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夜宴了嗎? 現代葛優說過:“我泱泱大國以誠信為本!” 東漢王充講過:“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海嶽尚可傾,口諾終不移”的詩句。
近代魯迅先生說過:“誠信為人之本。” 弘壹大師說過:“內不欺已,外不欺人”。
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孟子曰:“誠,乃立於天人合壹與性善論之上,無道乃誠也。”
西方人說:誠信是最好的競爭手段。 中國人說:無信不立。
但見丹誠赤如血,誰知偽言巧似簧。 ——唐·白居易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樂府詩集》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俠客行》 海嶽尚可傾,口諾終不移.-----李白 凡作人貴直,而作文貴曲。
——明·袁枚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
2.有關誠信的詩句1.惟天下之至誠,為能化。《禮記·中庸》只有天下最真誠的心才能感化人。
2.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上》真誠,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誠,是為人處世之理。
3.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周易·家人》言:言談。物:實際內容。行:行為。恒:恒心。君子說話有根據,做事有恒心。
4.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語“顏回”孔子語》君子用行動來說話,小人則光說不做。
5.處己、事上、臨下,皆當如誠為主。明·薛瑄《讀書錄》衡量自己,服膺上級,領導下屬,都應當壹概以真誠為準則。
6.古之所謂正心而誠意者,將以有為也。唐·韓愈《原道》正心、誠意:使心思純正,意念真誠。將:打算。有為:有所作為。想有所作為,必須真心誠意。
7.文以行為本,在先誠其中。唐·柳宗元《報袁君陳秀才避師名書》文士以德行為修養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誠擺在首位。
8.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唐·韓愈《原道》想要在道德人品上進行修煉的人,首先要純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純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9.有能推至誠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則天地可動,金石可移。宋·蘇轍《三論分別邪正劄子》懷著極大真誠又勤勉地撰寫文章,就可以感天動地,使金石般堅固的東西也發生變化。
10.至誠則金石為開。《西京雜記》卷五至誠:極大的真誠。金石為開:像金石般堅固的東西也被感動了。謂真誠最能感染人。
擴展資料:
中西方誠信不同的地方:
由於社會制度和文化傳統的差異,中西方在誠信之道上,不同之處有:“原善說”與“原罪說”
中國人的誠信之道建立在“原善說”的基礎之上,儒家認為人類生而具有善性,具有仁愛的“良心”,只要通過自身修養即可求得誠信之道,認為誠信源於人類的“良知”。
西方的誠信之道則是建立在“原罪說”的基礎之上,基督教認為人類生而有罪,所以種種災難隨著原罪而來到人間。因此,只有相信上帝是萬物的終極真理,是至善的化身,是人類道德的最終根源。
著名神學家奧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e)認為,我們“只有照著信心而生活,而且我們只能夠這樣做,以我們的信心與祈禱,盼望那給我們以信心之上帝會幫助我們。”他認為信仰源於神。
奧古斯丁以《聖經》中的“誠信即智慧”為根據,宣稱信仰既高於理性,也高於知識,只有信仰才能給人類以真理,使人類道德完善。
參考資料:
您好!李白 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壹人,千裏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合下,白首太玄經。
其中“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贈汪倫
---李白
離思
--元稹
《錦瑟》
--李商隱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朱熹說:“誠者自然,信是用力,誠是理,信是心,誠是天道,信是人道”
4.關於誠信的古詩句●樹深不怕風搖動,樹正何愁月影斜。
明·佚名《增廣昔時賢文》深:指樹的根紮得深。比喻為人正直、行為端正,就什麽也不懼怕。
●無愧於事,不如無愧於身;無愧於身,不如無愧於心。清·石成金《傳家寶》為人處世最要緊的是問心無愧。
●鏡子明則塵埃不染,智明則邪惡不生。清·史襄哉《中華諺海》 能明辨是非,就能抑止邪惡行為的萌發。
●心術以光明篤實為第壹,容貌以正大老成為第壹。清·金纓《格言聯璧·持躬》謂為人要光明正大、忠誠老實。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唐·韓愈《原道》想要在道德人品上進行修煉的人,首先要純正自己的思想。
而要純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人之操履無若誠實。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錄》 操履:操守。誠實是人的最高品德。
●至誠則金石為開。《西京雜記》卷五 至誠:極大的真誠。
金石為開:象金石般堅固的東西也被感動了。謂真誠最能感染人。
●精誠所加,金石為虧。漢·王充《論衡·感虛》 精誠:真誠。
虧:虧蝕。只要真心誠意從事,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
●誠之所感,觸處皆通。宋·吳處厚《青廂雜記》 誠:真誠。
感:感觸。真誠能感動壹切。
●誠能體而存之,則眾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說》 實行並保存真誠的心,這是人生美好的源頭,行動美好的根本。
●金有壹分銅鐵之雜,則不精;德有壹毫人偽之雜,則不純矣。明·薛瑄《讀書錄·體驗》 喻私心雜念影響人之德行的精純。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明·王守仁《傳習錄》上 比喻修養品德必須培養好心性。
●人之生也直,心直則身直,可立地參天。明·王文祿《海沂子·真才》直:剛直,坦直。
立地參天:腳踏實地而高入雲霄。心地剛直:可以光明磊落地自立於世。
●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唐·孟郊《遊終南山》山中的隱士,自身純正,雖然艱險,心中也感到坦然。
●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唐·李白《古風三十二首》難為桃李顏:很難具有桃紅李白的鮮艷色彩。
比喻為人孤傲正直,不願以謅容媚色取悅權貴。
5.關於誠信的古詩1.惟天下之至誠,為能化。《禮記·中庸》
2.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上》
3.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周易·家人》
4.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語·顏回·孔子語》
5.處己、事上、臨下,皆當如誠為主。明·薛瑄《讀書錄》
6.古之所謂正心而誠意者,將以有為也。唐·韓愈《原道》
7.文以行為本,在先誠其中。唐·柳宗元《報袁君陳秀才避師名書》
8.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唐·韓愈《原道》
9.有能推至誠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則天地可動,金石可移。宋·蘇轍《三論分別邪正劄子》
10.至誠則金石為開。《西京雜記》卷五
6.關於誠信為本的古語或詩句精誠(莊子)敦厚周慎(後漢書)
篤誠(春秋左氏傳)敬業樂群(禮記)
養真(陶淵明)君子誠之為貴(禮記)
坦懷(六朝王儉)信者誠,誠者直(漢書)
澄懷(清.金曉)信為萬事本(唐.褚遂良)
德不孤(論語)誠者聖人之本(宋.周敦頤)
明則誠(論語)忠信所以進德也(易經)
誠則明(禮記)壹言九鼎(清.李綠園)
兄弟敦和睦,朋友篤信誠(唐.陳子昂)
君子履信無不居(漢.班彪)
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荀子》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
唯天下至誠為能化(論語)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後漢書)
待物莫如誠,誠真天下行(宋.邵雍)
誌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誠信者,國之寶也,民之憑也,天下之結也。
清·顧圖河: 百慮輸壹忘,百巧輸壹誠。
幫人要幫心,幫心要知心,知心要誠心。
宋·蘇軾: 成書在理不在勢,服人以誠不以言。
宋·周敦頤: 誠,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
誠召天下客,譽從信中來。
資治通鑒: 非信無以使民,非民無以守國。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民無信不立 ————孔子
===============================================
其他:
《論語》中的“信”觀念與個人修養問題
中華古籍誠信名言摘錄
誠信名言若幹
/2007-04/13/content_24598457.htm
來源:
7.關於誠信的古詩文1、陳太丘與友期 南北朝:劉義慶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後乃至。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文: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在中午,過了中午朋友還沒有到,陳太丘不再等候他而離開了,陳太丘離開後朋友才到。元方當時年齡七歲,在門外玩耍。
陳太丘的朋友問元方:“妳的父親在嗎?”元方回答道:“我父親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已經離開了。”友人便生氣地說道:“真不是人啊!和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別人先離開了。”
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正午您沒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孩子罵父親,就是沒有禮貌。”朋友感到慚愧,下了車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家門。
2、文侯與虞人期獵兩漢:劉向魏文侯與虞人期獵。是日,飲酒樂,天雨。
文侯將出,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將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壹會期哉!”乃往,身自罷之。魏於是乎始強。
譯文:魏文侯同掌管山澤的官約定去打獵。這天,魏文侯與百官飲酒非常的高興,天下起雨來。
文侯要出去赴約,隨從的侍臣說:“今天飲酒這麽快樂,天又下雨了,您要去哪裏呢?”魏文侯說:“我與別人約好了去打獵,雖然在這裏很快樂,但是怎麽能不去赴約呢?”於是自己前往約定地點,親自取消了打酒宴。魏國從此變得強大。
3、吳起守信明代:宋濂昔吳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諾,期返而食。”
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來,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來,方與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軍歟?欲服三軍,非信不可也!譯文: 從前吳起外出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他吃飯。老朋友說:“好啊,等我回來就(到妳家)吃飯。”
吳起說:“我(在家裏)等待您壹起進餐。”(可是)老朋友到了傍晚還沒有來,吳起不吃飯而等候他。
第二天早晨,(吳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來了,才同他壹起進餐。吳起不吃飯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說了話不算數。
他堅守信用到如此程度,這是能使軍隊信服的緣由吧!要想使軍隊信服,(作為將領)不守信用是不行的。4、賈人食言清代:鄒弢濟陰之賈人,渡河而亡其舟,棲於浮苴之上,號呼救命。
有漁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賈人曰:"我富者也,能救我,予爾百金!"漁者載而登陸,則予十金。
漁者曰:"向許百金而今但予十金?"賈人勃然作色曰:"若漁者也,壹日捕魚能獲幾何?而驟得十金猶為不足乎?"漁者黯然而退。他日,賈人浮呂梁而下,舟薄於石,又覆,而漁者在焉。
或曰:"何以不就?"漁者曰:"是許金而不酬者也!"未久,賈人沒。譯文: 濟陰有位商人,渡河的時候沈了船,趴在浮在水面的水草上呼救。
壹位漁夫駕著小舟去救他,不等船劃到跟前,商人就急忙大喊:“我是濟北的大戶,妳能救了我,我送給妳壹百兩銀子。” 漁夫用船把他載到岸上去以後,他卻只給了漁夫十兩銀子。
漁夫問他:“我救妳的時候妳親口許諾給我壹百兩銀子,可是現在只給十兩,這恐怕不合理吧?”商人馬上變了臉說:“妳是個打漁的,壹天能有多少收入?現在壹下子得了十兩銀子,還不滿足嗎?”漁夫很不高興地走開了。過了些日子,這位商人坐船沿著呂梁河東下,船撞在礁石上又沈了,而那位漁夫剛好在他沈船的地方。
有人見漁夫沒動,便問他:“妳怎麽不去救救他?”漁夫輕蔑地回答說:“這是那位答應給我百兩銀子卻又說不算的人。”於是,漁夫把船停在岸邊,看著那位商人在水裏掙紮了壹陣就沈沒於河水之中了。
5、昔齊攻魯,求其岑鼎先秦:左丘明昔齊攻魯,求其岑鼎。魯侯偽獻他鼎而請盟焉。
齊侯不信,曰:“若柳季雲是,則請受之。”魯欲使柳季。
柳季曰:“君以鼎為國,信者亦臣之國,今欲破臣之國,全君之國,臣所難”魯侯乃獻岑鼎。譯文: 從前,齊國攻打魯國,要索取魯國的鎮國之寶-岑鼎。
魯國國君悄悄地換了另外壹個鼎獻給齊君,並向齊君請求訂立合約。齊君不相信魯君會把真的岑鼎送來,便提出:“如果柳季說這是真品,那麽我就接受它。”
魯君只得去請求柳季。柳季說:“您把岑鼎當作是國家的重器,而我則把信用看成立身處事的根本。
眼下妳想破壞臣的根本,保全您的國家,這是臣下難以辦到的事。”魯君無奈只得將岑鼎獻給齊君。
8.關於誠信的優美句子●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海涅
● 真話說壹半常是彌天大謊。——富蘭克林
●人類最不道德處,是不誠實與怯懦。 ——高爾基
●誠實是力量的壹種象征,它顯示著壹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 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艾琳·卡瑟
●民無信不立。 ——孔子
●沒有誠實何來尊嚴。——西塞羅
●當信用消失的時候,肉體就沒有生命。 ——大仲馬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自己要誠信。——莎士比亞
●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壹切價值的根基。——德萊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孟子
●欺人只能壹時,而誠信都是長久之策。——約翰·雷
●真誠是壹種心靈的開放。——拉羅什富科
●我寧願以誠摯獲得壹百名敵人的攻擊,也不願以偽善獲得十個朋友的贊揚。—— 裴多菲
●誠實的人從來討厭虛偽的人,而虛偽的人卻常常以誠實的面目出現。 ——斯賓諾莎
●沒有誠信,何來尊嚴?——西塞羅
●失信就是失敗。——左拉
●壹言既出,駟馬難追。 ——中國俗語
●諾言就象保衛妳的榮譽壹樣。 ——(法)巴爾紮克
●不要說謊,不要害怕真理。 ——(俄)列夫.托爾斯泰
●坦白是誠實和勇敢的產物。 ——(美)馬克.吐溫
●失足,妳可以馬上恢復站立;失信,妳也許永難挽回。 ——(美)富蘭克林
●信用難得易失。費10年功夫積累的信用往往會由於壹時的言行而失掉。 —— (日)池田大作
●誠實比壹切智謀更好,而且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 ——(德)康德
●失掉信用的人,在這個世界上已經死了。 ——(英)哈伯特
● 遵守諾言就象保衛妳的榮譽壹樣。 ——(法)巴爾紮克
●信用就像壹面鏡子,只要有了裂縫就不能像原來那樣連成壹片。 ——(瑞士)阿米爾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 劉備
●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
—— 羅曼·羅蘭
●妳必須以誠待人,別人才會以誠相報——李嘉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