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東坡肘子跟誰有關

東坡肘子跟誰有關

東坡肘子跟蘇軾有關。

東坡肘子因大文豪蘇軾(蘇東坡)而得名。蘇軾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市)時,發現豬肉價格便宜,但老百姓不講究吃法,於是介紹故鄉四川眉山燉膀的方法,後來人們就把用眉山民間傳統方法燉制的豬膀肉稱為“東坡肘子”。

東坡肘子烹飪技法最早源於蘇軾所撰《豬肉頌》,該文記載了“凈洗鐺(鍋),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時它自美。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的記述,即指蘇軾在眉山對豬前肘用木炭煨膀,微火慢燉,止湯沸滾,減少蒸發的烹調技法。

火候的要求:

純正的東坡肘子烹飪技法對原材料和火候等都頗為講究,整套技法從選肘子、煮、蒸、加料、再到成品,全部過程均須純手工操作,且只選用豬腿上部,洗凈後放入清水中燉,燉至八分火色,將肘子撈起來,再上蒸籠蒸。

經兩次脫脂後,才能東坡肘子“肥而不膩、(火巴pa)而不爛、色香味形、入口遺香”的傳統純正口味。眉山市文物保護研究所專家認為,東坡肘子制作技藝歷史悠久,從最初蘇軾文字記載演化出現實中的普通菜品,又從單壹的菜品技法演化成民間食俗。

如今它已不僅是壹部“食俗史”,而是從深層次揭示了國人食俗文化的流變與演進。從另壹個視角記錄了壹個普通菜品升華為壹種文化現象的獨特魅力,這對研究我國宋代豬前肘烹制技法以及對豬前肘的食俗文化現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學價值。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東坡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