽接下來就可以吃飯了,同時剛剛上的香也還在燃燒。這樣不僅氣氛很好,同時也是對神佛的壹種尊重。
上香前搞好神臺衛生
壹年之中,上香的日子其實也不多,所以很多家庭的神臺其實都已經積滿了灰塵。在家裏給神佛上香之前,需要知道的就是最好把神臺給收拾幹凈再上香。就算是人吃飯事情也會先抹幹凈壹下自己的桌子,神佛自然也是不願意在積滿灰塵的地方吃飯的。所以先打掃幹凈神臺,才可以對神佛和自己更有好處。
燒香步驟
燒香拜佛時,信眾取香三枝,在燈火中點燃,拿在手裏,走到佛前,心要恭敬誠懇。面對佛像,恭敬站立,兩手舉香,用壹顆純凈的心向佛,心中可默念所求,望佛能夠聽到。舉香時,手如問訊狀。 兩手之食指及中指夾著香腳,兩大拇指抵住香腳之尾端。香要拖穩。將香平舉至眉間,與眉平齊,雙目凈觀佛像莊嚴,眼觀鼻,鼻觀心。誠信想妳心中所求。將香放下,右手拿香腳,左手插香,兩香間距離為五分。註意上香的時候不要跨過面前的蒲團,不然被視為不敬。
碑不能亂動
在很多地方,墳墓都有豎碑立碑的習慣,這既是對先人的壹種尊重,有時也是風水學上的壹個傳統做法。如果說先人的骨灰或骨頭是連接地氣龍脈的所在之處,那麽,這個碑就好比手機的天線,是天地溝通的壹個介質,壹個重要環節。 所以,妳說這個碑重不重要。正因為這個碑如此重要,在拜祀時,切莫亂動這個碑的朝向。適當進行清潔或護理即可,不能亂改其朝向,如果壹直都平安順利,沒有什麽大事的話。
掃墓時不可嘻笑怒罵
因為墓地是故人的安居之所,不可跨過墳墓及供品,大聲喧嘩、嘻笑怒罵,汙言穢語。這樣做不單只對自己的先人不尊敬,更且對附近的靈體構成滋擾,更不能踐踏別家墳墓或對墓穴設計評頭品足,會被視之為褻瀆。在墓地最好不要照相,無論是掃墓者自身合影,還是掃墓者與墓地合影。更忌諱照相時將其他墳墓拍進鏡頭。
常規順序不可反
掃墓祭祀是有個先後順序的,許多年紀大的老人都會相當註意這點。壹般都是先把墓園或墓地打掃幹凈然後才是祭祀。由於祭祀是相當講究風水和禮節的,所以先後順序盡可能不要出現差錯。先後順序如下: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送別。拜祭要分先後次序,依次為:父親、母親、長男、長女、次男、次女……余此類推。拜祭完畢後,祭品讓祖先祝福過,眾人可食取祭品。
忌祭祀的日子可以燒香嗎3去寺廟燒香拜神時這些禁忌需要記住
道教認為香可以聞達十方無極世界,燒香可以溝通天地,是連接凡人與神仙的橋梁,“香自誠心起,煙從信裏來。壹誠通天界,諸真下瑤階。”燒香是供奉神明最直接的表現形式,每天早晨,值殿的道士會為道觀裏的每壹尊神像虔誠地獻上三炷清香;高功法師在進行度亡科儀時,點燃清香可以攝召亡魂、救度幽靈:“以此真香攝召請,當願亡者悉遙聞。仗憑三寶力加持,此日今時 來赴會”;而對於普通信眾來說,燒香可以祈禱許願,希望神明保佑身體健康、事業有成、婚姻順利等等。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在道觀燒香作為壹種莊嚴的宗教行為,我們不單單要保持壹顆虔誠的內心,另外有許多的“禁忌”需要遵守,千萬不能冒犯。
在拜神時壹般燒三炷香,這是為了祀奉三清尊神,三清是道教神仙體系裏地位最高的三位神明,他們分別為: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在點香時,如果遇到明火,切不可用嘴去吹滅。在道教典籍《雲笈七簽》中有如下說明:“太上教曰:夫燒香,不得以口嚙香,靈禁至重。《登真隱訣》曰:夫朝奏之時,先烈火豐香,使壹舉便到了,不宜綿綿翳翳。”燒香是把自己的.願望向神明傳達的,如果用嘴吹香,口中的濁氣對神明不敬。最好用左手上香,三炷香依次插在香爐裏,註意間隔不要超過壹寸寬,以表示“壹寸”誠心。
去道觀燒香壹般是每月的初壹十五,然而在道教有壹個“戊不朝真”的禁忌,意思就是說在每月的戊日,道觀裏不可以焚香、誦經、朝真,不能使用法器,也不進行齋醮科儀等。“戊日”指的是“六戊”,即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戍六日,“戊不朝真”在道教的多部文獻裏都有記載,如《玄都律文》中規定:“戊辰,戊戌日不得頌,正心守壹念道,眼無妄視,口無妄言,心無妄念,耳無妄聽,違律奪算五十。”《道法會元》中記載:“法官及道士、俗人,六戊日而燒香、進章、上表、關申天曹者滅身。知而故犯者,殃及九祖,風刀萬劫不原,非配者滅三等。”
道教之所以有“戊不朝真”的禁忌,乃是因為戊處中宮,在五行中屬土,是古代皇權的象征。《抱樸子》中記載:“天地逢戊則遷,出軍逢戊則傷,蛇逢戊不進,燕逢戊不銜泥”。所以戊日不可動土,動則沖犯了禁忌。後來道教將“戊日”列為不可以燒香誦經的日子,也是修行的道士們難得休息的日子。如果準備去道觀燒香,先查壹下黃歷是不是戊日再出門。
燒香許願是壹種表達內心期望的行為,正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當人們在道觀的殿裏燒香拜神的時候,神明在供桌上方三尺的地方看著妳,假如妳誠心的祈願,神明會幫助妳達成願望。但是有壹些願望千萬不可以許,如禍害他們的願、與神明做交易的願等等,因為這樣不但不會靈驗,還有損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