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盜墓史

盜墓史

壹、中國民間盜墓的歷史和過程。真正的民間盜墓活動是非常隱秘的(不算亂世被軍閥破壞),可以說是自成壹派,有些絕招更是“不脛而走”。

現代意義上的中國有組織有針對性的由國家發起的“考古發掘”還不到壹百年。記得十幾年前看過幾個幾十年前的發掘報告,與其說是“發掘”...作為“盜墓記錄”。因為它的方法、手段等...都是壹套盜墓賊的東西,沒有“自己”的東西。

到目前為止,有些手段可能是先進的...增加了壹些高科技的部件,比如探地雷達,金屬探測儀,氣體分析儀等等,但是原理還是壹樣的。真正的民間盜墓者是受到各種限制的。他不可能帶著雷達去盜墓,連壹把洛陽鏟都要拆了“藏”起來...所以他有自己的絕招。

他要想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就必須想各種辦法,有些辦法很微妙。比如妳往下挖壹個十幾米的洞,地上就沒有土了!我這種外行想都不敢想。

不會這樣吧!.....不信!但是後來我就信了,因為我現場看到的時候就信了。讓我在現場找個洞...走來走去都找不到!轉過身,人們會說,“就在妳站的地方...就在妳腳下,妳正站在嘴巴上!”“這嚇了我壹跳。

逃離...然後別人找了個鏟子在我站的地方挖。壹分鐘後,我看到了壹個洞...原來我是站在壹個“箅子”上,盜墓賊收工後會把洞口封上。現在打開它...這只是壹個下水道井蓋大小的洞。打開後往下看,直走十幾米。隆冬時節看不到底。人們還說...有勇氣就可以下去!底部很結實,不會塌。妳可以下去看看墳墓。

我說算了,壹個四五層樓那麽高的洞...讓我頭暈。更奇怪的是...周圍是壹片平原,平地,種著莊稼。綠色帳篷裏有這樣的井蓋,外面幾百米幾裏都沒有土堆。不可能把土堆放在外面,洞又那麽小,幹活的時候還得封著。沒人能看出來!.....雖然不知道具體做法...但是我們必須承認這個事實!聽說這個洞是壹年多前盜墓賊開的。過了壹年多,洞還是很結實,不會塌。

我不知道怎麽做。要看的眼睛...不明白。

還有“看地形”,就更玄乎了。不知道的人走在墓旁是看不到的。知道訣竅的人幾公裏外就能看到。壹些盜墓賊“喜歡”在下雪天出來“走動”...特別喜歡下“雪粒很細”的雪,原因和“土”有關。

土壤分為“熟土”、“活土”(也叫“花土”)和“死土”。有經驗的盜墓賊壹眼就能看出這裏有沒有古墓,甚至壹眼就能看出是什麽時代的古墓。

我認識的那個考古系的研究生,大學畢業的時候被學校安排去三峽探險(史前文化的搶救性發掘,現在三峽漲了以後已經被淹沒了),他告訴我...什麽樣的土壤有什麽樣的特征是很清楚的。而且有意思的是,他自己也承認:我們的水平比不上真正的盜墓賊,我們的經驗也遠非完美。我們主要側重於理論。妳發現了什麽...要分析它,看它的特點,以及它是什麽時候被分析出來的。沒關系,但如果妳真的想“找個墳墓”...那將是壹個笑話。

首先,各個朝代的墓葬都有自己的特點,比如在形制上的特點,等等。掌握了這些特點,就能事半功倍。

可以先用探針探查,根據手上的感覺……去“感受”是否有古墓;待確認後,鏟,如:壹鏟下去10米,然後...看深度,看鏟出來的是什麽。深度也是壹個標誌。有鋸末、朱砂、窖灰等...這些都是特點;然後,用泥鏟把墳墓的形狀弄成方形。就是修正坐標。

打左邊的壹個...打十米沒打中,那就是“完了”,然後回到右邊繼續打...以此類推,把點壹點連起來,就是地下十幾米的墓的形狀。然後根據墓葬的形制、深度、坑灰、木質(或石質、磚質)等特征,可以推斷出墓葬的年代、墓門的位置等等。

壹般來說,任何壹個朝代的墓葬,器物的擺放都有自己的規律。看漢墓的形制,東漢還是西漢,腦子裏都會有壹個“形象”...棺材應該在哪裏,陶器埋在哪裏,金屬器皿在哪裏,兩邊的耳房裏會有什麽...諸如此類。

當妳真正走下坡路的時候...直走過去挖(漢墓壹般都是塌的,填土,說是墓葬...其實都是土,在土裏前進,壹切都在土裏)。這就是我在上面的帖子裏提到的“左肩右腳”的特點...壹般昂貴的隨葬品都會放在墓主人的棺材裏,左肩右腳。

也就是說,妳在挖墓之前,腦子裏會有整個墓的概念。當妳真的往下挖的時候,妳會直接去妳想找東西的地方...還有壹些墓,比如明、清墓,墓頂會很厚(想想看...七縱七橫十四層* * *的青磚,會有兩米多厚,會有多堅固!),挖坑時要避開墓頂。否則,如果妳撞到墓頂...妳可能壹晚上完成不了工作,但是第二天妳敢來嗎?也許警察已經在等妳了。

所以鏟子壹旦碰到磚(鏟子擡起時會帶磚灰),開洞時就要避開墓頂。反正墓的形狀已經“方”了,妳知道入口的位置,知道墻的位置,知道墓頂的位置,那麽當妳開洞的時候,自然會找其他地方打...這個“他處”有時可能在墓門附近,有時可能在墓室後壁附近,這都是有可能的,完全根據墓室而定。

第二,盜墓者的歷史,尋寶的方法和技巧。中國盜掘古墓由來已久。歷史上記載最早的墓葬是商代第壹代人商湯。距今已有3600年,盜墓最早出現在2770多年前的西周晚期。有人從發掘的古墓中得到了壹枚玉璽,上面有壹個十字架,沒有人知道。盜墓的有兩種人,盜墓的。孫殿英等。在民國非常受歡迎。他們用大量的士兵燒柴,也有大量的盜賊分布在全國各地,集中在河南、陜西和湖南長沙。職業小偷壹般是兩個人合夥,很多團夥人少,單獨幹的就更少了,因為壹個人照顧不了。本來要壹個人挖,黨風不正壹個人清土。以後朋友之間可以親親,父子之間很少合作。在尋找合作夥伴時,我們需要非常小心,防止任何人貪婪。這些人長期從事盜墓,經驗豐富,善於偽裝,防盜機關非常厲害。他們確定目標後,如果小墓不用費多大力氣,幾個晚上就挖好了,拿出貨就走。如果是大中型墓,他們會以農耕為名。用綠色紗帳掩蓋了長達兩個月的偷獵活動。第二,在墳墓附近蓋房子,掩人耳目,然後從房子到墳墓挖壹條隧道,從外面看不到任何東西。第三,在古墓附近修建假墓的同時偷偷挖地道,盜財物入墓。長沙盜墓肯定在南方,洛陽鏟不太好。古人總結多方經驗後,瞻前顧後,聞之而動,要求斬之。也就是說,盜墓賊往往懂得風水之術,通過風水來判斷壹個墓地的大小,玩弄鼻子之術。他們用壹把土就能確定自己屬於哪壹代墓葬。他們對這封信感到驚訝。有個傳說,有個盜墓賊,搶了三代,練就壹技之長,卻在80年代被抓。他本該死去,卻因為他的壹技之長,被判了無期徒刑,為考古事業幹了壹輩子。三個問題大多是口才。與老人談過去,談現在,以獲取有關墓葬的信息。四切即脈診。有三層論據。壹種是根據土層判斷墓葬的年代和大小。另壹種是在壹個墳墓的棺材裏摸死者身上的物件,從頭到腳,都是壹灘冷漠。這必然是壹個微妙的想法。第三種是用手觸摸出土的物品來判斷物品的價值。盜墓尋寶的事情由來已久。今天,工具更加現代化、集體化和智能化。他們用軍用羅盤進行探測,用探測器、雷管、炸藥、電鋸,用汽車進行運輸,用手機進行通訊。所以,要想學會這項技能,是復雜而艱巨的,任重而道遠。現代盜墓者把盜墓工具發揚光大了...淘汰了壹般的洛陽鏟,使用的鏟是在洛陽鏟的基礎上改裝的。

因為洛陽鏟頭後面連著的木桿太長了...目標太大,所以放棄了,改用螺紋管...上下半米,可以隨意延長。平時看地形的時候都是拆開來放在單肩包裏帶著。

同樣,不同的墳墓被挖掘...不同的工具被用來盜墓。發掘漢墓用洛陽鏟演變而來的重鏟,挖唐墓用平鏟(類似魯的月牙鏟),進漢墓用滾叉和撇刀夯土(漢墓多為坑窪坍塌)。

壹般來說,西漢墓葬沒有廂房,東漢墓葬多了兩間廂房,這是壹個標誌。唐朝的墓是用墓磚砌成的,磚與磚之間沒有粘結,所以就建成了穹頂。

但墓磚漢墓並不常見(大墓除外),多為墓坑或帶木方的坑。明清墓葬多為磚結構,其間嵌有石灰和鐵片。明代有些墓頂厚兩米多(七輻七券)...非常強壯。

明陵距離地面的深度壹般不超過六米,不需要特殊方法就可以連夜挖掘。漢墓距地表約11、12米,西周墓更深。如果挖掘工作要在壹夜之間完成,就必須使用特殊的方法。

尤其是漢墓和西周墓,年代久遠,神跡難覓。先有壹個“找地方”的過程。確定位置,探杠,鏟,看坑灰,確定墓的形狀和朝向(即確定年代)...然後我們可以做好準備,用特殊的方法在壹夜之間完成挖掘。

盜墓賊有非常強烈的盜墓目的,比如...當他們進入墓穴時,他們會直接挖到棺材的位置...然後在“左肩右腳”裏找東西,再在耳室(東倉西庫)裏搜...至於其他職位,要看時間長短,時間短了就廢了。看地形的時候有很多體會。比如“秦葬嶺、漢葬坡”等古代盜墓坑,都是方坑,到了現代都是圓坑。這就是所謂的“近園古坊”來對抗盜墓。“疑墓”傳說的由來最常見的反盜墓方式,就是把墓址隱藏起來,讓盜墓者不知道在哪裏。

據說古墓的主要出發點之壹是不封樹,也不在地面設置醒目的標誌,這是為了防止非法挖掘。漢末三國時期的盜墓,導致了各種形式的反盜墓出現了所謂的“疑墓”、“虛墓”,也就是把盜墓賊和真假墓混為壹談的情況。

其中以曹操設置的“疑墓”最為著名。據民間傳說,曹操的“疑冢”多達72座,有些甚至立於水中。

泉州民間曾說,施瑯將軍有七座“虛墓”,分別位於泉州多個古城門口。傳統的反盜墓方式有石墻鐵壁堅固、積沙積水防盜鑿、弩箭毒煙殺盜墓者的方式。

古墓被盜嚴重,造成的損失無法估量。以我國已發掘的數千座漢墓為例,據報道只有三座墓葬幸存。

“我們挖掘古墓的時候,最擔心的就是古墓被盜墓賊洗劫了。”壹位長期從事考古工作的學者這樣說。

“從考古學的角度來看,古人視死如生,古墓成為研究古代社會的重要文物。古墓中的文物代表了悠久文明留下的歷史印記。因為。

三、中國古代盜墓史簡介《中國盜墓史》

是壹部比較完整的反映中國盜墓歷史的專著。作者是王子今,著名的歷史學家。詳細介紹了各個時代的盜墓現象和與盜墓的鬥爭,穿插了復活、親人的親人的親人的親人的親人的親人的親人的親人的親人的親人的親人的親人的親人的親人的親人的屍體等各種盜墓心理和現象,盜墓技術的歷史發展及其對文化發現的客觀意義。到目前為止,是盜墓史的權威著作。

中國盜墓史

作者倪(作者)

參考史記的體例,本書分為皇帝——六個盜墓皇帝,國王——四個盜墓國王,大臣:鞭屍盜寶,儒者:壹個盜墓書生,士兵:三個盜墓仇人,土匪:造反盜墓狂人,和尚:第壹個。

四、中國盜墓史駭人聽聞,是典型的盜墓案件。

1.推土機被用來盜墓。

1982年春,福建建陽宋代窯址聚集數百農民,短短1個月,2000平方米窯址被毀。到3月1983,仍有400多人無法聚集,推土機瘋狂使用。八天之內,23000平方米的窯址被推土機瘋狂挖掘,文物損失無法統計。

2.罷農罷教,壹起盜墓。

1983年6月至8月,河南省淮陽縣突發壹起盜墓案。農民不種地,工人不上班,老師不上課,每天幾百人瘋狂搶墳。被盜墓葬750座,春秋戰國墓葬80座,漢代墓葬666座。被盜的文物數不清。

3.盜墓,也搞包幹。

4月1985日至4月1986日,浙江省龍泉縣18鄉鎮掀起盜墓狂潮。不到壹年的時間,全縣3600多座宋元明時期的古墓葬被盜掘,其中涉及村幹部10人。

最令人震驚的是,在陜西省周至縣鬥村,村幹部將村民組織成10人的小組,看管古墓。贓物賣出後,按其“貢獻”進行分配,“勞動”多掙得多。

4.走出盜墓專業村

陜西鹹陽渭濱區,1994,當時有九個職業盜墓村,男青年挖坑,女青年做飯送飯,老太太看家,老人小孩站崗。組織嚴密,分工明確。

5.4000個盜墓賊。

幾百人盜墓,這還不是最大的犯罪潮。6月,1985,1-10,青海民和、樂都、化隆等縣,近4000人參與搶劫狂潮。僅民和縣就有13個村,52個農業合作社,900個農戶,1000座古墓被毀,23處古文化遺址被毀,5000件文物受損。

6.摧毀墳墓、田地和生計

從1997年冬到1998年春,內蒙古境內共有1200座古墓被盜,1000多畝農田和2000多畝草原被毀。這是盜墓,毀生計。今天真的過去了,不想要明天。

7.暴力抗法和公共破壞

1993,陜西鹹陽姚店,壹盜墓團夥在陳某集結,對壹座古墓進行搶劫。4月21日,民警和執法人員將其抓獲。陳某聚眾公然暴力抗法,壹名警察致殘,四名執法人員受傷。他們還煽動當地民眾阻止執法人員搶劫文物。

20世紀80年代後半期,江西省被盜墓葬10000座。四川被盜古墓葬23952座;浙江有2萬座被盜古墓。如此暴力的搶劫狂潮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

5.盜墓的歷史盜墓是壹種歷史悠久的社會文化現象。

新石器時代的考古資料已經可以看到有意識毀墓的遺跡。春秋時期“禮數不周,樂崩”的社會變革後,重葬之風興起,於是盜墓盛行。

陜西鳳翔1號秦公墓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先秦時期墓葬,也是目前國內用科學考古方法發掘的最大墓葬。這座古墓共發現盜洞247個,其中10為盜洞,直接進入墓室。

司馬遷寫中山的風土人情,註意到“挖墳”的普遍性。雖然挖墳盜墓是壹種“強奸”,但在當時,也有人因此而發家致富。

西漢時,無法無天的貴族作惡多端,盜墓竟是驕橫兇悍之人的嗜好遊戲,於是出現了“國內葬藏,盡皆掘出”,“造墓無數”的情況。漢代壹些嚴重的社會動亂,如七國吳楚之亂,推翻辛莽王朝的大暴動等等,都有大規模盜墓的記載。

漢魏時期,有壹次盜墓。據說曹操的軍事集團甚至設置了名為“法丘中郎將”和“莫金隊長”的官職來指揮盜墓。唐代所謂的“賊群蚊蠅”、“荒墳鋤聲”、“骷髏頭半出地”、“白骨縱橫交錯”等詩句,也反映了盜墓的流行。

在唐代宗,郭子儀父親的墓被盜,有人懷疑這是余朝恩導演的。而郭子儀在司令部談到這件事時,承認他當時統領的軍隊也有許多破壞陵墓的行為。

據史書記載,從唐末到五代初,除了唐高宗和武則天,關中的唐帝陵墓被壹座壹座的盜走,無壹幸免。宋元明清時期的盜墓和毀墓歷史是獨壹無二的。

盜墓作為壹種政府行為,最典型的事件就是中原金朝支持的偽齊政權對兩座北京墓的大規模破壞。劉玉曾設立負責墓葬發掘的官員,即“河南陶沙官”和“汴京陶沙官”。

元代蒙古貴族信任的僧人有盜掘南宋墓葬的行為。明朝萬歷年間,宦官陳豐辦理李妻楊墓被民間盜掘案,受“奪大量黃金”的信息引誘,甚至“得知了中國的墓葬情況”。

武昌市民反對其惡行,壹度掀起激烈的抗議浪潮,幾乎形成暴動。盜墓的盛行,在各個朝代都留下了深刻的歷史記憶,所以有“從古至今,沒有不死之人,也沒有留墓之人”的說法。

對陪葬品的財物追求是古代盜墓最常見的動機。晉人皇甫謐主張薄葬,說“富貴厚葬,能激奸詐”。

盜墓賊對墓葬的無情破壞和對死者的極度羞辱,壹般都是因為對寶藏的“渴望”。雖然所謂盜墓的“奸詐之心”是從重葬開始的,但大致可以解釋為“自古不見墓”的主要原因是對“富貴”的渴望。

對陪葬品的壹些特殊需求,也是我們在分析歷代盜墓動機時不能不關註的。宋代有盜墓取犀帶、玉帶的歷史案例。

有些人甚至挖開父親的墳墓。張邦基的《墨莊漫錄》說,宋徽宗喜愛古代青銅器,於是當地官員開始挖掘墳墓,以供他們的商品。

陶弘景墓被盜,據說是為了搶《丹砂珍本》。盜墓賊將“僵屍人肉”分入藥中,盜走屍骨以“結合藥餌”,是盜墓史上的佳話。

挖掘前人墓葬,取其建築材料為己用,也是壹個值得關註的歷史現象。在河南南陽的考古發掘資料中,可以看到金人發掘漢墓,使用漢畫像石作為墓葬建築材料。

在江蘇徐州也發現有人用漢墓重葬晚唐。這種現象在文獻中也有所反映。

在中國古代的權力鬥爭中,挖掘政治對手及其家人的墳墓曾被視為壹種極端的互相仇視的手段。挖墳墓是另壹種形式的政治懲罰和迫害。

盜墓、割棺、鞭屍都是用來發泄政治仇恨的。在《左傳》中,也有過挖墳報仇的歷史案例。

司馬遷講的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露其身,鞭笞三百”的故事,在民間影響廣泛。清朝雍正年間,發生了壹起著名的呂留良被屠殺事件。

盜墓技術的發明和傳承在《史記》中有所體現。而相應的反盜墓技術也逐漸成熟。

比如將盜墓賊與疑似墳墓或虛墓混淆,用石墻鐵壁和儲沙加強保護,用機弩、暗火、毒煙等方法殺死盜墓賊,都有各自的防盜效果。傳統禮制對墓葬的保護表明了中國文化對宗法制度的重視。

歷代有很多禁止盜墓的法律。輿論也嚴厲譴責盜墓。

在古代,這樣的民間傳說很流行。盜墓的時候會遇到雷電雨聲,風和霧,鼓和角的聲音或者神獸的警告。如果妳無視這壹警告,妳將經常受到嚴厲的報復。另壹方面,從古至今,關於盜墓與重生奇跡的關系,有很多傳說,甚至正史中也有很多這樣的記載。

我們也看到,盜墓這種不光彩的行為,有時會導致原本皇家貴族獨有的寶物流散在民間,讓許多埋藏在屍骨旁的絕世珍寶重新找回了古代文明的光芒。這種盜墓行為則具有與原始動機完全無關的工藝史和藝術史意義。

骨骸大多來自盜墓,由此推動的金石學研究的進步具有積極的學術和文化影響。竹簡多次豐富了我們民族文化的寶庫,有時發現途徑是由於盜墓。

比如紀忠遺書的發掘,是中國文化史上的幸事。當然,很多有價值的文物往往因為文化品位差、鑒別能力差、行為粗暴,在盜墓現場或轉賣途中被直接銷毀。

這種行為嚴重破壞了中國古代物質文化遺產,無疑是不可原諒的。

6.歷史上的盜墓被冠上了憤怒和復仇的色彩:伍子胥掘楚平王墓。

史上最大盜墓賊:項羽盜秦始皇陵。

病態盜墓愛好:廣川王劉渠盜墓。

埋葬的天堂:秦漢墓葬的特征

軍隊的“副業”:曹操搶了韓良王曉的墓。

很難填補空缺和盜墓。

茂陵的賊是誰:茂陵所有的災難

年輕的編輯們都來到了冀中:盜墓導致冀中遺書的發現

死後仍夢見皇帝:魏晉南北朝墓葬的特點

我國盜墓最多的使者:陶文盜墓

福地的“王子碼頭”——南唐第二陵的發現

關中第壹陵——唐陵的分布及特點

內外勾結的例子:北宋劉玉盜鞏義八陵

政府支持的盜墓活動。

盜民以多勝:宋元民間盜墓

帝王的最終歸宿:宋陵解析

皇帝默許下的盜墓活動——陳峰盜墓事件

別出心裁的名字“借”楠木:乾隆盜永陵。

萬娘墳之災:煙死後之災。

重現盛世:天人合壹的明十三陵

歷史深處的爆炸:孫殿英東陵盜寶案

軍閥之間的戰爭:鬥雞臺盜寶案

人生多愁善感:重陵,壹個兵匪。

破宮再劫:土匪再盜東陵

生活適合東方與西方——淺析清宮陵墓的特點

驚動國務院的盜墓案:壹群小偷偷走了宮鈴

中國發現的第壹具屍體是被謀殺的。

生於蘇杭,葬於北邙。

盜墓者的天堂:樓蘭古墓的經歷

幸運王應景之墓:七次盜竊未遂。

利益驅使,屢禁不止。

七、盜墓的起源中國現代意義上由國家發起的有組織、有針對性的“考古發掘”還不到壹百年。記得十幾年前看過幾個幾十年前的發掘報告,與其說是“發掘”...作為“盜墓記錄”。因為它的方法、手段等...都是盜墓賊,沒有“自己”的東西。到目前為止,有些手段可能是先進的...增加了壹些高科技的部件,比如探地雷達,金屬探測儀,氣體分析儀等等,但是原理還是壹樣的。

真正的民間盜墓者是受到各種限制的。他不可能帶著雷達去盜墓,連壹把洛陽鏟都要拆了“藏”起來...所以他有自己的絕招。他要想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就必須想各種辦法,有些辦法很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