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昆陽鄉的潘氏大宗祠

昆陽鄉的潘氏大宗祠

據《永嘉縣誌》載:潘氏出自姬姓,以邑為氏,或以國名為氏。其後裔主要繁衍於今安徽、江蘇、浙江壹帶,望出滎陽、廣宗、豫章等群。先期遷居永嘉潘氏有三支:潘北璣,於唐玄宗天寶年間(743-755),自青田遷來昆陽村;潘殷理,自青田入贅縣城(今鹿城區)東門外潦波潭夏氏,自北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遷來下寮村;潘填,宋室南渡時,自金華雙溪遷來嶺頭村。

潘氏遷居昆陽後,安居樂業,家族富庶,人丁興旺,至今已有49世,其分支遍布浙南各地。經過壹代又壹代的艱苦經營,村落充分發育,住宅、田園、宗祠、廟宇、書院、亭閣、石塔、橋梁、道路、水渠之類,凡農耕社會所應有的多類建築,壹應俱全。可惜的是,因時代的變遷,風雨的剝融,人為的變易,古建築所剩無幾了。

惟有昆陽潘氏大宗祠,可作為古代農耕文明的珍貴遺產。據《昆陽潘氏宗譜》載,昆陽宗祠是九世主潘天立(世稱美公),登景福進士弟,後返鄉歸隱,主持修建宗祠。至明洪武年間改建,其建築莊嚴,氣勢恢宏,造型獨特,構築精致,實屬溪山壹代風流。 2003年11月,清華大學教授、著名鄉土建築專家陳誌華來昆陽調研。壹到昆陽村口,看到大片鱗次櫛比的灰墻黛瓦的老民宅,驚嘆不已。他說,在這樣的深山嶴底,竟有這樣大的村落,若在北方,是縣城,最大縣城!立即下車拍攝。

他還巡視了潘氏大宗祠,指著東廊的拱鬥,舉起大拇指,贊道,這是楠溪江流域未見過。又興致勃勃地觀察民居,從西村轉到東村,壹路稱道。他看到老木屋的頹敗,現代洋房的侵占,感到十分痛惜他說,我晚來10年了!

2004年陳教授著作《楠溪江上遊古村落》出版,書中對昆陽古村有很高的評語:“我於2002年11月底,特地到昆陽去了壹趟,那是個交通商貿發達的大鎮,很有氣派。鎮上有潘氏大宗祠,規模宏偉。大批老住宅,規格也相當高。” 翌年,永嘉縣政府發文(《永政發[2003]1號文件》)批準昆陽潘氏大宗祠為縣第五批文保單位。鄉政府十分重視,立即建立昆陽鄉文物保護維修委員會,並籌備維修宗祠。經族人的努力,多方的支持,於2005年冬修建竣工。經修建後的宗祠,原貌依舊,古韻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