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唐代傳奇昆侖奴磨勒:曾經助少主竊取豪門姬妾

唐代傳奇昆侖奴磨勒:曾經助少主竊取豪門姬妾

 相思崔生

 誤到蓬山頂上遊,明珰玉女動星眸。

 朱扉半掩深宮月,應照璚芝雪艷愁。

 相思紅綃姬

 深洞鶯啼恨阮郎,偷來花下解珠珰。

 碧雲飄斷音書絕,空依玉簫愁鳳凰。

 這兩首男女雙方互表愛慕的相思詩出自唐人裴铏的傳奇《昆侖奴》。裴铏,唐末文學家。字、裏、生卒年均不詳,事跡亦不見於史傳。

 《新唐書·藝文傳》在「子部·小說家類」中列有「裴铏《傳奇》三卷」,旁有小註曰「高駢從事」,但在新舊《唐書·高駢傳》中均未提到裴铏。只有宋人計有功《唐詩紀事》和清人董誥《全唐文》中有關於他的壹些記載。

 其大致輪廓是:裴铏在唐懿宗鹹通年間(860—874)曾為靜海軍節度使高駢掌書記,加侍禦史內供奉;唐僖宗乾符五年(878)以禦史大夫為成都節度副使。唐末動亂時,裴亦留在成都。唐亡後可能改仕前蜀王建,所以清人王士禎輯《五代詩話》時把裴铏列在前蜀人物之中。

 裴铏著《安定集》、《詠史詩》,今不傳。唯壹名世的就是《傳奇》三卷。這是本傳奇小說集。後人將唐人小說稱為「傳奇」,就源於此。據宋人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和晁公武《郡齋讀書誌》,此書至少到南宋仍在流傳,但今已佚。究竟有多少篇,也不清楚。《新唐書·藝文誌》和《郡齋讀書誌》說是三卷,《直齋書錄解題》則說是六卷。今人周楞伽從《太平廣記》中輯得三十壹篇,1980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可能是現今較為完備的壹個本子。

 關於《傳奇》的內容,《新唐書·藝文誌》說其「多記神仙恢譎之事」。從現存的31篇來看,記載的皆是唐代自代宗廣德年間(763—764)至宣宗大中年間(847—859)社會上所流傳的神怪靈異和傳奇故事,大多屬於誌怪壹類。主要宣傳道家出世思想,但也打上時代和作家生活經歷、人生態度的烙印,其中亦有對中晚唐藩鎮割據政治狀況的曲折反映,以及對愛情理想和處事待人應有品格的詮釋。

 《昆侖奴》即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昆侖奴》是描寫了壹位武藝高強的老奴,他幫助少主竊取豪門姬妾,成全了他們的愛情。「昆侖」是唐代對印度半島與南洋群島的泛稱,因皮膚黝黑,昆侖有黑色之意,即黑奴。「昆侖奴」是對昆侖人移居中國的通稱。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唐代昆侖奴陶俑,高24。5厘米俑身材短小,頭部扭向壹側,皮膚黝黑,發卷曲,穿窄袖右衽衣,腰系絲繩,雙足外撇。目前考古發現的昆侖奴俑多 *** 上身,下著羊皮短褲。此件陶俑卻身穿長袍,腰中系帶,顯然是接受了唐人的生活習慣。

 《昆侖奴》的故事情節大體如下:

 唐代宗大歷年間,有壹位崔生,他父親是壹個地位顯赫的官員,與當時的勛臣壹品很要好,崔生當時是宮中警衛「千牛衛」中壹員。勛臣壹品患病。崔生的父親命他去探視。崔生很年輕,容貌如玉,性情耿直,舉止安祥,語言清雅。壹品命壹姬女卷起門簾,召崔生入室,崔生拜過壹品後,傳達了他父親的關懷之情。壹品很喜歡崔生,讓崔生坐在面前,二人閑談。這時有三個艷麗無比的姬女站在前面,手捧著金飾的食器,食器中盛著用糖水浸過的鮮桃。壹品讓壹位身穿紅綃衣的姬女端了壹碗給崔生吃。崔生年輕,在姬女面前顯得很羞澀,沒有吃。壹品又讓紅綃姬用匙餵崔生,他不得已才吃了,姬女笑了,崔生要告辭回去。壹品說:「妳要閑暇時,必須經常來看我,可不要疏遠了老夫。」命紅綃姬送崔生出院。這時,崔生壹回頭,看見那姬女伸出三個手指,又連續翻了三掌,然後又指了指胸前的小鏡子,說:「記住。」沒有再說其它話語。

 崔生回來,先向父親轉達了壹品的意思。返回宮苑後便神迷意亂,人也瘦了,話也少了,只是癡呆呆地想心事,整天不吃飯,吟下壹首詩:

 誤到蓬山頂上遊,明珰玉女動星眸。

 朱扉半掩深宮月,應照璚芝雪艷愁。

 詩中的蓬山就是蓬萊山,仙人居住的地方。璚芝即瓊芝,古人以為服之可以長生。崔生是用借喻的手法,用遊仙遇仙女卻無法相親,來暗喻他在壹品家遇見紅綃姬的經過,表達其相思之情。但他身邊的人都不知道是什麽意思。此時,他家有壹個叫磨勒的昆侖奴,去看望崔生並關切地問道:「妳心中有什麽事,竟這樣抱恨不已?妳為什麽不和我說?」崔生說:「這是我心裏的事,妳們怎麽能知道?」磨勒說:「妳說吧,我壹定能為妳解除憂愁,不論什麽難事,我都能辦成。」崔生覺得這話不壹般,便把他這段經歷告訴了磨勒。磨勒說:「這是小事壹件,何不早說,妳自找苦吃。」崔生又告訴他紅綃姬臨別時的手語,不知是何意?磨勒說:「這有什麽難的,伸三個手指,是說壹品家有十院歌姬,她是第三院的。翻掌三次,正是十五,是說十五日後。胸前小鏡子,是說十五的月亮圓如鏡,叫妳去相會。」崔生壹聽非常激動,高興。

 他對磨勒說:「用什麽辦法才能解開我心中的郁結,達到我的願望呢?」磨勒笑著說:「後天晚上,就是十五夜,請妳用兩匹青絹,做壹套緊身衣服。壹品家有猛犬,看守歌姬院門,壹般人是進不去的,進去也將被咬死。那犬,其警如神,其猛如虎,是曹州孟海之犬,這個世界上,除了我,別人不能殺死它。為了妳,我就要殺死它。」

 崔生便弄來了酒肉,犒賞磨勒。到了那晚的三更,磨勒拿了煉椎走了,只過了吃頓飯的時間他回來了,說:「犬,已經叫我打死,這回沒有障礙了」。這晚三更後,崔生換上了緊身青衣,磨勒背著他飛過了十多重院墻,到了歌姬院,在第三院停下了,門也沒鎖,燈還亮著,只看著紅綃姬長嘆而坐,好像在等待。她不戴頭飾,不施脂粉,滿腹怨恨,滿面悲戚,正在吟詩:

 深洞鶯啼恨阮郎,偷來花下解珠珰。

 碧雲飄斷音書絕,空依玉簫愁鳳凰。

 詩中也是用隱喻的手法來表達自己的相思。「阮郎」用的是劉義慶《幽明錄》中阮肇在天臺遇仙女的故事,「玉簫愁鳳凰」是用秦穆公之女弄玉吹簫引鳳,和蕭吏結合的愛情故事。這兩個故事中下愛情都有圓滿的結局,紅綃姬反用此意來表達自己的思念和憂傷。

 此時,府中的侍衛都睡了,周圍很寂靜。崔生便慢慢地掀起門簾進去了,過了壹會兒,紅綃姬認出來人是崔生,便急忙跳下床,拉著崔生的手說:「我知道妳很聰明,壹定會悟出我隱語的意思,所以那天才用手語。可我不知道郎君妳有什麽神術,才能到這深宅大院?」崔生便把磨勒為他出的主意,並背他飛到這裏的經過告訴了紅綃女。姬女說:「磨勒在哪?」崔生說,在簾外。便把磨勒叫進屋,用金飾杯盛酒叫磨勒喝。紅綃姬告訴崔生說:「我家原來很富有,住在北方,是壹品用武力逼迫我做了姬女,沒能自殺,茍且偷生,臉上雖然塗脂抹粉,心裏卻很苦悶。就是吃山珍海味,穿綾羅綢緞。鋪金蓋玉,這都不是我希望的,我好像在監獄裏似的,賢仆磨勒既有這麽高明的神術,何不幫我逃出監牢,只要我的願望實現了,雖死不悔。我情願為奴仆,侍候在妳身旁,可是,我不知道郎君有什麽高見?」崔生只是悶悶不語。磨勒說:「娘子既然這麽堅決,逃出虎口,只是小事壹件。」姬女非常高興,磨勒先為紅綃姑娘把隨身用的衣服,妝奩背出去三次,然後說,恐怕晚了就要天亮了。磨勒便背崔生和姬女,飛出高墻大院十幾處,壹品家的守衛,都沒發現。回來後到學院隱藏起來。

 天亮了,壹品家才發覺,又看到了犬已死,壹品大吃壹驚,說:「我家墻高院大,警衛森嚴,門戶緊鎖,來人是飛騰而來,沒留壹點痕跡,必定是俠士所為,這事不要聲張,以免惹禍招災。」紅綃姬在崔生家隱居二年,到了春暖花開季節,她坐著小車去遊曲江,被壹品家人暗中認出來了,告訴了壹品。壹品有點疑惑,便召來崔生追問此事,崔生膽怯不敢隱瞞,便詳細地把前後經過都說了,最後說都是因為磨勒背著才去的。壹品說:「是姬女的罪過,但她已服侍妳幾年了,也不能向她問罪了。但我要為天下人除害。」命令五十名士兵,持兵器包圍崔生的院子,叫他們抓捕磨勒。磨勒呢,手持匕首,飛出高墻,輕如羽毛,快如鷹隼。盡管箭矢如雨,卻沒能射中他,頃刻之間,不知去向。崔家卻是壹片驚慌,壹品也有些後悔和後怕,每到晚上,配備了很多持劍執戟的家童自衛巡邏,這樣做了壹年多。十多年後,崔家有人看見磨勒在洛陽市賣藥,面貌還和從前壹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