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經史子集各自指什麽內容?

經史子集各自指什麽內容?

經史子集泛指中國古代典籍。

是古人將古籍按內容區分的四大部類,即:經、史、子、集,經:經書,是指儒家經典著作;史:史書,即正史;子:先秦百家著作,宗教;集:文集,即詩詞匯編。壹些大型的古籍叢書往往囊括四部,並用以命名,如《四庫全書》《四部叢刊》《四部備要》等,古人對古籍進行四部分類有著重要的意義。

《新唐書·藝文誌壹》:“兩都各聚書四部,以甲乙丙丁為次,列經史子集四庫。”示例:就從妹子說壹句書,無論,大家都頂針續麻依次接下去;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八回。“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產物,適用於傳統文化典籍。今天,它仍是我們熟悉古籍、進而了解傳統文化的壹把鑰匙。

經史子集簡介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歷代產生的典籍難以數計,據不完全統計,留存至今的尚有8萬余種之多。對古籍的分類整理也很早就開始,第壹次大規模的古籍整理,始於公元前26年西漢成帝時,由劉向、劉歆父子先後主持,內容包括搜輯、校勘、分類、編目等,最終編成了中國最早的國家圖書館目錄《七略》。

《七略》將當時搜輯整理的典籍分為六藝、諸子、兵書、數術、方技、詩賦六大類,加上概論性質的輯略,總題《七略》。該書早已亡佚,但它的基本內容都被保存在班固的《漢書·藝文誌》中,因此,《漢書·藝文誌》成為今存最早的古籍分類目錄。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經史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