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姬姓,出自古代黃帝之子任,屬於以國名為氏。相傳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為四母所生,黃帝分封給他們十四個姓氏,分化成十二個胞族,分別姓姬、姞、酉、祁、己、滕、箴、荀、任、僖、嬽、依,這十二個姓氏後來演化出了許許多多的中國人姓氏。湖北人陳士元撰在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所撰《姓觿·十樂》篇中寫到:“雒,國名紀,雒國,任姓,或作絡、洛。”可見,雒、絡、洛諸姓氏皆同源於古雒國。古雒國,即黃帝之子任所建之國,位在古雒水,即洛河,發源於古漳山(今陜西雒南華山東麓)。雒之為姓氏,溯源可至五帝時代的雒陶,顯於兩漢時期的大臣雒功、雒林,以及元末明初的大孝子雒尚裔、雒僉,輝煌於明朝時期的右副都禦史雒昂、尚寶卿雒遵家族,現代最出名的是當代中***中央文化部部長的雒樹剛。“洛”在古代本寫作“雒”,在古籍中所稱的雒神,就是洛水女神洛嬪,傳說在雒水之濱(雒浦),是雒神經常出沒之地。商朝時期,該地區稱雒邑,古代居於雒水兩岸的住民,以地名為姓氏,稱雒氏,後省筆簡化為洛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壹。據史籍《漢書·古今人表》的記載:“舜友有雒陶,為雒姓之始。”在史籍《姓氏辯證》中也明確記載:“以水為氏。”洛陽,古時即為雒陽,洛水即為雒水。雒水女神為炎帝的女兒,叫雒嬪,也叫洛嬪。以“雒”為姓,應當早於漢朝,可溯之人首推雒陶。曾有學者認為雒陶是雄陶之誤,但絕大多數學者認為其實雄陶才是雒陶之誤,因為古甌雒國(今越南)的先祖雒王也曾經被誤傳為雄王、雊王。“雒陶”最早見於先秦名相商鞅之師所著的《屍子》壹書:“舜事親養老,為天下法。其遊也,得六人,曰雒陶、方回、續身、伯陽、東不識、秦不空,皆壹國之賢者也。”漢朝史學家班固在《前漢書·古今人表》中亦有記載。
按照清朝學者孫詒讓《墨子閑詁·所染第三》中所描述的“非獨染絲然也,國亦有染”之句後的大段論述,疑雒陶即被孔子列為上古“四聖”之壹、與堯舜同時代的東方鳥夷部落少昊氏的首領臯陶。傳說,臯陶面色青綠,嘴唇像鳥喙。他制定了刑法、推行教育,幫助堯舜禹推行“五刑”、“五教”,被後世尊為中國司法的鼻祖。大禹繼位後,曾舉薦臯陶為其繼承人,但臯陶先於禹而亡故,未繼位。大禹又舉薦臯陶子伯益為繼承人,卻被大禹之子啟給殺害了,禪讓制至此結束。雒陶也可能是東方鳥夷部落的壹支,因為“雒”和“陶”都是鳥的名字。“陶”或作“繇”、“鷂”,而“雒”壹般認為就是“燕子”或壹種“貓頭鷹”,但是也有學者認為“雒”實質上就是“天命玄鳥,降而生商”之“玄鳥”。如今這種說法可以在古代南方百越人的語言中得到佐證:“雒”即“鳥”,故有“雒田”即“鳥田”的說法。最遲在秦漢時期,中國就有以雒命名的地名和物名。秦朝設置雒陽縣,西漢因之,屬三川郡。西漢又在四川置雒縣,屬廣漢郡,東漢因之,王莽改叫吾雒,隋復置,今廣漢市所在地叫雒城鎮,算是尊重了壹下歷史。《金文大詞典》中的雒函之印、雒左尉印應該指的就是雒縣。雒功、雒林之私印中的“雒”指的才是姓。至於周滅商而營建稱為“中國”的雒邑,周平王東遷雒邑,戰國時雒改為雒陽,因史籍上又寫作“洛邑”或“洛陽”而孰是孰非難下結論。不過,雒字還見於以下書籍:《左傳》“洛”皆作“雒”;《周禮》夏官方氏“(豫州)其川熒雒”,天官序言“辯方正位”鄭玄註“太保朝至於雒”;《詩·魯頌·駧》“駧駧牡馬,在坰之野,薄言駧者,有騨有駱(白馬黑鬃),有駠有雒(黑馬白鬃),以車繹繹,思無斁,思馬斯作”;《莊子·馬蹄》“我善治馬,燒之剔之,刻之雒之”;《山海經·海外歷經》“肅慎之國在白民北,有樹曰雒棠(樺樹),若中國有聖帝代立,則其木生皮可衣”;《楚辭·天問》“胡羿射天,河伯妻彼雒嬪(洛神宓妃)”。另外,在《金文大詞典》中轉載《印藪》提到了壹個篆字“雒”,這個“雒”字被刻在壹個周朝的盨上。盨是壹種古代食器,出現於西周中期,到春秋後期便消失了。其上所刻的這個“雒”字,應該是人們目前見到的最早的“雒”字。由此可見,盡管“雒”字還未在甲骨文和其他銘文中發現,但是東漢光武帝改洛陽為雒陽,決不是去“水”加“隹”造新字,因為在他之前就有“雒”字了。有學者認為,“雒”字始於周公所營“雒邑”,按五行說,秦為水德,故改“雒陽”為“洛陽”,至東漢時期,漢光武帝劉秀認為漢為火德,因此又改“洛陽”為“雒陽”。“雒”的本意,按《說文解字》鳥(隹)部中的解釋:“雒,鵋鶀也。怪鴟。今稱鵂鶹,也叫橫紋小鴞。”因此,雒應該是壹種小貓頭鷹的名字。東漢光武帝改洛陽為雒陽,史家解釋為“漢興火德,乃去水加隹成雒”。
商朝時期,人們有著濃厚的鳥崇拜傳統觀念,如在史籍《史記·殷本紀》中記載:“殷契,母曰簡狄,有女戎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墜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可見,在商朝人的心目中,玄鳥就是他們的祖先。從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銅鸮尊、圓雕玉鸮、安陽大司空村第539號墓出土的壹件銅鸮卣等器物來看,在商人的崇鳥習俗中,鸮也是其主要的崇拜對象之壹。觀察這些器物,發覺總有壹些地方被加工處理得格外醒目。例如:銳利的鉤喙,獰厲的面部,粗壯的腿足,繁縟的紋飾等,這些有意識的誇張顯然是要強調鸮的威懾力。依此推斷,“鸮”在商朝同樣也是被視為具有庇護力量的神鳥而被加以尊敬和崇拜,並被塑造成各種用途的器物,以圖驅妖辟邪,祈求吉祥。姬周滅商殷之後,他們認為商朝滅亡的重要原因是酗酒,所謂的酗酒喪邦,是周人的鑒戒!商族人極重鬼神,他們頻繁祭祀通神的媒介是酒,於是亡國之兇就和酒器上的貓頭鷹聯系起來了。從《詩經·豳風·鴟鸮》中對鴟鳥的憎惡,到西周王朝初期貴族墓裏極少殉葬以酒器,便可以找到貓頭鷹變為兇鳥的源頭了。因此,從古代商朝人的鳥崇拜來看,“雒”可能在商朝是壹支以“雒鳥”為圖騰的部落。他們崇拜雒鳥,活動於洛河流域,指鳥指人指地曰“雒”,以後指水指地逐漸曰“洛”。“雒”字也可能是在周武王伐紂之後出現的,其含義是商人在洛河之濱的居住地(雒邑)。周公旦遵照周武王的遺誌,在商朝洛邑的基礎上營建被其稱為“中國”的王城,把商朝遺民集中於此加以統治。雒邑即以鳥為圖騰的商朝遺民居住的地方,有別於宗周,呼之為成周。後周平王東遷雒邑,周王朝日趨衰落,至秦滅二周而建三川郡,到公元前249年,雒陽已經從國都淪為郡縣,成為秦相國文信侯呂不韋的封地。秦始皇認為,秦朝興於水德,改雒陽為洛陽,後來至東漢光武帝改洛陽為雒陽,實質上是恢復舊地名而已。雒氏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漢朝。明朝學者顧從德所撰的《印藪》中收有漢朝雒功、雒林的名章。南北朝時期學者何承天所著的《姓苑》中,將雒、駱、絡三氏並列其中。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兵部侍郎、參知政事陳彭年等奉敕重修《切韻》(《廣韻》),其鐸部提到:“雒姓,駱、絡、雒並出<;姓苑>;。”明朝學者楊慎在所著的《稀姓錄·十樂》篇中寫到:“雒,秦中有此姓。”秦中,即今華山地區。
漢朝時期,在今河南省洛陽古城壹帶有洛伯之裔的雒國,其封國的後人便以國名為氏。需要說明的是,雒氏並非因封得氏,雒氏是因上古時期該地有洛氏族任活動在洛河壹帶,後來洛水兩岸居民即以雒為氏,蓋因東漢時期稱“洛”為“雒”。 源於蠶叢氏,出自古代安南甌雒國,屬於以國名為氏。著名的北魏地理學家鸝道元在《水經註·葉榆河》中引《交趾外城記》記載:“交趾昔未有郡縣時期,土地有雒田,其田從潮水上下,民墾食其田,因名為雒民,設雒王,雒候。立諸郡縣,縣多為雒將,雒將授銅印青綬,後蜀王子將兵三萬來討,三年得……後朱載(此字左下鳥,非車)雒將子名詩,索糎泠雒將女名徵側為妻,側為人膽勇,將詩起賊,攻破州郡,服諸雒將,徵側自立為王。”後馬援拜伏波將軍前去征討,斬徵貳徵側而歸。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設糎泠縣,漢光武帝置交趾刺史,諸雒將主民如故。據學者徐中舒考證:《交趾外城記》為三國時期孫吳國人所作,距馬援二百年,比較可信。此外,明朝時期有安南氏(越南)無名氏,在其所撰的《越史略·國初沿革》中記載:“交趾遠在百越之表……其部落十有五焉,曰交趾,曰越棠……至周莊王時期,嘉寧部有異人焉,能以幻術服諸部落,自稱雒王,都於文郎,號廣郎國(夜郎國)……傳十八世,皆稱雒王……周末,為蜀王子泮所逐而伐之,泮築城於越棠,號安陽王。”蠶叢,又稱蠶叢氏,是古蜀國首位稱王的人。蠶叢氏是壹位養蠶專家,據說他的眼睛跟螃蟹壹樣是向前突起,頭發在腦後梳成“椎髻”,衣服樣式的左邊是斜著分了叉的,最早他居住岷山石室中。後來蠶叢為了養蠶事業,率領部族從岷山到今成都地區居住。
據史籍《蜀王本紀》記載:“蜀王之先名蠶叢,後代曰柏灌,後者名魚鳧。此三代各數百歲,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頗隨王化去。”可見蠶叢氏在蜀統治的時間有“數百歲”,當然這不可能是指蠶叢氏本人做了幾百年的部族首領,而是以蠶叢為名號的時代持續過幾百年。在西周末期與東周初期,蜀中蠶叢氏(公元前800~前730年)以蠶桑興邦,建立了蜀國,使大批的遊牧民族羌族的大部分人定居下來,跨入了農耕時代,從此蜀國以絲綢之邦而光耀於中國的史冊之中。從戰國後期至西漢初期,越南北部的紅河下遊有壹個叫文郎的國家,國中有雒王、雒候、雒將統治雒民。東周末年,秦國滅巴蜀二國,蜀國的君主開明王泮被迫率部眾南遷至安南地區,滅了廣郎國,又建立了壹個在越南史籍中稱之為“甌雒國”的國家,其王為安陽王,即開明王泮。數千年來,雒民與蜀民***同組成的甌雒國民,就是如今在越南北部生息繁衍的壯語系民族的祖先。“甌雒”曾在《史記》、《漢書》中被誤為“甌駱”,因為南方沒有駱駝,那裏來的“甌駱”?實際上“雒”即“鳥”,“雒越”即“鳥越”,屬於崇拜鳥圖騰的鳥夷的壹支。史籍《後漢書》中提到“徵側徵貳”時說:“雒將之女鳥國鳥將之女”。漢高祖劉邦後來在古蜀國原居地設置了雒縣,屬廣漢郡,這應當是與當時洛陽人被漢高祖安置於蜀地有關,按史書記載,當時秦相國文信侯呂不韋免職賜死後,其封地雒陽的屬民皆被強行遷往蜀地。
古甌雒國、雒陽之民,有不遺忘舊居者,遂稱雒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於回族,出自元、明之際蒙古族月乃和,屬於以居邑名稱漢化改姓為氏。元末明初,有蒙古族人月乃和,因其祖在金國末期為鳳翔兵馬判官,遂改姓馬氏,取名祖常。馬祖常之後大多漢化為馬氏。金、元以後,該支馬氏族人入伊斯蘭教,成為回族大姓之壹。
明朝時期,該支馬氏族人有遷居於濤雒東灘壹帶(今山東日照),因名馬家竈,後改名馬家村。另有其支庶子孫因地為姓氏,稱雒氏。 源於地名,出自古代雒水流域,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雒水,就是洛水,後稱洛河。在春秋、戰國時期,“洛”字就是“雒”字,著名史學家左丘明在撰寫《春秋左氏傳》時,凡“洛”字皆寫作“雒”字,生活於洛水流域的狄戎民族,就稱作“雒戎”。雒水,是黃河下遊南岸的壹大支流,起流域主要位於河南省西部。雒水源出陜西省洛南縣洛源鄉的木岔溝,東流入河南境,經盧氏縣、洛寧縣、宜陽縣、洛陽市,到偃師縣楊村附近納依河後稱伊洛河,到鞏義市洛口以北入黃河,全長四百五十三公裏。大致以洛寧的長水為界,上段洛河穿行在峽谷和盆地之間,多險灘急流;範裏至長水壹段,兩岸懸崖陡壁,谷深在二百米左右;出長水後,雒水脫離山區,水面漸寬,水中多沙洲。雒水流域面積在壹百平方公裏以上的支流有二十四條,其中最著名的是澗河。
在雒水兩岸的古代住民中,很早即有以這條河流名稱為姓氏者,稱雒氏,後有簡為洛氏者,同壹淵源,皆世代相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