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山海經》第壹卷(南山經)南山壹經

《山海經》第壹卷(南山經)南山壹經

突然想看《山海經》了,於是從網上買了壹本書,感覺寫的也不錯,於是想整理下來,供大家壹起學習。我是被其中的奇異珍獸吸引,首先來介紹壹下本書吧:

本書是中國先秦古籍,成書於戰國時期初期,與《易經》、《黃帝內經》並稱為 上古三大奇書 。包含著關於上古地理、歷史、神話、天文、動物、植物、醫學、宗教以及人類學、民族學、海洋學和科技史等方面的諸多內容,是壹部上古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書中的內容、作者已經無法考究,所述年代可能是距今幾萬甚至幾十萬了,裏面的靈獸也許真實存在過吧。

譯文

南山經中的第壹列山系,名叫鵲山。鵲山的首座山,名叫招搖山。它緊靠西海,山上長有許多桂樹,還有許多金子和玉。山中有壹種草,形狀像韭菜,開著青色的花,名字叫祝余,人吃了它,就不會感到饑餓。山中還長有壹種樹,形狀像構樹,樹上有黑色的紋理,開的花能發光,可以照亮四周,他的名字叫迷轂(gǔ)。山中有壹種野獸,長得像獼猴,但是耳朵是白色的,趴著身子走路,還能像人壹樣直立行走,它的名字叫狌狌(xīng),人吃了它的肉,能夠跑得更快。麗(jǐ)水發源於招搖山,向西流入大海,水中有許多育沛,把它佩戴在身上,就不會患上由寄生蟲引起的病了。

譯文

再向東三百裏有座山,名叫堂庭山,山中生長著許多棪(yǎn)木,生活著許多白猿,還有許多水晶和黃金。

譯文

再向東三百八十裏有座山,名叫猿翼山,其中有許多怪獸,水中有許多怪魚,很多白玉,很多蝮蟲,很多怪蛇,很多怪木,人不可以攀巖上去。

譯文

再向東三百七十裏有座山,名叫杻(niǔ)陽山。山的南邊有很多赤金,山的北面有很多白金。山裏有壹種獸,形如馬,身上有老虎壹樣的花紋,而且還有紅色的尾巴,發音就像唱歌壹樣,它的名字叫作鹿蜀,佩戴它皮毛能夠福延子孫。水中生有很多黑色的龜,形狀像烏龜,腦袋像鳥,尾巴與蛇的尾巴相似,這種動物叫作旋龜,它發出的聲音就像劈木頭壹樣,佩戴它可以防止耳聾,還能醫治手腳的老繭。

譯文

再向東三百裏有座山,叫作柢(dǐ)山,柢(dǐ)山有很多水,山上沒有草木。山中有壹種魚,形狀像牛,生活在丘陵之上,有蛇壹樣的尾巴,有翅膀,長於脅下,叫聲如留牛壹樣,它的名字叫作鯥(lù),冬眠夏醒,吃了它的肉,人就不會再長毒瘡了。

譯文

再向東四百裏,有壹座山,叫作亶(dǎn)爰(yuán)山。山裏多水,沒有草木,人們不能攀巖上去。山裏有壹種獸,形狀長得像山貓,頭上有發,這種獸叫作類,它壹身兼有雌雄兩性,人吃了它的肉,就不會嫉妒。

譯文

再向東三百裏有座山,叫作基山。山的南面有許多玉石,北面長有很多怪木。山中有壹種獸,形狀如羊壹樣,有九條尾巴、四只耳朵,眼睛長在背上,它的名字叫猼(bó)訑(tuó),佩戴上它的毛皮,人就會無所畏懼。山中有壹種鳥,形狀像雞,卻有三個腦袋、六只眼睛、六條腿、三只翅膀,它的名字叫作?(chǎng)? (fū),人吃了它的肉,就不想睡覺了。

譯文

再往東三百裏有座山,叫作青丘山。山的南面有很多玉石,山的北面有許多可做青色顏料的礦物。山中有壹種野獸,形狀像狐貍,長有九條尾巴,發出的聲音就像嬰兒的啼哭聲,能吃人,人吃了它的肉,就不會受毒氣侵襲。山中有壹種鳥,形狀像鳩(jiū),叫聲像人們大聲斥罵的聲音,這種鳥的名字叫灌灌(guàn),把它的羽毛佩戴在身上,人就不會迷惑。英水發源於青丘山,向南流入即翼澤。英水中有很多赤鱬(rú),形狀和語類似,長著人的臉,發出的聲音就像鴛鴦鳴叫壹樣,人吃了它的肉,就不會生疥瘡(jiè chuāng)。

譯文

再向東三百五十裏,有座山叫作箕(jī)尾山。山的尾部坐落於東海海邊,山上多沙石。汸(fāng)水發源於此山,向南流入淯(yù)水,汸(fāng水之中有很多白玉。

譯文

總計鵲山這個山系,從第壹座山招搖山算起,壹直到箕(jī)尾山為止,總***有十座山,長度二千九百五十裏。每座山的山神形狀都是鳥身龍頭。祭祀山神的儀式是:把帶毛的動物和壹塊玉璋(zhāng)壹起埋入地下,用糯米作為祭神用的精米,用白茅作為草席鋪在山神座下。

總結

高清圖: /jackwei/gsa8a2/vv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