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廟號:廟號始於西漢,止於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的名號。
壹般開國的皇帝稱祖,後繼者稱宗,如宋朝趙匡胤稱太祖,其後的趙光義稱太宗。也有個別朝代前幾個皇帝皆稱祖,如明朝朱元璋稱太祖,其子朱棣稱成祖。
清朝福臨(順治)稱世祖,玄燁(康熙)稱聖祖。但是在隋以前,並不是每壹個皇帝都有廟號,因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廟奉祀。
唐以後,每個皇帝才都有了廟號。 2)謚號:謚號是後人根據死者生前事跡評定的壹種稱號,有褒貶之意。
所謂“謚者,行之跡”,“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
謚號有帝王之謚,由禮官議上;有臣屬之謚,由朝廷賜與。還有稱謚,是門徒弟子或是鄉裏、親朋為其師友上的謚號。
帝王將相之謚在西周時即已出現。秦時曾壹度廢除,漢代恢復,直至清末。
私謚可能始於東漢,或謂春秋時期已有。民國以後,稱謚在壹段時間內仍存在。
謚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愛民曰文,克定禍亂曰武,主義行德曰元等,這是美謚;殺戮無辜曰厲,去禮遠眾曰煬,好祭鬼怪曰靈等,這是惡謚;還有表示同情的哀、湣、懷等。壹般人的謚號多用兩字,如嶽飛謚曰武穆,海瑞謚曰忠介。
3)尊號:尊號是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詞組成的特殊稱號。或生前所上,或死後追加。
追加者亦可視為謚號。尊號壹般認為產生於唐代。
實際早在秦統壹中國之初,李斯等人就曾為當時的秦王政上尊號曰“秦皇”。不過這時的尊號壹詞的含義與唐代以後的不甚相同。
尊號開始時,字數尚少,如唐高祖李淵的尊號為“神光大聖大光孝皇帝”。越到後來,尊號越長,如清乾隆皇帝全部稱號為“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除了廟號“高宗”二字外,其尊號竟有二十余字之多。
4)年號:年號是封建皇帝紀年的名號,由西漢武帝首創,他的第壹個年號為“建元”。以後每個朝代的每壹個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叫做改元。
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軍國大事或重大祥瑞災異,常常改元。如漢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後用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征和、後元十壹個年號。
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後用了永徽、顯慶、龍朔、麟德、乾封、總章、鹹亨、上元、儀鳳、調露、永隆、開耀、永淳、弘道十四個年號。明朝自第壹代皇帝朱元璋開始,包括明、清兩代,每壹個皇帝不論在位時間長短,只用壹個年號,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在我國古代文獻中,對前代帝王多不稱姓名或尊號,都稱廟號、謚號或年號。壹般來說,對隋以前的皇帝多稱謚號,如漢文帝、晉武帝、隋煬帝等。
唐至元朝的皇帝多稱廟號,如唐太宗、宋仁宗、元英宗等。明、清兩朝的皇帝多稱年號,如嘉靖皇帝、唐熙皇帝等。
在某些特定場合,也稱其全部名號,即廟號、尊號、謚號的合稱,如前述乾隆的名號。遇到這種全稱,應註意區分其廟號、尊號和謚號。
另外,在古籍中,對壹些王侯將相知名人也常常不稱其名,而稱其謚號。如稱嶽飛作嶽武穆,稱海瑞作海忠介,等等。
另附解釋:廟號是中國古代帝王死後在太廟裏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壹般認為,廟號起源於商朝,如太甲為太宗、太戊為中宗、武丁為高宗(成湯有可能是太祖)。廟號最初非常嚴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開國君主壹般是祖、繼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為宗。
周朝確立謚號制度,對君主和大臣的壹生作為給予蓋棺定論的評價。廟號制度被廢止。
秦朝連謚號制度也廢止了。 漢朝以後承襲了廟號這壹制度。
漢朝對於追加廟號壹事極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沒有廟號。劉邦是開國君主,廟號為太祖(但自司馬遷時就稱其為高祖,後世多習用之),謚號為高皇帝(謚法無“高”,以為功最高而為漢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漢朝強調以孝治天下,所以繼嗣皇帝謚號都有“孝”字。兩漢皇帝人人都有謚號,但有廟號者極少。
西漢劉邦為太祖高皇帝(孝惠帝劉盈上廟號)、劉恒為太宗(孝景帝劉啟上廟號)、劉徹為世宗孝武皇帝(孝宣帝劉詢上廟號)、劉詢為中宗孝宣皇帝(光武帝劉秀上廟號);東漢劉秀為世祖光武皇帝(孝明帝劉莊上廟號)、劉莊為顯宗孝明皇帝(孝章帝劉炟上廟號)、劉炟為肅宗孝章皇帝(孝和帝劉肇上廟號)。另外東漢還有幾個皇帝有廟號:劉肇為穆宗孝和皇帝、劉佑為恭宗孝安皇帝、劉保為敬宗孝順皇帝、劉誌為威宗孝桓皇帝,不過這壹些廟號在孝獻帝時被取消。
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國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壹般都有廟號。 廟號常用“祖”字或“宗”字。
開國皇帝壹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如漢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後面的皇帝壹般稱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
“祖”之泛濫,始於曹魏。到十六國時期,後趙、前燕、後秦、西秦等等小國,其帝王廟號幾乎無不稱祖。
在稱呼時,廟號常常放在謚號之前,同謚號壹道構成已死帝王的全號。習慣上,唐朝以前對歿世的皇帝壹般簡稱謚號,如漢武帝、隋煬帝,而不稱廟號。
唐朝以後,由於謚號的文字加長,則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壹般來說,廟號的選。
2. 中國古代謚號,廟號,年號,尊號的詳細規則
廟號
廟號始於西漢,止於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的名號。壹般開國的皇帝稱祖,後繼者稱宗,如宋朝趙匡胤稱太祖,其後的趙光義稱太宗。也有個別朝代前幾個皇帝皆稱祖,如明朝朱元璋稱太祖,其子朱棣稱成祖。清朝福臨(順治)稱世祖,玄燁(康熙)稱聖祖。但是在隋以前,並不是每壹個皇帝都有廟號,因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廟奉祀。唐以後,每個皇帝才都有了廟號。
謚號
謚號是後人根據死者生前事跡評定的壹種稱號,有褒貶之意。所謂“謚者,行之跡”,“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謚號有帝王之謚,由禮官議上;有臣屬之謚,由朝廷賜與。還有稱謚,是門徒弟子或是鄉裏、親朋為其師友上的謚號。帝王將相之謚在西周時即已出現。秦時曾壹度廢除,漢代恢復,直至清末。私謚可能始於東漢,或謂春秋時期已有。民國以後,稱謚在壹段時間內仍存在。謚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愛民曰文,克定禍亂曰武,主義行德曰元等,這是美謚;殺戮無辜曰厲,去禮遠眾曰煬,好祭鬼怪曰靈等,這是惡謚;還有表示同情的哀、湣、懷等。壹般人的謚號多用兩字,如嶽飛謚曰武穆,海瑞謚曰忠介。
尊號
尊號是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詞組成的特殊稱號。或生前所上,或死後追加。追加者亦可視為謚號。尊號壹般認為產生於唐代。實際早在秦統壹中國之初,李斯等人就曾為當時的秦王政上尊號曰“秦皇”。不過這時的尊號壹詞的含義與唐代以後的不甚相同。尊號開始時,字數尚少,如唐高祖李淵的尊號為“神光大聖大光孝皇帝”。越到後來,尊號越長,如清乾隆皇帝全部稱號為“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除了廟號“高宗”二字外,其尊號竟有二十余字之多。
年號
年號是封建皇帝紀年的名號,由西漢武帝首創,他的第壹個年號為“建元”。以後每個朝代的每壹個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叫做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軍國大事或重大祥瑞災異,常常改元。如漢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後用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征和、後元十壹個年號。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後用了永徽、顯慶、龍朔、麟德、乾封、總章。鹹亨、上元、儀鳳、調露、永隆、開耀、永淳、弘道十四個年號。明朝自第壹代皇帝朱元璋開始,包括明、清兩代,每壹個皇帝不論在位時間長短,只用壹個年號,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3. 廟號、謚號、年號的含義是什麽
“帝王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並追尊某祖某宗的名號,稱廟號。
始於殷商,其後歷代封建帝王,都有廟號。”廟號的特點是皇帝死後才有,皇帝死後要進太廟,或家廟,奉先殿。
廟裏放壹個木牌位來祭祀他,因而要給他壹個稱號,即廟號。歷代 廟號並無嚴格規定,也並非每位皇帝壹定享有廟號,比如唐朝女皇武則天就沒有 廟號。
壹般來說,廟號的選字並不參照謚法,但是通常也選擇具有美好意義的字,例如太、世、高、神、聖、仁、睿、明、章等等。 從唐朝以後開始,王朝的開國皇帝廟號通常為“太祖”,第二代帝王廟號常常為“太宗”。
如果王朝帝系發生變化,則其廟號為“世祖”或“世宗”。 《禮記》有曰:“祖有功,宗有德。”
謚號就是帝王、貴族、大臣、士大夫死後,依其生前事跡給予的稱號。即皇帝死 了之後要給他壹個評價,給他壹個稱號,叫做謚號。
文人可以有謚號,但不能有廟號。謚法中,常選擇特定涵義之字以表死者之善惡。
在稱呼時,廟號常常放在謚號之前,同謚號壹道構成已死帝王的全號。 年號則是中國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紀年的名號。
4. 謚號、廟號、年號是如何使用的
中國古代帝王,除了他們的姓名外,壹 般在死後都有廟號、謚號。
廟號是皇帝死後,在太廟(皇帝的家廟) 立室祭祀時所特立的名號。在上古時期,帝王在生前死後都用的是 同壹個名字。
後來,人們覺得直呼已死的先帝、先王有些不妥。於是,商時祭祀就用他們的 生日天幹來稱呼,以表示恭敬。
如夏朝太康、少康、孔甲,商朝的祖甲、帝乙等。謚號是古代帝王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後, 朝廷或後人按其生平事跡以示褒貶所給予的 稱號。
它最早出現於周朝。據說,周公做謚法,每個天子死後,根 據他生前的行為,給他壹個代名。
譬如,周 武王因為滅商朝有武功,死後謚為“武”。 周文王因為發揚文化,重視本國的農業生產, 關心內政,就謚為“文”。
這種謚法壹直流 傳了兩千多年,直到辛亥革命爆發後,才跟 著清王朝壹同消失了。壹般說來,臣子的謚號由朝廷賜予,壹 般以兩字居多,如諸葛亮謚號“忠武”,歐 陽修謚號“文忠”。
謚法在秦朝時也曾壹度中斷。 這是因為 秦王贏政統壹中國後,認為加謚號是“子議 父,臣議君”,不可取。
於是下令廢除了謚法。 後來到了漢朝,廟號、謚號才恢復過來。
東漢以後,也曾出現私謚。它不是由朝 廷賜予的,而是由儒生們評定的。
如陶淵明 的私謚是“靖節”。年號是皇帝在位期間紀年的名號。
年號 最早從漢武帝開始。新皇帝即位,必須改變 年號,稱改元。
同壹個皇帝在位時,也有改 元的。明清兩代皇帝基本上不改元,絕大多 數只有壹個年號,因此可用年號做皇帝的稱 謂。
如明神宗年號叫萬歷,被稱為萬皇歷帝。 清高宗年號乾隆,被稱為乾隆帝。
5. 謚號、廟號、年號是如何產生的
在中國古代,人的姓氏習慣和由此而形成的規章制度曾受到過異乎尋常的重視,姓氏制度被納入封 建宗法禮儀制度的核心後,成為體現封建權威、維護等級制度的重要工具。
而封建權威的最高體現者就 是皇帝。因此,關於皇帝和皇族成員的姓氏、取名、稱呼方式等規矩則異常嚴格、異常繁瑣並且敏感,稍不 註意就可能遭到不測之禍。
到了今天則成為了壹門專門的學問。 自從西周時代確立了姓和氏分離的制度後,除周天子外,社會上普遍稱氏而不稱姓。
秦始皇統壹中 國後,認為自己的歷史功績超過了遠古的三皇五帝,所以定稱號為“皇帝”。並選定壹個字作為自稱—— 朕。
春秋時各國諸侯通常使用的則是“寡人”,兩者成了代表至高權威的封建皇帝的專用稱謂。 臣下則 稱呼皇帝為“陛下、天子、今上、皇上、萬歲”等,這些名稱無疑是將皇帝視為最高級、最尊貴的國家代表的 壹種體現。
而皇帝死後,也不能稱名,只能稱“謚號”。所謂“謚”,《說文解字》中說:“謚,行之跡也,即 根據死者壹生的行跡,確立壹個謚號,作為對他的尊稱。
這種別號也可謂是後世人對死者生前作出的客 觀評價。 西周初年最初制定了謚法,是為了對周朝的開創者姬昌、姬發表示敬意,並由此制定了天子死後稱謚 的制度。
春秋以後,各國諸侯也紛紛確定謚法,使自己死後也享用謚號,到秦始皇當政時,為了將皇帝永 遠做下去而廢除了謚號。 隨後的漢朝很快又恢復了謚號制度,並逐漸將謚號從皇帝諸侯擴展到宗室大 臣,以便在祭祀或其他場合使用,獲得謚號因此而成為壹種榮耀,自然,最髙統治者也以賜謚作為對臣下 的壹項重要恩典。
帝王的謚號由禮官議上,臣下的謚號則由朝廷賜予。西漢初期各代皇帝的謚號都很簡 短,漢高祖劉邦死時,謚號制度尚未恢復,後世追謚為“高皇帝”(也稱廟號);第二代皇帝劉盈的謚號為 “惠”,劉恒謚“文”,劉啟謚“景”,劉徹謚“孝武”。
社會上也漸漸形成了以謚號作為已故皇帝稱謂的習 慣,稱他們為“惠帝”、“文帝”、“景帝”、“武帝”。像這樣以謚號作為已故皇帝的稱謂習慣壹直持續到隋 朝,達壹千多年之久。
唐代以後,定謚號成為朝廷的壹項重要制度,並逐漸形成壹套十分繁瑣的程式。由於謚號要經過如 此隆重的官方程序,並代表了朝廷對該人壹生行為業績肯定,因此在社會上謚號也被當作別號來使用。
北宋時期,謚號的用字有著嚴格的規定,品行、功績用字需在幾十個固定的字中挑選,因此謚號的重復現 象十分嚴重,影響了謚號作為別號的作用,謚號也就很難在社會上廣泛流傳了。甚至由於某種特殊的政 治原因,朝廷給予某個人的謚號與社會輿論的看法完全背離,如南宋紹興二十五年,秦檜死時竟獲得了 “忠獻”的謚號。
這個謚號顯然無法得到社會的認可而成為別具諷刺意味的別號。 與官謚相應的是私謚,社會上較有口碑而無權勢的名士、學者和隱士等,由於其才能、道德情操在社 會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民間便會自發地對其形成壹種美稱,或其親朋好友、門生在其死後為他專取謚 號。
這些稱號由於經過世代廣泛的流傳和積澱,自然比官方的賜號稱呼更有生命力。 唐朝時,則形成了以廟號來稱呼已故皇帝的習慣。
所謂“廟”,也稱“宗廟”,是古代人們專門祭祀祖 先的地方。周朝以前的統治者壹般設立五廟,即考廟(祭父),王考廟(祭祖父),皇考廟(祭曾祖父),顯考 廟(祭高祖父),太廟(祭始祖)。
周朝又專門為周文王、周武王設立專廟,成為七廟。廟號最初見於商代, 但只稱謚號,不用廟號。
漢初尊劉邦的廟為“高祖廟”,重新恢復了廟號,並代代沿襲成為制度。而以廟 號作為對已故皇帝的稱謂的做法,則自唐以後流行。
但不同朝代的皇帝由於廟號中大多都有“太宗”、“世宗”、“高宗”等,重復現象很多,為了有別於其他故去皇帝的廟號,又產生了以年號作為皇帝的稱謂。 我國封建社會最初是以甲子紀年的,西漢初期開始實行在新皇帝即位的時候設立年號,作為新紀元 的開始。
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劉徹登基,宣布這壹年為建元元年,從此後中國每壹個新皇帝即位都要宣 布中斷舊年號,設立新的年號。最初年號的更改比較隨意,壹個皇帝的統治期間往往有多個年號,如漢武 帝統治的54年中,就先後有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征和、後元等十壹個年 號。
從西漢到宋元時期,大多數統治期較長的皇帝都不止設立過壹個年號。明清時代,中國開始實行壹 帝壹元制度。
新皇帝挑選年號極其嚴格,決不會與歷史上任何壹個皇帝的年號重復,因此人們開始把壹 個皇帝統治時期的年號作為對這個皇帝的流行稱謂,並在社會上廣泛使用起來。
6. 皇帝的年號、廟號、謚號
“祥”這個字在皇帝的年號中作為正式的兩個字的年號出現只有趙昺和同治兩個人,因為“祥”這個字,在年號中是很不吉利的。主要原因就是趙昺,取了個帶祥的年號,結果國滅了,自己也和陸秀夫跳了海。所以後來的皇帝取年號的時候很忌諱這個字。
宋真宗的那個大中祥符,這個就很好玩了,“偽天書”事件,壹句話兩句話的說不清楚,自己去看《資治通鑒》《宋史》都有
同治的祺祥年號,不是鹹豐定的,也不可能是鹹豐定的,這個不用解釋,稍微有點歷史知識的人也不會這麽說。“祺祥”這個年號是肅順、端華、載垣他們八大臣弄出來的。由於用的時間很短所以歷史上也很少說這個年號。對古幣收藏來說倒是有用處,因為的確發行過祺祥通寶,很少。
廟號和謚號中沒有帶祥的
7. 廟號,年號,謚號是怎麽規定的
中國古代帝王,除了他們的姓名外,壹般在死後都有廟號、謚號。而這些廟號、謚號在歷史書籍及書報上是常見的。
所謂“廟號”,就是帝王的子孫在宗廟祭祀他時給他特立的名號。在上古時,帝王在生前死後都用的是同壹個名字。後來,人們覺得直接稱呼已死的先帝、先王不大方便,祭祀時直呼名字也有些不妥。所以,商時祭祀時就用每個王生日的天幹來稱呼他,不再用他的名字了,以表示恭敬。如夏、商兩代的王,習慣上就是以廟號相稱的,如夏朝太康、少康、孔甲,商朝的祖甲、帝乙等等。
“謚號”產生於周朝。據說,周公做謚法,每個天子死後,就根據他生前的行為,給他壹個代名。譬如,周武王,因為他滅商朝有武功,死後謚他為“武”,後人就不叫他周姬發,而叫他周武王了。周文王因為發揚文化,重視本國的農業生產,關心內政,就謚他為“文”,後人亦就不叫他周姬昌,而叫他做周文王了。這種謚法壹直流傳了兩千多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才跟著清王朝壹同被消滅了。
但是,謚法在秦朝時也曾壹度中斷。這是因為,秦王贏政於公元221年統壹中國後,認為加謚號是“子議父,臣議君”,不可取。於是下令廢除了謚法,自稱“始皇帝”。後世子孫世代相傳,即二世、三世皇帝。後來到了漢朝,廟號、謚號才恢復過來。如漢武帝,他本名劉徹,廟號“世宗”,謚號“孝武”,全稱是“世宗孝武皇帝”,簡稱漢武帝。
那麽,我們在實際的學習和工作中,怎麽區分“廟號”和“謚號”呢?壹般說:凡稱某某祖、某某宗的就是廟號,凡稱某某帝的便是謚號。但在歷史各階段習慣上的稱呼又有些不同。打開中國歷史年表,就會發現唐朝以前,壹般都只稱“謚號”,如漢光武帝,魏武帝,隋煬帝等等。唐朝以後,壹般都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明神宗等等。不過在這期間,也有稱謚號的:如唐玄宗李隆基的廟號是“玄宗”,謚號是“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這中間關鍵的是“明”字,因而唐玄宗又被稱為“唐明皇”。明朝中葉後,帝王的稱號又有所改變,多數以年號來稱呼。如明朝末年皇帝朱由檢,人們都叫他“崇禎”,“崇禎”就是他的年號。到了清朝,皇帝也都以年號相稱,如康熙、乾隆、光緒等。
總之,只要我們在讀書看報時對於我國朝代、古代帝王稱號留心註意,分清它們的歷史異同,掌握它們的規律,那麽正確地區別和掌握它們是不困難的。
8. 關於年號、廟號和謚號的問題
謚號是根據生前的事跡影響來的評價,廟號也是壹種死後的稱謂,但有所不同。
"廟"字,《說文》解釋為:"廟,尊祖貌也。"宗廟是祭祖的場所,帝王的宗廟中奉祀的祖先都有壹個特立的廟號與謚號相比,廟號的用字少,而且都是褒義的 廟號謚號中國自古就有,廟號似乎稍早,如商朝有廟號“高宗”者,但似乎沒看見有謚號的,至周朝開始加謚號,周文王,武王等都是謚號 漢朝開始的皇帝稱的是謚號而不是廟號,原因是當時只有對傑出的皇帝才會在身後有廟號,例如漢景帝就沒有廟號,所以壹般就只以謚號來稱呼 而後世皇帝慢慢的不論傑出不傑出,都有廟號了,魏晉南北朝以後除了被廢的皇帝(如南朝劉宋的前後廢帝)壹般都有廟號有謚號。
而唐朝開始皇帝的廟號都是巨長無比,李世民是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太不容易記了,所以就變成以廟號來稱呼 至於明清時期,壹個皇帝壹般壹輩子都只用壹個年號,所以開始用年號來指代皇帝。
9. 關於中國歷代皇帝謚號、廟號、年號
像是廟號,在漢朝、魏晉南北朝的時候並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像是漢惠帝、漢景帝都沒有廟號,而那個時候皇帝的謚號簡單,就兩個字,其中前面的是固定的,都是孝字;像漢武帝謚號是孝武,漢武帝也就是由這個謚號來的。
但是到了唐朝以後,每個皇帝都有廟號,年號很多,而謚號又很長,不像漢武帝這樣能概括出來,比如唐太宗謚號就是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唐高宗謚號就是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所以後世稱廟號能比較容易知道說的是誰,不然壹個人十幾個年號,誰記得住啊。無論是謚號還是廟號都是皇帝死了之後叫的,皇帝活著的時候,還是叫年號的。
而明清皇帝只有壹個年號,當時就稱年號,也就這樣延續下來了。明清皇帝的謚號也都是比較長,但是因為習慣稱年號,也就沒在皇帝死後叫廟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