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孫姓氏的來源

孫姓氏的來源

姓氏起源:孫,吳,鄭,馮,陳,儲,衛

姓氏:孫

祖宗:惠孫

分類:以王父字為氏

姓氏起源:

1、出自姬姓,為衛國國君康叔的後代。拒《元和姓篡》所載,周文王弟8子康叔為衛國國君,其九世孫叫惠孫,惠孫有個孫子乙,字伍仲,伍仲以祖父的字命氏,就是孫氏。因此他又叫孫仲。孫仲的子孫世居汲郡,是為河南孫氏。

2、出自羋姓,為春秋時楚國令尹孫叔敖之後。孫叔敖時楚國 期思人,字孫叔,在他任楚令尹時,因教化民眾,曾在期思開發水利有功,而深得楚人的擁護,其子孫便以他的字命氏,也稱孫氏。

3、出自媯姓。春秋時,陳(為周武王滅商後所封的媯姓國)厲公的兒子叫陳完,因事逃到齊國後,改姓田,田完的5世孫無宇次子田書,為齊國大夫,因有功被齊景公賜姓孫氏。後來齊國內亂,孫書的後人出奔吳國。吳將孫武,其後也。是為山東孫氏。

郡望:

1、汲 郡:晉置郡。此支孫氏,為孫氏世居之地,為晉名隱士孫登之族所在。

2、樂安郡:東漢置郡。此支孫氏為兵家之聖孫武之族所在。

3、陳留郡:西漢置郡。治所在陳留。

4、太原郡:戰國秦莊襄王時置郡。此支孫氏為富春孫氏之分支,其開基始祖為孫明的11世孫福。

5、富春郡:秦置郡。此支孫氏為樂安孫氏之分支,其開基始祖為孫武次子孫明。

堂號:

"平治堂":因為孫叔敖把楚國治理得民富國強。

"樂安堂":因為田書伐莒有功,被封於樂安。

"富春堂":大軍事家孫武帶著自己的13篇兵法見吳王,吳王用他為將。他帶兵西大破強楚,北威齊、魯,戰功赫赫。吳王把他封到富春,因叫富春堂,和樂安堂同宗。

"映雪堂":晉朝時候禦史大夫孫康,幼時家貧,買不起油點燈,冬天下了大雪,他在院子裏映著雪光讀書,終於成了大名。

遷徙分布

出自姬姓的孫氏,世居汲郡。出自安樂的孫氏,至孫武時逃至吳國。其後裔壹支留居太原,壹支徙居清河,壹支徙居汝州郟城。在唐代中原孫氏曾兩次向福建移民。唐之前,孫氏世居河南陳留,唐僖宗時孫利定居於江西寧都,傳至孫承事,遷居福建長汀河田。其後裔孫友松再遷至廣東紫金縣,其後孫殿朝又遷至翠亨村,孫殿朝既孫中山的高祖。他的孫子孫敬賢有三子:長子達成、次子學成、三子觀成。達成娶妻楊夫人,生三子:長子德佑、次子德彰、三子德明。德明就是中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據有關資料記載,臺灣的孫氏皆來自福建泉州,而泉州孫氏系唐末自光州遷入。孫氏不僅在國內分布相當廣泛,而且海外不少國家也有不少華人。

姓氏:吳

祖宗:泰伯

分類:以國為氏

姓氏起源:

1、出自舜帝有虞氏。

2、是顓頊帝的名臣吳權的後裔。

3、《通誌·氏族略》記載:“泰伯封於吳,子孫以國為氏。”即吳國始祖泰伯、仲雍的後代。

4、出自夏代著名弓箭手吳賀。這其中又以第1支的影響最大。傳說泰伯兄弟本該在古公稟父去世後繼承王位,但是,他們認為弟弟季歷的兒子姬昌(即後來的周文王)有君王之材,就把繼承權讓給季歷,然後由季歷傳給姬昌。為了斷絕別人擁立他們的念頭,泰伯、仲雍便逃到偏遠的東吳荊蠻地區,斷發紋身,與當地人壹起生活。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泰伯讓王”的故事。泰伯來到荊蠻,自號“句吳‘和“攻吳”。荊蠻人被他的義舉感動,紛紛前來投靠,有千余家之多。吳國就在這個基礎上逐漸發展壯大起來,建都於吳(今江蘇蘇州)。由此還可知,吳姓與周姓原本是壹家。從泰伯開始,傳到19世孫壽夢時,開始稱王,國勢日漸強盛,領土不斷擴張,直至浙江嘉湖和安徽等地。古代的吳國即是吳姓的發源地。歷史上著名的“臥薪嘗膽”的故事中被越王勾踐攻滅的吳王夫差,正是泰伯的後裔。吳國當時的屬地範圍,在今江蘇無錫壹帶,並由此不斷向四處延伸,發源於江、浙壹帶的吳氏,此後很快繁衍到鄰近的齊魯之間,擴散到山東境內,據《元和姓篡》載,凡山東吳姓漢人,大多是壽夢第4子季劄的後代。另有壹種說法指出舜的妻子被封在虞地,而虞與吳音相近,其子孫因此得姓。(《姓氏急就篇》)如果照這樣來說,則吳姓的起源就還要早於周代了。

郡望:

1、延陵縣:西晉時分曲阿縣置縣。

2、濮陽郡:晉代時改東郡置國,西晉末改為郡。此支吳氏,其開基始祖為廣平侯吳漢的裔孫吳遵。

3、陳留郡:西漢時置郡。此支吳氏是季紮的後裔,為東漢吳恢之族所在。

4、長沙郡:秦時置郡。此支吳氏系季紮之後,其開基始祖為西漢長沙王吳芮。

堂號:

"延陵堂":季紮是吳王壽夢的第四子,以賢德著稱,壽夢想讓他繼承王位,他堅辭不受,壽夢只好把他封在延陵。他的三個哥哥

先後為吳王,臨死時要傳位給他,他仍然不接受。因此他被後人奉為"至德第三人",又因其封邑在延陵,故時人稱其為"延陵季子"。

遷徙分布

吳國滅亡後,夫差的太子吳鴻被流放到江西,夫差之後還繁衍於江浙、安徽、山東、河南境內的壹些地方。隋唐時期,吳氏已廣泛地分布於大江南北。唐高宗時有吳姓將佐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辟漳州,唐僖宗時,有吳姓將佐隨王審知入閩,皆在福建安家落戶。宋明以後,吳氏稱雄於東南,其中季紮的53世孫吳宣是後蜀駙馬,家族顯赫壹時。吳宣的5世孫吳吉甫是吳氏入粵始祖。

吳氏遷居臺灣始於1291年,入臺第壹人是元朝禮部員外郎吳光鬥,他奉命率6000人乘船"往使琉球"(即臺灣)。明朝末年以後,福建、廣東沿海吳氏有許多人前往澎湖、臺北、高雄等地謀生創業。發展至今,其中最為顯赫的壹支是吳伯雄家族。吳伯雄現任臺灣國民黨中央常委、臺北市市長等要職,其家族號稱吳氏"全臺第壹家"。吳氏遷居香港,大約始於元代。

吳氏向海外拓展,最早是到日本。吳人東渡日本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其中有壹支演變成日本皇室。吳氏在東渡日本的同時,還有大批人南遷,進入今越南地區。其中季紮的50世孫吳權於939年稱王,建立了越南歷史上最早的獨立王朝--吳朝。南越政權最後壹任總統吳庭艷即吳權之後。現在越南有二百多姓,吳姓為第六大姓。東漢時有吳風進入朝鮮,發展至今,吳姓稱為朝鮮143個姓氏中最常見的20大姓之壹。明代以後,吳姓還有人移民南洋,遷至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新加坡以及泰國、緬甸等國,近代,又有人旅居歐美。

姓氏:鄭

祖宗:鄭桓公

分類:以國為姓

姓氏起源:

鄭姓的歷史已有三千多年。它的來源據《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周宣王把他的弟弟友封於槿林(今陜西華縣東),建鄭國,友即鄭桓公。周幽王時,桓公任司徒,見幽王無道,便向當時的智者太史伯詢問自保之計。太史伯說,在洛水以東,黃河、濟水以南的虢、鄶兩諸侯之間有壹大片土地,交通便利,物產富饒,可以在那裏安置家室和財產。桓公依計而行,可惜還沒來得及安頓好,就在“犬戎之難“中被殺害了。此後,桓公的兒子鄭武公幫助周平王鞏固了東周,因功被賞了虢、鄶之間的土地,在那裏建立了新的鄭國。由此,鄭氏子孫便在這裏發展繁衍起來,世襲鄭公稱號。公元前375年,鄭被韓所滅。鄭國遺族從此散居於京(今河南滎陽京襄城)、制(今滎陽西)、祭(今河南鄭州東)和陳(今河南淮陽)、宋(今河南商丘)之間,為紀念故國,便紛紛改為鄭姓。鄭國的最後壹位國王鄭幽公生公子魯,魯7世孫鄭當時在漢代任大司農。鄭當時之5世孫鄭稚漢末自陳遷至河南開封,從此定居在那裏。晉時置滎陽郡,逐成為滎陽開封人。此後,天下鄭姓言源流者,皆曰出自滎陽。鄭姓人中自古有“天下鄭姓出滎陽”或“滎陽鄭氏遍天下”的說法,所以,鄭姓的主要發源於今河南中部壹帶,這裏在古代曾是滎陽郡的管轄範圍。現在,河南中部還有壹個滎陽市。

郡望:

1、滎陽郡:三國時置郡,治所在滎陽。

2、洛 陽:我國古都之壹。漢、魏故城在今洛陽市白馬寺東漢

3、水北岸;隋、唐故城在漢城西18裏。

4、高密郡:西漢時置郡,治所在高密。相當今山東高密壹帶。

5、雍 州:東漢時置郡,治所在長安。

6、隴西郡:戰國時置郡,治所在狄道。

7、南陽郡:戰國秦置郡,治所在宛縣。

堂號:

"博經堂":東漢鄭玄,博覽群經,幾千人從遠方來拜他為師。西漢時期的讀書人大都專治壹經,鄭玄卻獨自力主博通。

"安遠堂":漢宣帝時,鄭吉為侍郎,那時外侮屢屢來犯,鄭吉打敗了車師,使日逐投降。於是皇帝提他當司馬。為了西方國境的安全,又派他為西域都護,封安遠侯。

遷徙分布

鄭氏最早的發源地是今河南省的新鄭縣。在戰國時因為韓國所滅,便散遷到河南東部及山東、安徽等地間。秦時,19世孫鄭襲遷司州河南洛陽。27世孫鄭其舉族遷回滎陽。秦漢以後,鄭姓已遷入鄰近地區,主要以今山東、安徽、陜西、山西等境為其分布的主要地區。其後29世孫鄭賓居山東高密。31世孫鄭眾之子安世遷居鹹陽。因漢武帝令"強宗大族,不得聚居",有24世孫南遷至浙江會稽山陰。鄭姓大舉南遷始於"永嘉之亂"之時。西晉永嘉二年,"中原板蕩,衣冠始入閩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為鄭姓。唐初,河南鄭氏又有隨陳政、陳元光父子移居福建者。唐末,又有河南故始鄭氏隨王潮、王審之入閩。明清之際著名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先祖既是此次入閩的。鄭氏移居臺灣,始於鄭成功;播遷至海外,始於清朝,現分布於泰國、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等國家。

姓氏:馮

祖宗:畢公高

分類:以邑為氏

姓氏起源:

1、出自姬姓,為周文王昌之後。據《元和姓纂》、《後漢書》等所載,周文王第15子畢公高後裔畢萬,西周時,在晉為大夫,當時晉獻公陸續功滅了許多小國,其中包括畢萬的壹支孫被封於馮城,其後子孫以邑為姓氏,稱馮姓。史稱馮氏正宗。是為河南馮氏。

2、出自歸姓,為馮簡子之後。據《世本》所載,春秋時鄭國有大夫馮簡子,因封邑在馮而得氏。後馮邑被晉國所奪,成為魏氏子弟長卿的封邑,長卿的後裔也稱馮氏。是為河南馮氏。

郡望:

1、始平郡:晉時置郡,治所在槐裏。

2、杜陵縣:此支馮氏,為上黨馮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馮唐之弟馮騫。

3、穎川郡:秦時置郡,治所在陽翟。

4、上黨郡:戰國韓置郡,此支馮氏,其開基始祖為戰國時韓上黨太守馮亭。

5、長樂郡:後魏置郡。

6、京兆郡:漢時置郡,治所在長安。

7、弘農郡:西漢置郡,治所在弘農。

8、河間郡:漢高帝置郡,治所在樂城。

堂號:

"半部堂":五代後周時,趙普助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宋太祖趙匡胤於是封趙普為宰相。他又提出了"杯酒釋兵權"的方法削減了地方武裝,鞏固了中央集權,想方設法,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宋太祖就問:"愛卿!妳怎樣把國家治得這麽好的?"趙普回答說:"我不過是靠了半部《論語》罷了!"趙普死後,家人整理他的書箱,果真什麽寶貝也沒有,只有他活著的時候常讀的壹部《論語》。"琴鶴堂":宋朝時殿中侍禦史趙忭是個清廉愛民的好官,人稱"鐵面禦史"。他當成都知府的時候,壹清如水。他看到人民安居樂業,就高興地彈琴取樂。他養了壹只鶴,時常用鶴毛的潔白勉勵自己不貪汙;用鶴頭上的紅色勉勵自己赤心為國。他窮得什麽東西都沒有,只有壹琴壹鶴。

趙氏還以"天水"、"孝思"、"谷治"、"萃渙"等為堂號。

遷徙分布

戰國時有馮亭,入趙,拒秦戰死,其宗族分散,有的留上黨潞縣,有的在趙,子孫有許多為將相。至西漢文帝時、車騎都尉馮唐徙居安陵,其弟馮騫自上黨徙居京兆杜陵。此外,先秦時代,馮氏已有徙居今山東者。三國以前,馮氏還有遷至今四川的射洪、中江、渠縣等地及湖北公安者,東晉末,馮氏又有徙居和龍者。唐玄宗時著名宦官高力士,本為馮盎之曾孫,後為宦官高延福收養,改姓高,此為馮姓改為高姓者。唐末黃巢起義時,中原馮氏有壹支避難南遷福建寧化石壁,宋代分出上杭、漳州、武平等支脈,至宋末元初,上杭馮氏有的又南遷至廣東的平遠、潮州、揭陽,後再遷至豐順、梅州等地。清康熙至乾隆年間,廣東、福建馮氏有數支移居臺灣,此後,有的又遠播海外。

姓氏:陳

祖宗:媯完

分類:以國為氏

姓氏起源:

1、出自媯姓,其始祖為媯滿,也為虞舜之後裔。據《通誌。氏族略》所載,周武王滅商以後,追封前代聖王的後人媯滿於陳,媯滿為陳侯,稱胡公滿,胡公滿傳至10世孫媯完,陳國內亂,厲公的兒子出奔到齊國,以國為氏,稱陳氏。

2、出於陳國公族後裔。陳國在媯滿死後,其子孫有以國為氏,就是陳氏。除胡公滿的子孫陳完這壹支主系外,還有三支。壹是陳哀公之子留,避居陳留。二是陳泯公之長子陳衍。避居陽武戶牘鄉。三是陳泯公次子全溫之後陳孟璉,居於固始,其後因無子,便以穎川陳?為嗣子,遂融入穎川陳氏。

3、出自白永貴之後。隋初有白永貴改姓陳,其後裔也多改陳姓,是為萬年之陳氏。

4、劉矯的後裔也有改陳姓的。

5、南北朝時,鮮卑族壹支三字姓侯莫陳氏隨北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後,實行漢化政策,改復姓為漢字單姓,稱陳氏。

郡望:

1、穎川郡:秦時置郡。此支陳氏,其開基始祖為齊王建三子陳軫。

2、廣陵郡:西漢置國。此支陳氏,出自漢武帝之子劉胥之後所改陳姓後裔。

3、河南郡:漢高帝置郡。此支陳氏,出自匈奴族陳氏。

4、武當郡:北魏置郡。這壹支出自陳?之後。

5、馮翊郡:漢武帝置郡。此支陳氏,出自陳宣帝之子沅陵王陳叔興之後。

6、京兆郡:漢時置郡。此支陳氏,出自唐代遷居京兆的陳?後裔陳忠之後。

堂號:

"三恪堂":恪是尊敬的意思,又是客人的意思。周武王滅紂後,把黃帝之後封於薊,帝堯之後封於祝,帝舜之後封於陳。稱為三恪。表示他們是周朝的客人,不是臣子,格外地尊敬他們。

遷徙分布

自陳國內亂後,陳氏有幾次外遷,分別為陳留、陽武戶牘鄉和固始。唐朝初期和中期,中原陳氏有兩次南遷福建。壹是唐高宗總章二年,朝廷派陳政率兵鎮壓福建南部的"蠻獠嘯亂",陳政卒後,其子陳元光代父領兵,平定局勢後,設置了漳州郡。因之被後人稱為"開漳聖王",其子孫稱為"開漳聖王派"。二是穎川陳實後裔陳忠之子陳邕,受宰相李林甫排擠,遷至福建同安,其後子孫興旺,在福建發展成為"太傅派"陳氏。

陳氏入粵,始於南宋。陳氏入臺,始於明末,福建同安人陳永華於明末隨鄭成功入臺灣,為陳氏入臺始祖。陳氏遷入越南的歷史比較久遠。李朝女皇李昭皇之夫陳煚,於1228年創建越南陳朝,傳8世13王,歷時175年。陳氏移居日本,始於明初,大都是明太祖朱元璋派去的水手,此後有的在琉球群島落戶。明清以後,閩粵等沿海地區的陳氏,有許多人出海謀生。例如,陳臣留率親族百余人遷居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另有壹些人遷至菲律賓、泰國、印度尼西亞和美、英、法、澳大利亞等國家。

姓氏:諸

祖宗:閩越王

分類:以人名為氏

姓氏起源:

1、來源於越王的後裔。西漢初期,有人名為無諸,他是戰國時期 越王勾踐的後代。秦朝末期,他率領著部將幫助劉邦取得了戰爭的勝 利,漢朝建立以後,他被封為閩越王。他的後代以他的名字作為姓氏 ,形成諸姓。

2、來源於諸葛氏。五代的時候,後周有諸葛十朋,趙匡胤發動陳 橋兵變建立宋朝後,諸葛十朋改姓單姓諸,隱居在會稽山中,他的後 代於是改姓諸。

3、來源於食邑。春秋時期魯國有壹個諸邑,魯國大夫就在這裏生活,他的人民采食於此。他的後代便以諸為姓。

郡望:

涿郡:漢高帝時置郡。此支趙氏為穎川諸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西漢穎川太守趙廣漢之後裔。

堂號:

未知

遷徙分布

未知

姓氏:衛

祖宗:康叔

分類:以國為氏

姓氏起源:

1、《廣韻》記載的“周文王子原(康叔)封於衛,後因氏焉。”武王伐紂之後大封天下之時,文王的第九個兒子康叔被封於衛,衛國延續了七百多年之後,公元前254年被魏吞並,成為魏的附庸,後來又被秦國消滅,後代為了紀念先祖而以國為姓氏。當年的衛國在今河南省北部和河北省南部壹帶。

2、五胡亂華之際,昌黎的鮮卑族與漢雜居,被同化而改為衛姓。(見《後燕錄》)

郡望:

1、據《廣韻》記載:“周文王子康叔封於衛,後因氏焉。望出河東、陳留。”

2、秦置河東郡,現在山西省夏縣。

堂號:

不詳。

遷徙分布

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