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三指禪之寸口脈

三指禪之寸口脈

周學霆 ,清代醫家,字荊威,號夢覺道人。湖南邵陽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六月生,13歲應童子試,名列榜首。但體弱多病,撫書長嘆:“身之不健,談何功名!”即棄儒從醫,遊歷湖湘,廣求名師,得導引術獲愈,遂改攻醫。善於診治,崇信佛道。自謂脈學難曉,“會心人壹旦豁然,全憑禪悟……全身脈息,於瞬息間盡歸三指之下。”遂集四十余年診脈經驗,參考諸家之論,撰成《三指禪》三卷(1827年)行世。論脈以“緩脈”為準,認為“精熟緩脈,即可以知諸病脈”。並以浮、沈、遲、數為四大綱,論述二十七脈,對後世脈學頗有影響。

晦庵朱子跋郭長陽醫書雲∶“予嘗謂古人之於脈,其察之固非壹道矣。然今世通行,惟寸、關、尺之法為最要,且其說具於《難經》之首篇,則亦非憑空結撰也。故郭公此書,備載其悟,而並取丁德用密排三指之法以釋之。夫《難經》蔓乎尚已,至於丁德用之法則,余竊意診者之指有肥瘠,病者之臂有長短,以是相求,或未為定論也。蓋嘗考經之所以分尺寸者,皆自關而前卻是。則所謂關者,必有壹定之處,亦若魚際,尺澤之可以外見而先識也。然考諸書,皆無的論,惟《千金方》內,以為寸口之處,其骨自高,而關尺由是而卻取焉。則其言之先後,位之進退,若與經文相合。獨俗間所傳《脈訣》,五七韻語,其詞淺陋,非叔和本書明甚,乃能直指高骨為關,而分其前後,以為尺寸陰陽之位,似得《難經》本旨。余非精於道者,不能有以正也,姑附於此,以俟明者而折衷焉。”按《內經》十八卷,即三墳古書,既未經孔子刪定,復未經朱子集註,醫喙爭鳴,互相排詆,分門別戶,莫知適從。獨指高骨為關,以定尺寸,得朱子之跋,而脈之部位始得其準。

高骨為關,從關至魚際得壹寸(脈浮九分),而寸以名;從關至尺澤得壹尺(脈見壹寸),而尺以名。以關為間隔,而尺寸不得混為壹家。合寸、關、尺為三部,其解最為直捷,不得曲為分晰。

六部之脈,候之寸、關、尺,出於《脈要精微篇》。左寸以候心,左關以候肝,左尺以候腎;右寸以候肺,右關以候脾,右尺以候命門,以明六部各有所屬。究之候脈,分而不分,不分而分,則得訣矣。《脈經》曰∶“春弦夏洪秋似毛,冬石根據經分節氣。婀婀緩若春楊柳,此是脾家居四季。”假如春脈弦,豈有肝脈弦而余脈不弦之理乎?弦則俱弦,不過言春乃肝氣主事,非謂獨候之左關。但得浮洪,即屬心火,不必定拘左寸;但得短澀,即屬肺金,不必定拘右寸;但得沈細,即屬腎水,不必定拘左尺;但得和緩,即屬脾土,不必定拘右關。五臟之脈分,五臟之部不分也。是以傷寒之脈,仲景壹書曰浮、曰緊、曰長、曰弦、曰沈、曰微、曰伏、曰代,但統分脈之浮、緊、長、弦、沈、微、伏、代,並未專指何經。內傷之脈,叔和壹書,失血宜沈細,不宜浮緊;水癥宜浮大,不宜沈伏;上氣宜浮滑,不宜沈數;腹痛宜沈伏,不宜浮洪;消渴宜數大,不宜虛細;咳嗽宜浮緩,不宜細數。但分脈之宜與不宜,亦不必辨其何臟,此其明白可證者也。要須知先天壹點真陽之火,潛於水中,寄居兩尺,在右火用事,水為之涵。火生土,是為脾土,居右關;土生金,是為肺金,居右寸。在左水用事,火為之溫。水生木,是為肝木,居左關;木生火,是為心火,居左寸。自無而生有,由下而生上,各有其位而不可易者。《難經》曰∶“取寸口以訣五臟六腑之死生吉兇。”寸口者,手太陰之動脈。《內經》曰∶“心脈滿大,癇瘛筋攣;肝脈小急,癇瘛筋攣;腎脈小急,肝脈小急,心脈小急,不鼓皆為瘕;腎肝並沈為石水,並浮為風水。”此又於部分之間,而別有會心者。分而不分,不分而分,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天下之理,有不必辨者,有必欲辨者。不必辨而辨,則其理晦;必欲辨而不辨,則其理亦晦。心與小腸相表裏,肝與膽相表裏,腎與膀胱相表裏,肺與大腸相表裏,脾與胃相表裏,形質既已相配,氣脈自然相通。而以為大小腸之在下,不得候之於上,相為表裏,則可;同居其部,則不可。易為左心膻中肝膽腎小腸,右肺胸中脾胃命大腸。亦思氣類相感,有不見其端倪者。琥珀拾芥,懸空亦起;磁石吸鐵,隔礙潛通。而何論大小腸之在下,心肺之在上也乎?且胸中膻中,間不能寸,小腸丙火,何得與腎水同居,大腸庚金,何得與命門同宿乎?此則不必為之穿鑿而辨者也。而有不得不辨者,左腎以藏水,右腎以藏火,既已力辨其非,何以兩腎俱藏水,列諸左右,獨候之左尺,有是理乎?不知兩腎皆藏水,即皆藏火,不過左以水為主,右以火為主耳。吾為之正其名曰∶左心小腸肝膽腎膀胱,右肺大腸脾胃腎命門。

左手關前壹分為人迎,右手關前壹分為氣口。《脈經》曰∶“人迎緊盛傷於風寒,氣口緊盛傷於飲食。”夫前壹分,即左右寸也。左寸本以候心,心非受風寒之所,而以為緊盛傷於風寒;右寸本以候肺,肺非積飲食之區,而以為緊盛傷於飲食。輾轉思維,不得其解。乃今於天地營運而知之矣。天左旋,風寒為天之邪,人迎之而病,邪氛脅逼,畏風惡寒,亦見於左之上部;地無旋,地之氣右旋,人身之氣亦從右始,是以右之上部不名寸口而名氣口。壹部各分天、地、人三候,上部之地屬陽明胃經,主消納五谷,內傷飲食亦先見於右之上部。以其本位而言,則曰心與肺;以其受邪而言,則曰人迎氣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