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初中文言文讀本2015

初中文言文讀本2015

1. 2015屆新版初中文言文讀本楚人隱形譯文

有個過著貧窮生活的楚國人,讀《淮南子》,看到書中寫有“ 螳螂窺探蟬時用樹葉遮擋掩護,可以隱蔽自己。”

於是,他便站在樹下仰面摘取樹葉。當他看見螳螂攀著樹葉偵候知了的時候,他便把這片樹葉摘了下來。

這枚樹葉落到樹底下,樹下原先已經有許多落葉,不能再分辨哪片是螳螂隱身的那枚樹葉。楚人便掃集收取樹下的好幾筐樹葉拿回家中,壹片壹片地用樹葉遮蔽自己,問自己的妻子說:“妳看不看得見我?”妻子開始總是回答說:“看得見”,經過壹整天,(妻子)於是就厭煩疲倦得無法忍受,只得哄騙他說:“看不見。”

楚人暗自高興,(他)攜帶著樹葉進入集市,當著別人的面拿取人家的物品。於是差役把他捆綁起來送進了縣衙門。

縣官知道後,楚人把事情的原委說給縣官聽,縣官大笑,放他走了。

2. 《中學生文言文讀本》和什麽書壹樣

9.《目貴明》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怪怨別人,懂得命運的人不埋怨老天;抱怨別人的人必將困窘而無法擺脫,抱怨上天的人就不會立誌而進取。

錯誤在自己身上,卻反而去責求別人,難道不是不合時宜了嗎?所以君子從來是淡定自若而不驚恐,小人則是常常驚咋而不鎮定。

10.《對牛彈琴》公明儀給牛彈奏古雅的清角調琴曲,牛依然像剛才壹樣埋頭吃草。牛並非沒有聽見,而是這種曲調不適合它聽罷了。

公明儀於是用琴模仿蚊牛蠅的叫聲,(以及)孤獨的小牛犢的聲音。牛就擺動尾巴豎起耳朵,小步走並聽著。

12.《積財千萬,不如薄伎在身》諺語曾說:“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技能學起來簡單就貴在是否去學,這就如同學習讀書壹般。

世上的人不論是聰明還是愚蠢,都希望認識很多的人,見識很多事,卻不肯用功讀書,這就好像想吃得飽又懶得做飯,想穿得暖和又懶得做衣服。14.《蔡磷堅還亡友財》蔡磷,字勉旃,吳縣人。

(他)重視諾言和責任,重視情誼。有壹個朋友寄放了千兩白銀在他那,沒有立下任何字據。

過了不久,他的朋友了。蔡勉旃把他朋友的兒子叫來,要把千兩白銀還給他。

他朋友的兒子很吃驚的樣子,不肯接受,說道:“哎呀!沒有這樣的事情,哪裏有寄放千兩白銀卻不立字據的人?而且我的父親從來沒有告訴過我呀。” 蔡勉旃笑著說:“字據是在心裏,不是在紙上。

妳的父親知道我誠實守信,所以不告訴妳。”最終用車子把千兩白銀送還給他。

18.《殺身成仁》孔子周遊列國時,)在陳國遭到了斷糧數日的厄運,跟隨的弟子們都餓病了,不能起身。子路憤憤不平地見孔子說:“難道君子也有窮困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能安守窮困,小人窮困時就會胡作非為。”

孔子說:“誌士仁人,不會因貪生怕而傷害仁義,只會犧牲生命去成全仁義。”19.《棄書捐劍》項籍年少時曾學習寫字識字,沒有學成就放棄了;學習劍術,也沒有學成。

他的叔父項梁很生氣。項籍卻說:“寫字,能夠用來記姓名罷了;劍術,也只能與壹個人對敵,不值得學。

我要學習能敵萬人的本事。”於是項梁就教項籍兵法,項籍非常高興,後來只知道兵法大概的意思,又不肯深入的學習下去。

後來,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劉邦憑借智取,而項籍則以蠻力拼鬥,然而最終被劉邦打敗,是智力用盡了。22.《司馬光勤學》司馬光是宋哲宗時期的宰相,曾經主編《資治通鑒》,是當時的名臣。

他幼年時,擔心自己記誦詩書以備應答的能力不如別人,大家在壹起學習討論,別的兄弟已經會背誦了,去玩耍休息了,他卻獨自苦讀,壹直到能夠熟練地背誦為止。他自己說:“讀書時下的力氣多,收獲就長遠,他所精讀和背誦過的書,就能終身不忘。”

時間長了,就讀遍了古籍,見多識廣,記憶牢固,他說:“讀書不能不背誦,在騎馬走路的時候,在半夜睡不著覺的時候,吟詠讀過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獲就多了!”洋,這是我剛找到,應該是對的吧!妳把這網發給大家吧。

3. 初中文言文讀本《士人善畫》答案中的地2題漫的解釋選擇

壹士人善畫,作鼠壹軸,獻之邑令.令初不知愛,漫懸於壁.旦而過之,軸必墜地,屢懸屢墜.令怪之,黎明物色.軸在地而貓蹲其旁.逮舉軸,則踉蹌逐之.以試群貓,莫不然者.於是始知其畫為逼真. 1、解釋虛詞 獻之縣令(之):代畫 漫懸於壁(於):在 軸必墜地(必):總是 於是始知其畫為逼真(始):才 莫不然者(然):這樣 2、解釋實詞 壹士人善畫(善):善於 旦而過之(旦):早晨 屢懸屢墜(懸):掛上 貓則踉蹌逐之(逐):追趕 3、翻譯句子 令初不知愛,漫懸於壁.(註:“漫”的義項有:1 水漲淹;2 遍;3 無邊無際;4 隨便) (這裏選4 隨便) 縣令開始不知道愛惜它,很隨意地把這幅畫掛在墻壁上. 令怪之,黎明物色.軸在地而貓蹲其旁. 縣令對這種情況感到很奇怪.壹天黎明時候縣令起來察看,發現畫落在地上,並且有壹只貓蹲在畫的旁邊. 編輯本段註釋 (1)東安:縣名,現在湖南省衡陽壹帶.善,精通,擅長. (2)壹軸:畫用軸裝,壹軸就是壹幅的意思. (3)邑令:縣令. (4)漫:漫不經心,隨便. (5)旦:早晨. (6)必墜地:總是落在地上. (7)怪之:對這種情況感到奇怪.怪,認為······奇怪,感覺奇怪,此處形容詞做動詞,意動用法. 之,指之前每天畫都掉在地上的情況. (8)物色:察看. (9)逮:等到,及. (10)踉蹌:形容貓跳躍捕捉的樣子. (11)然:這樣. (12)為:是. (13)善:擅長,善於. (14)逐:追. 編輯本段譯文 東安有壹個讀書人擅長做畫,作了壹幅題材為老鼠的畫,獻給縣令.縣令開始不知道愛惜它,很隨意地把這幅畫掛在墻壁上.每天早晨走過掛畫的地方,那幅鼠畫總是落在地上,多次掛上去多次落下地.縣令對這種情況感到很奇怪.壹天黎明時候縣令起來察看,發現畫落在地上,並且有壹只貓蹲在畫的旁邊.等到縣令把畫拿起來,貓就跟著跳起來追趕那幅鼠畫.縣令就用這幅畫來試其他的貓,結果都是這樣.到這時候,才知道這幅鼠畫是畫得很逼真的. 文中畫作的精美具體表現在:逮舉軸,貓則踉蹌逐之. 編輯本段賞析 壹幅掛在墻上的畫,為什麽“屢懸屢墜”呢?原來是貓錯誤地把圖畫中的老鼠當成了真正的老鼠去捕捉,才弄落到地上的.當縣令舉起畫軸的時候,那貓又“踉蹌逐之”.不止是這只貓是這樣,而且“以試群貓,莫不然者”.作者從頭到尾始終沒有對圖畫本身作壹句直接的議論評說,只是借助貓的錯覺來烘托映襯.貓的眼睛是何等銳利靈敏,然而貓居然多次把圖畫中的老鼠當成真鼠,由此可見,鼠畫得是何等逼真精妙,已經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我們在作文描寫刻畫人物、事物的時候,不妨學習作者這種側面烘托的寫作手法,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我們筆下的人物、事物更加生動形象.。

4. 中國最全面最系統的初中文言文讀本答案

也。”

8、給加點字註音並解釋。(6分) (1)先自度其足()()(2)吾忘持度()()(3)寧信度()() 9、翻譯下列句子。

(6分)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10、《鄭人買履》告訴我們什麽道理?(4分) 11、探究:文中“之”字***出現五次,它們的意思壹樣嗎?任意選擇三句,說說句中的“之”是什麽意思,或有什麽作用。

(只允許回答三個)(6分) 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反歸取之()何不試之以足()、四閱讀下面文段,回答12——14題(14分)蜀之鄙有二僧,其壹貧,其壹富。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壹瓶壹缽足矣。”

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

富者有慚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裏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

人之立誌,顧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者,自敗者也。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力者也。

12、解釋文段中加點的詞語。(8分)①蜀之鄙有二僧:_________ ②吾欲之南海:__________ ③顧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 ④是故聰與敏___________ 13、翻譯劃橫線的語句。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分別舉“貧者”“富者”的例,采用的是壹種________方法,這樣寫,是為了說明人之為學,關鍵在____________。(4分)閱讀下面壹段文言文,完成15至17題(15分) 王冕者,諸暨人。

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

已而復如初。母曰:“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知。

15、結合文意,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①竊入學舍②輒默記③兒癡如此④恬若不見⑤父怒撻之⑥曷不聽其所為?16、翻譯下列句子:①王冕者,諸暨人。

②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17、從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後來之所以成為著名的畫家、詩人,其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壹段文言文,完成18至19題(10分) (季梁)往見王曰:“今者臣來,見人於大行①,方②北面而持其駕③②,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④北面?’曰:‘吾馬良’。

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禦者⑤善!’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註釋:①大行(háng):大路。

②方:正在。③持其駕:拿著韁繩,駕著他的車子。

④奚為:何為,做什麽。⑤禦者:車夫。

18.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吾欲之楚。

②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19.(6分)①用壹個成語概括本文內容,這個成語是②讀了這則短文後,妳受到什麽啟發? 答:七閱讀下面壹段文言文,完成20至22題(13分) 北人生而不識菱1者,仕於南方,席上食菱,並殼入口。

或曰:“食菱須去殼。”其人自護所短,曰:“我非不知,並殼者,欲以去熱也。”

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後山,何地不有?”夫菱生於水而曰土產,此坐2強不知以為知也。[註釋]1菱:俗稱菱角,水生植物,果實可以吃。

2坐:因為。20.理解文中加點詞語,完成題目。

(6分)(1)席上食菱食 (2)欲以去熱也去21.用現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 夫菱生於水而曰土產,此坐強不知以為知也. 22.閱讀本文,說說妳對北人”強不知以為知”的看法. (3分) 七年級(上)課外文言文閱讀訓練參考答案1、C 2、D 3、多讀古人的文章只是致力於讀書. 4.他狡詐,怕自己形陋,叫人扮自己接待使者:他多疑,事畢後派間諜聽消息;他殘酷,怕匈奴使對自己不利,派人追殺。5.曹操叫崔琰代替自己接見匈奴使臣,自己卻持刀站立床頭。

接見完畢,叫人問匈奴使臣:“魏王何如?”回答說:“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見於《世說新語?容止》)後來把代替別人做文章(代人做事)叫捉刀。

6.不恰當。因為匈奴使就是從相貌上看出“此乃英雄也”的;而“人不可貌相”常用在外表上看不出,實際上卻很有本領的場合。

7.能寫出傳神的眼神和氣勢,就是佳作。8.(1)dúo量(長短)(2)dù尺寸\尺碼(3)dù尺寸\尺碼9.鄭國有個想買鞋子的人,他先自己測量腳的尺碼,然後把測量出的尺碼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10.這則寓言諷刺了那些辦事過於死板,只信教條,講形式,不相信實際的人,告訴人們做事不能過分拘泥形式,要註重實際。11.而置之其坐(腳的尺寸)至之市(到、往)而忘操之(腳的尺寸)反歸取之(腳的尺寸)何不試之以足(鞋子)12.①邊境。

②到。③反而。

④所以。13.您憑借什麽到(南海)?14.對比,立誌。

15.給加點字解釋捉:撿擲:扔廢:放下觀:觀看16.句子翻譯:管寧劃開席位分開而坐,說:“妳不再是我的朋友了。”17.略。

言之成理即可。18、①我想要去楚國②馬雖好,但這不是去楚國的路。

19、①南轅北轍或背道而馳②。

5. 新編初中古詩文讀本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