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創始人是孔子.孔子以後,儒又成了以孔子學說為宗旨而形成的學派時稱謂.儒者即專指孔子及其門弟子.儒學即專指孔子思想及其門弟子發展的學說.孔於是中國政治思想史最偉大的人物,從孔子開始,中國政治思想進入了體系完備的時代.孔子對於中國政治思想貢獻在於,他系統地整理,繼承和豐富了以往的歷史遺產,創立了以仁禮為核心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壹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於公元前五五二年,卒於前四七九年.其先人為宋人,後來避難於魯.其父叔梁紀曾做過魯國陬邑大夫.在孔子三歲時父親去世,家世中落,家境貧閑.大約二十歲左右,做過委吏是管理倉庫的小吏,和乘田,職務是管理牛羊,還做過儒、即富貴人家有婚喪等事,為人贊禮,司儀.可能從三十而立開始授徒講學.五十歲以後作了官,是魯國的中都宰,後為小司空(工程建築)和司寇(司法行政).孔子後來曾率弟子周遊列國,向各國統治者遊說,試圖在政治上謀求發展,施展自己韻政治抱負.但是,始終未能如願.
孔子壹生主要從事教書活動,先後有四十余年,培養了眾多的賢能弟子,孔子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開創了私人辦學之風.他廣收門徒,據說他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所謂賢者,即深浮孔學,在事業上或學術上有成就的人.從而,培養了人才,組成了以孔子為核心的學術群體.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他與弟子的言論集《論語》壹書中,另外、孔子編定的六經也反映了孔子的基本政治思想.孔子建立了系統而完整的理論體系,其中包括哲學、倫理、政治、教育、經濟、歷史、文學、美學等多方面的內容.他是通過述與作兩方面的工作形成的,述是他把周以前的古籍文獻作了系統的整理,編寫刪定出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作是孔子自己的著述,主要是《論語》.
孔子死後,他的弟子們由於思想上的分歧,或對孔子學說理解的各異,出現了各立門戶的情況,孔門分化了.分化的情況,韓非在《顯學》中說:儒分為八,即分為八個派別.八個學派的具體內容,多數沒流傳下來,其中思孟學派和荀子壹派卻大顯於後世.孔子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思想家.孔子以後,儒學成為顯學,戰國時期許多學者出自孔門,如墨家的創始人墨翟,法家的集大成者韓非等人.兩漢以後,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逐漸成為中國社會占主導地位的思想,成為我們民族的傳統政治觀點的主幹.因而,對中華民族精神性格的形成,具有重大影響.主要特點表現為:
1、重視傳統,註重繼承.儒家壹貫主張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欣賞古昔,效法先王.孔子就說他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甚至認為自己長時間夢不見周公,是壹種衰老的表現,真的達到了夢寐以求的程度,他整理六經,也是提倡古道,不過不是不作,而是古題有新解,按照他的認識賦於新意,是述而有作,不是泥古不化.後來,孟子則提倡法先王少言必稱堯舜.荀子主張法後玉,不過荀子的後王指的也是文武周公,與孟子的先王是壹致的.後儒也都繼續和發揚了這壹傳統.
2、儒家的基本範疇是禮與仁.孔子對禮與仁作了系統的闡述:並構成了孔學的理論基石.後學孟子系統發揮了其仁說,荀子則全面展開了其禮論.孟荀各自對仁與禮的學說作了階段性的發展、以後的儒家門徒都繼續在這兩個範疇上大作文章,在形式上隨時代的變異可能有所不同,宋儒就把禮發展成為理.
3、政治和倫理結合.對儒家說來,政治是倫理的擴大,倫理是政治的基礎,孔子說:其為人也孝梯,犯上作亂者鮮矣.(《論語,學而》)忠是孝的擴大.他們認為修身、齊家是治國、平天下的前提.理想的君和聖是壹致的,政和正是相聯的,儒家所提倡的禮,既是政治準則又是道德規範.從董仲舒起把禮具體為三綱五常,支配了整個封建社會,違反了它,就既是道德問題又是政治問題,.
4、在治國方略上主張以德為主、德刑相輔.如何治民,統治階級歷來有德與刑兩手,即鎮壓與教化並用.孔子主張對民要道(引導)之以德,齊(整齊)之以禮.(《為政》)他認為用道德和禮教來管理民眾,民眾不但有廉恥而且民心歸服,是最高尚的政治.他認為理想的政治應當是免刑、無訟和去掉殘暴、免除虐殺.但在現實生活中孔子也不是絕對不要刑.其傾向是重德輕刑,刑只能是不得已而用之.孟子繼續了這個傳統,主張省刑罰,提倡以教化為主.他說: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盡心上》)、荀子在這個問題上有所更張,他主張重法,提倡禁之以刑,但他的重法是和隆禮相聯的,二者並重.同時他也把刑看作是懲戒未來、減少犯罪、進行教他的壹種手段.他說:凡刑之本,禁暴惡惡,且懲其未也.(《正論》)荀子的德刑並重的主張顯然有別於孔子,這表明荀子開始向刑治靠擾.後來的儒者,在如何運用法刑洽民上,也隨社會歷史各種的變化,在側重點上各有不同,但總的傾向還是強調以德為主.
5、在天與人的關系上,重於人事,虛於天命.從孔子起就不大探究無或自然的奧秘,《論語》記載子不語,怪、力亂、神.(《述而》)他的弟子子貢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公冶長》)可見孔於是很少講關於夭命鬼神壹類的問題.孟子講天就比孔子多了,講天人合壹,但他是把天合於人,合於人性,合於人心,把天道德化了.最終歸於地上的人間倫理,而不是化於神秘莫蔔的天.荀子則明確提出天人相分,要制天命而用之.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體是仁禮學說、仁與禮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範疇1、關於仁仁的概念,孔子以前就有,春秋前期人們把尊親敬長、愛及民眾,忠於君主和儀文美德都稱為仁.孔子繼承了前人的觀念,並且把它發展成為系統的仁說.
什麽是仁?孔子在《論語》提到仁有壹百余處,涵義甚廣,但其基本涵義有二:壹是愛人.他的弟子樊遲問孔子什麽是仁,孔子問答說:愛人.《說文》有個解釋:仁,親也,從二人,甚合孔子思想.仁,就是人與人的關系,要友善相親,相互幫助.從這裏可以看出,仁的思想淵源,是來自原始的氏族公社,當時人們的關系靠血緣關系維系,在氏族內人們是相親友愛的.所以仁是從父子兄弟的關系開始,是從親中來的.後來孟子說:仁之實,事親是也,就是這個道理.孔子自己也說: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馱!(《學而》)認為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實現仁的根本.孔子的仁是否僅限於親?不是的,孔子說的愛人適用於所有的人,但又不是對壹切人壹視同仁.愛有差等.按孟子的說法是: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是先愛自己的親,然後普及到民,再推廣到物;是先已後人,先內後外,既有次第又有厚薄.這是壹種從人自然本性出發的仁愛差別.
如何去為仁?孔子提出要推己及人.他說:失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雍也》)就是自己想站得住、行得通,也要使別人能做得到這壹步.又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顏淵》)把這兩個方面合起來,叫著忠恕之道,也就是仁道.這是壹種忍讓和與人為善的精神.孔子把它提到壹以貫之的吾道,即貫串壹切的核心觀念或孔學的根本宗旨.
2、關於禮仁的第二個涵義是克己復禮.在答復弟子顏淵時,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顏淵》).克己是自覺地約束自己.復禮是壹切言行要納於禮.這裏強調的是人的道德自覺,人們通過克制自己,達到自覺守禮的境界,達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視聽言動都合於禮,這也就是仁的境界.
禮也是壹個古老的概念,周公就制定周禮.不過,孔子則是從多方面進行論述的第壹人.
什麽是禮?禮的含義包括兩個方面:壹是屬於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規定.《左傳》隱公十壹年載:禮,務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後嗣者也.這是說,禮是治理和安定國家,鞏固國家的制度和維護社會所需要的秩序.孔子又說禮是王之大經也(《左傳》昭公十五年),是進行統治的根本法規,治國之綱.因此,壞國喪家亡人必失去其禮(<禮記·禮運》).丟掉了禮,就要失去壹切.可見孔子這裏說的禮實際是社會秩序和社會制度.二是禮儀上的規定,就是有關朝廷的祭祀、出征、朝聘,以至婚喪嫁娶,侍人接物到生活細節,按不同等級、身分,都有不同的禮儀規定,這叫儀.這裏的儀實際是社會秩序和社會制度的具體形式.
孔子認為:禮和儀又是統壹的,禮是根本的,儀是從屬的,儀是禮的節文或形式,或者說儀是用行動規範和禮節的形式來鞏固和體現社會的秩序和制度.因此,禮的實現既靠強制的力量,又靠習俗力量,是內外結合,所以禮又和樂相連.孔子,克已復禮實際上是主張建立如周朝壹樣的禮儀社會,即秩序和制度社會.
孔子的克已復禮是有進步意義的,因為在孔子時代大都是以刑治國的人治社會,不可能有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社會,孔子主張為國以禮(《先進》).即用禮來治國.就是主張建立壹種禮制,也就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的社會.在《禮記·衷公問》中還記載孔子的壹壹段話,他說:為政先禮,禮其政之本歟!、他認為治國首要的是禮,禮是治國之本.而孔子崇尚的禮又是周禮.他說:周朝的禮儀制度是以夏、商兩代為根據制定的,十分豐富多采,我主張周朝的.(見《八佾》)因此池立誌恢復周禮.由於孔子時代不可能有現代意義上的秩序與制度,因此,孔子主張恢復他認為的秩序與制度社會,即周禮也是很自然的.
與復禮相聯系的,他還提出了正名.他的弟子子路問他:假如衛君等著您去治理國政,您首先準備處理的大事是什麽?他回答說:必也正名乎!(《子路》)簡要明確,壹定是正名.所謂正名,不是指糾正壹般事物的名,而是指名分、職事、儀則這種關系到制度儀禮等具有政治內容的大事.當時由於社會動蕩和變革,把原有的制度、秩序打亂了,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好多事情已經名實紊亂、名實不符了.譬如大夫諸侯情用天子才可議用的禮,臣弒君、子弒父等等.正就是把現實已經紊亂了的、按原有的規定把它匡正過來,使之名與實相符,壹切按周禮行事.這表明了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主張恢復周朝的國家秩序,但卻不能由此得出結論,孔子要復辟奴隸制.
孔子的主張是禮仁結合,納仁於禮,用仁來充實禮.這是孔子的創新.關於禮仁關系,他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這句話的本意是,禮樂只能由仁人來實行,不仁的人是無法行禮樂的.顯然,仁是禮的內在精神,禮是仁的表現形式.仁是禮的最高境界,禮是實現仁的途徑.就仁和禮的本質來說,仁,歸根到底,反映的是根源於血緣關系的人與人之間的仁愛關系;禮,主要是規範社會的政治秩序和制度.孔子的思想體系中,註重仁和禮的結合,實質上是註重了人道與政治的結合,從而對周禮作了重大的修改.仁與禮並不矛盾,因為仁是內容,禮是形式,二者的結合,才是壹種制度的完善.
孔子的政治思想還包括他的德治主張
同孔子的仁說和禮說相聯系,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他說:道(引導)之以政(政法),齊(整齊)之以刑(刑罰),民免(免罪)而無恥(廉恥),道之以德(道德),齊之以禮(禮教),有恥且格(人心歸服).(《為政》)很明顯,他認為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實際上已打破了傳統的禮不下庶人的信條,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壹條重要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