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án dòu huáng
2 英文參考favi ***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3 概述蠶豆黃(favi *** [1])是指因食入新鮮蠶豆所致急性溶血,以目微黃,尿如濃紅茶或甚至如醬油,全身不適,疲倦乏力,畏寒發熱,頭暈頭痛,厭食,惡心嘔吐,腹痛,甚則面色蒼白,心悸,煩躁,神呆,少尿,脈細弱等為主要表現的黃疸病[2]。
4 關於黃疸黃疸(jaundice[1][3])為病名[4]。是指以面目發黃、身黃、小便黃為主要表現的疾病[1][3]。古代亦稱黃癉[5][4]。
《黃帝內經素問·平人氣象論》:“溺黃赤安臥者,黃疸。”“目黃者曰黃疸。”
《黃帝內經靈樞·論疾診尺》:“身痛而色微黃,齒垢黃,爪甲上黃,黃疸也。”
黃疸可見於肝細胞損傷、壞死,各種原因引起的膽道阻塞、膽汁郁滯及溶血性黃疸等[4]。
4.1 黃疸的病因病機《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方論》認為其發病多由瘀熱與濕相搏,不得泄越所致;也有因寒濕在裏不解所引起者[4]。
主要由脾濕胃熱、熏蒸肝膽、膽液不循常道而溢於肌膚所致[5]。
黃疸主要以濕邪為患,所病臟腑在脾胃肝膽,多由脾胃涉及肝膽。
4.1.1 病因外感濕熱之邪,郁而不達,外濕化熱,蘊結脾胃,熏蒸肝膽,以致膽液不循常道,浸淫肌膚引起黃疸;
脾主運化而惡濕,如飲食不節,嗜酒肥甘,脾胃受損,健運失職,或勞傷過度,氣滯濕郁,濕邪阻滯中焦,肝膽之氣疏泄失常,膽汁侵入血液,溢於肌膚,因而發黃。
4.1.2 病機陽黃:陽盛熱重,濕從熱化,濕郁熱蒸,疏泄功能阻滯,膽液橫溢而致。砂、石、蟲體阻滯膽道,膽液外溢亦致發黃。
急黃:火熱極盛,熱毒壅盛,邪入營血,內陷心包。
陰黃:陰盛寒重,濕從寒化,或素有脾陽不足,或陽黃日久,膽液為濕所遏,滲溢肌膚而成。
4.2 黃疸的癥狀主要表現為目黃、皮膚黃、小便黃[5][4]。
黃疸以目黃、身黃、小便黃為主要癥狀,尤以目睛黃染為其主要特征,發病有外感、內傷,病變臟腑多在肝膽脾胃,分為陽黃和陰黃兩大類。
膽源性黃疸、阻塞性黃疸和溶血性黃疸等均屬“黃疸”範疇。
針灸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效果較好;其他原因引起的黃疸,針灸可作配合治療。
急性期應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4.3 黃疸的辨證分型本病有屬陰屬陽,在臟在腑之分[4]。《臨證指南醫案·疸》:“黃疸,身黃目黃溺黃之謂也,病以濕得之,有陰有陽,在腑在臟。陽黃之作,濕從火化,瘀熱在裏,膽熱液泄……熏蒸遏郁,侵於肺則身目俱黃,熱流膀胱,溺色為之變赤,黃如橘子色,陽主明,治在胃。陰黃之作,濕從寒水,脾陽不能化熱,膽液為濕所阻,漬於脾,浸淫肌肉,溢於皮膚,色如熏黃,陰主晦,治在脾。”壹般把黃疸分成陽證和陰證兩大類,稱為陽黃和陰黃[5][4]。歷代又有五疸、三十六黃、黃疸二十八候等分類法[4]。
因濕熱所致者,為陽黃[5]。黃色鮮明,常伴發熱口渴、嘔惡腹滿等癥,病程多短,多屬外感所致[5]。由濕從寒化或陽黃失治而來者,為陰黃[5]。黃色晦暗、常伴身重倦怠、納少畏寒等癥,病程多長,多屬內傷所致[5]。
黃疸辯證以陰陽為綱,陽黃以濕熱為主,陰黃以寒濕為主。
陽黃:身目俱黃,黃色鮮明,發熱口渴,心中懊憹,腹部脹滿,嘔惡欲吐,大便短少赤黃,苔黃膩,脈弦數。若熱毒內陷,則高熱煩渴,腹滿脅痛,神昏譫語或肌膚發斑,衄血便血,舌絳,脈滑數等癥;
陰黃:身、目黃色晦暗,神疲乏力,脘痞腹脹,畏寒肢冷,食少便塘,舌淡苔膩,脈濡緩或沈遲;若脅下癥積脹痛,腹脹形瘦,舌質暗有瘀斑,脈細澀,多為瘀血或有惡變。
4.4 黃疸的治療現代醫學中的急慢性肝炎、膽囊炎、膽石癥、胰腺炎、肝硬化等疾患伴有黃疸者,均可參照本條施治[5]。
4.4.1 刺灸法取陰陵泉、肝俞、膽俞、至陽、足三裏、中封等穴為主[5]。陽黃加陽陵泉、太沖、建裏;腹脹嘔惡加內關、通谷;熱甚加曲池、內庭[5]。陰黃加灸脾俞、腎俞、氣海、中脘;神疲畏寒加灸命門、大椎;便溏加天樞、神闕[5]。
4.4.1.1 陽黃治則:清化濕熱,疏泄肝膽
處方:膽俞、陰陵泉、太沖、內庭
方義:膽俞利膽泄肝,清熱化濕;陰陵泉乃脾經合穴,配胃經滎穴內庭,以瀉脾胃濕熱之邪;太沖乃肝經原穴,疏泄肝膽。熱退濕除,肝疏膽利,膽汁循於常道,黃疸可退。
隨證配穴:惡心欲吐—內關,腹脹便秘—天樞。
操作:毫針刺,瀉法,每日1次,每次留針20~30min,10次為壹療程。
4.4.1.2 陰黃治則:溫化寒濕,健脾利膽
處方:膽俞、脾俞、陰陵泉、三陰交
方義:膽俞通利膽腑,脾俞溫運脾胃,以利寒濕;陰陵泉、三陰交,健脾利濕,以促運化,導濕下行,***奏健脾利濕,疏膽退黃之功。
隨證配穴:神疲畏寒—命門、氣海,大便溏瀉—天樞。
操作:毫針刺,平補平瀉或加溫針灸,每日1次,每次留針30min,10次為壹療程。
4.4.2 穴位註射法水針:取肝俞、脾俞、中都等穴,選用維生素B1、維生素B12及板藍根、田基黃、茵陳液、甘草液等註射液1~3種,每穴註射1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5]。
選穴:膽俞、肝俞、期門、陽陵泉
方法:板藍根註射液,或田基黃、丹參註射液,或維生素1、維生素B12註射液,每穴每次註射0.5~1ml,每日l次,10次為壹療程。
4.4.3 耳針法耳針:取膽、肝、脾、胃、下腳端、三焦等穴為主[5]。中等 *** [5]。
選穴:肝、膽、脾、胃
方法:毫針刺,每日1次,每次留針30min;亦可撳針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貼壓,每3~5日更換1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