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被復旦破格錄取成博士的38歲三輪車夫蔡偉,他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被復旦破格錄取成博士的38歲三輪車夫蔡偉,他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愛妳所愛,行妳所行,聽從妳心,無問西東。"?《無問西東》

2018年的時候,我被清華百年校慶的獻禮片《無問西東》感動得不能自己,哭得稀裏嘩啦。我感動於沈光耀的毅然從軍(原型為沈崇海),也感動於西南聯大的包容寬宏,但我更感動的是那股貫穿全片的精神,"聽從妳心,無問西東。"

學習也好,研究也罷,應當是壹件很純粹的事情,盡管如今它跟成績牢牢捆綁在壹起,從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人生,但我依舊覺得人這壹生應當有壹些純粹的、積極的愛好,像明燈壹般來點亮自己的人生。

蔡偉的生命中就有這麽壹盞明燈。

蔡偉出身普通,父母都是工人,雖不富裕,但也能供得起蔡偉讀書,但偏偏蔡偉成績不怎麽樣。說不怎麽樣不太嚴謹,蔡偉因為自幼熱愛古籍的原因其實語文成績很好,但他偏科,數學跟英語完全就是十竅通了九竅?壹竅不通。

意料之內,蔡偉高考落榜了,只能進入壹家橡膠廠當工人。

大多數人工作之後基本就"鹹魚"了起來,哪怕讀書時有再多想法,在日復壹日的工作中也都放棄了,但蔡偉不同,盡管當工人很累,可他還是要堅持讀書。

古籍方面的書比較冷門,尤其蔡偉還專註"小學"。何為"小學"?其實就是對中國古代文字學、音韻學跟學的壹個統稱,可以理解為語言文字之學。這種書買不到,那就只能去圖書館借,可是珍貴的古籍壹般不外借,蔡偉沒辦法,只能選擇抄書。

很難想象,在這個年代竟然還有人願意為了讀書而自己手抄的人存在,這份赤忱之心足以讓人動容。

功夫不負有心人,蔡偉對古代文學文字的理解在日積月累中達到了壹個常人無法觸及的高度,我國古文字方面泰鬥級的人物裘錫圭就曾說過:"現在搞古文字的,很多名義上是教授了,實際上沒有他這個水平。"甚至表示:"有些地方,我也沒有他這個水平。"

蔡偉跟裘錫圭的緣分來自於尹灣漢墓出土的簡牘篇目《神烏賦》,1997年,裘先生在《文物》上發表文章《〈神烏賦〉初探》,表示其中"佐子"二字不明其意。

蔡偉壹直很敬佩裘先生,他之所以愛上古代文字在壹定程度上也是因為受到了裘先生的影響,所以他立刻給裘先生寫了壹封信,表示這裏的"佐子"應理解為"嗟子","嗟"為嘆詞。裘先生讀信後大受啟發,公開表示蔡偉"言之有理"。

裘先生認為以蔡偉的實力應該繼續深造,至少應該考個研;蔡偉其實也想,可是他英語實在太差了,沒辦法正常錄取。

裘先生以及復旦大學的教授劉釗惜才,借助復旦大學進行《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的工作將蔡偉聘請到團隊中,壹方面給蔡偉提供難得的學習機會,另壹方面也是想借此轉變蔡偉的想法。

但妻子患病徹底壓垮了蔡偉。之前蔡偉所在的橡膠廠就因為效益不好倒閉,蔡偉被迫失業下崗,只能當個小攤販早出晚歸維持生計。

2007年,蔡偉妻子突然患病,高昂的治療費用無疑讓這個原本就貧窮的家庭雪上加霜,為了生存,蔡偉只能放棄堅持了十幾二十年的古文字學習,用學習時間另外幹起了蹬三輪車的活計。

裘先生不願見蔡偉這樣壹個人才就此荒廢,特地聯合其他教授壹起進行討論,說動招生部小組,將蔡偉列到博士生錄取名單上,還是裘先生親自來帶。就這樣,蔡偉的人生終於因他自己的努力迎來了轉折,2009年,38歲蔡偉成為了復旦大學的壹名博士生。

畢業後的蔡偉進入了安順學院當老師,如今他不僅可以繼續對自己所熱愛的古文字進行研究,也能夠負擔起家庭的重任。"機會只會垂青有準備的頭腦",妳如何對待生活,生活就會如何回饋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