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王羲之傳》全文翻譯如下: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導的堂侄。王羲之小時候不善於說話談吐,人們看不出來他有什麽超過常人的地方。長大後,他很善於辯論,並且以性情耿直而聞名。他非常擅長書法,是古今以來的第壹人。人們稱贊他的書法筆勢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他的伯父王敦、王導都很看重他。
陳留人阮裕在當時享有極大的聲譽,而阮裕也很看重王羲之,將他和王悅、王承視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有壹次,太尉郗鑒派門生來見王導,想在王家子弟中選位女婿。王導讓來人到東邊廂房裏去看王家子弟。
門生回去後,對郗鑒說:“王家子弟個個不錯,可是壹聽到有信使來,都顯得有些拘謹不自然,只有壹個人坐在東床上,坦腹而食,若無其事。”郗鑒說:“這正是我要選的佳婿。”壹打聽,原來是王羲之。郗鑒就把女兒嫁給了他。
羲之很喜歡服藥保護調養自己的性情,不喜歡呆在京城,剛到浙江時,便有在這生活壹輩子的誌向。會稽山清水秀,風景優美,名士薈萃。謝安沒有做官時就住在這裏。還有孫綽、李充等人,都以文章出名,他們都在這裏建有住宅,與王羲之很合得來。
王羲之曾和好友在會稽山陰的蘭亭宴飲集會,並親自作序,來抒發自己的誌向。王羲之生性愛鵝,會稽有壹位老太太養了只鵝,叫聲很好聽,他想買而買不到,於是就帶著親友去觀看。誰知老太太聽說他要來,竟把鵝給煮了,準備招待他,他為此難過了壹整天。
當時,山陰有位道士,養了壹群鵝,王羲之去觀看的時候非常高興,多次懇求道士要買他的鵝。道士對他說:“妳若替我抄壹遍《道德經》,這群鵝就全部送給妳啦”王羲之欣然答應執筆開始抄寫,寫好後把鵝裝在籠子裏回去了,壹路上非常高興。
還有壹次,他到學生家去,看見人家的棐木矮桌幹凈明亮,就在上面寫起字來,壹半楷書,壹半草體。後來那位學生的父親無意中把這些字給刮去了,他的學生懊悔了好幾天。他的書法當時就很被世人看重,諸如此類的事情很多。
王羲之常自稱說:“我的書法和鐘瑤相比,可以說是不相上下;和張芝的草書相比,也可以說像大雁排行。”又曾經寫信給人說:“東漢張芝臨池學寫字,池水都變成了黑色,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樣沈迷於書法,也不壹定會比他差。”
驃騎將軍王述少有聲譽仙鶴,與王羲之齊名,但王羲之卻看不起他,因此二人很不和。王述先做了會稽內史,因為母親去世,就辭職守喪,王羲之來接替他的職務,只到王述家去吊唁壹次,就再也不登門。
王述每次聽到外面有號角聲,總以為王羲之來看望自己,連忙灑水掃地等待,這樣過了壹年,而王羲之竟然沒有來,王述深以此為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