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大青簡介

大青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出處 3 拼音名 4 大青的別名 5 來源 6 原形態 7 生境分布 8 性狀 9 化學成份 10 大青的藥理作用 11 毒性 12 炮制 13 性味 14 歸經 15 功能主治 16 大青的用法用量 17 註意 18 附方 19 各家論述 20 大青的臨床應用 21 摘錄 附: 1 用到中藥大青的方劑 2 用到中藥大青的中成藥 3 古籍中的大青 * 大青藥品說明書 1 拼音

dà qīng

2 出處

大青始載於《別錄》,《新修本草》、《本草圖經》等古代本草均有記載。在形態描述方面,仍推《綱目》與《植物名實圖考》的記述較為詳細。《綱目》雲:"大青,處處有之。高二三尺,莖圓,葉長三四寸,面青背紫,對節而生。八月開小花,紅色成簇,結青實,大如椒顆,九月色赤。"《植物名實圖考》雲:"今江西、湖南山坡多有之。葉長四五寸,開五瓣圓紫花,結實生青熟黑,唯實成時,花瓣尚在,宛似托盤…&helli

3 拼音名

Dà Qīnɡ

4 大青的別名

大青葉、臭大青

5 來源

藥材基源:為馬鞭草科植物大青的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leredendrum cwtophyllum Turcz.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切段曬幹。

6 原形態

大青,灌木或小喬木,高110m。幼枝黃褐色,被短柔毛,髓堅實,白色。單葉對生;葉柄長1.58cm;葉片紙質,長圓狀披針形、長圓形、卵狀橢圓形或橢圓形,長620cm,寬39cm,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近圓形或寬楔形,全緣,兩面無毛或沿葉脈疏生短柔毛,背面常有腺點;側脈610對。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長1016cm,寬2025cm,具線形苞片,長37mm;花萼杯狀,先端5裂,裂片三角狀卵形,粉紅色,外面被黃褐色短絨毛和不明顯的腺點;花冠白色,花冠管細長,長約1cm,先端5裂,裂片卵形,長約5mm;雄蕊4,與花柱同伸出花冠外。果實球形或倒卵形,直徑510mm,綠色,成熟時藍紫色,宿萼紅色;花、果期6月至翌年2月。

7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700m以下的平原,路旁。丘陵。山地林下或溪谷旁。

資源分布:分布於華東及湖南。湖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8 性狀

性狀鑒別:葉微皺折,有的將葉及幼枝切成小段。完整葉片展平後呈長橢圓形至細長卵圓形,長520cm,寬39cm;全緣,先端漸尖,基部鈍圓,上面棕黃色、棕黃綠色至暗棕紅色,下面色較淺;葉柄長1.58cm;紙質而脆。氣微臭,味稍苦而澀。 以葉大、無柄者為佳。

9 化學成份

葉含大青甙(cvrtophyllin),蜂花醇(melissylalcohol),正二十五烷(npentacosane),γ谷甾醇(γsitosterol),異戊二烯聚合體(isoprene pelymer),半乳糖醇(galactitol),豆甾醇(stimasterol),鞣質及黃酮。 莖含大青酮(cyrtophyllone)A、B、石蠶文森酮(teuvincenone)F,柳杉酚(sugid),無羈萜(friedelin),赪桐二醇烯酮(clerodolone),赪酮甾醇(clerosterol),5, 22. 25豆甾三烯3β醇(stigina5, 22, 25.trien3βol)。

10 藥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大青葉煎劑在試管內對多種痢疾桿菌均有殺菌作用;試驗還表明,不論對呋喃西林、磺胺噻唑、小檗堿敏感或耐藥之痢疾桿菌,對大青葉均很敏感。對腦膜炎球菌亦有殺滅作用。對鈞端螺旋體波蒙那群、黃疸出血群沃爾登型、六日熱型也有殺滅作用。 大青葉臨床用於多種病毒感染,但實驗室內的抗病毒試驗至今未見報告。

2.利尿和抗炎作用:大青甙是大青葉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明顯的利尿和抗炎作用,大鼠灌胃給藥400mg/kg後3小時內排尿量為4.3±0.4ml/100g體重;此劑量灌胃對大鼠雞蛋清性及右旋糖酐性"關節炎"均能減小腫脹程度,作用與對照組保泰松相當。

11 毒性

大青甙小鼠灌胃的半數致死量為8g/kg;腹腔註射5g/kg。

12 炮制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搶水洗凈,稍潤,切絲,幹燥。 飲片性狀:為不規則絲狀。多皺縮卷曲或破碎。上表面棕黃色、棕黃綠色至暗棕紅色,下表面色較淺。紙質而脆。氣微臭,味稍苦而澀。 貯幹燥容器內,置通風幹燥處。

13 性味

苦;寒

14 歸經

胃;心經

15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主外感熱病熱盛煩渴;咽喉腫痛;口瘡;黃疸;熱毒痢;急性腸炎;癰疽腫毒;衄血;血淋;外傷出血

16 大青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鮮品加倍。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17 註意

脾胃虛寒者慎服。

1.《醫略六書·藥性總義》:"無實熱者忌。"2.《本草從新》:"非心胃熱毒勿用。"3.《得配本草》:"脾胃虛寒者禁用。"

18 附方

本品葉片較大,《綱目》雲:“其莖葉皆深青”,故名大青,諸“青”之名義同此。又因其植株有異臭味,故以諸“屎”或“臭”名之。

19 各家論述

論大青性寒,善解心胃熱毒。

1.李時珍:"大青氣寒,味微苦鹹,能解心胃熱毒,不特治傷寒也。朱肱《活人書》治傷寒發赤斑煩痛,有犀角大青湯、大青四物湯,故李象先《指掌賦》雲:陽毒則狂斑煩亂,以大青、升麻可回困篤。"(《綱目》)2.繆希雍:"大青稟至陰之氣,故味苦、氣大寒、無毒。甄權雲:大青,臣,味甘,能去大熱,治溫疫寒熱。蓋大寒兼苦,其能解散邪熱明矣。經曰:大熱之氣,寒以取之。此之謂也。時行熱毒,頭痛,大熱,口瘡,為胃家實熱之證,此藥乃對病之良藥也。"(《本草經疏》)

20 大青的臨床應用

《得配本草》:"配好酒治肚皮青黑;佐犀角。梔子,治陽毒發斑。"

21 摘錄

《中華本草》

用到中藥大青的方劑 瀉脾大青湯

聖濟總錄》卷壹二四:方名:瀉脾大青湯別名:大青湯組成:大青2兩,升麻2兩,大黃(銼,炒)2兩,生幹...

犀角大青湯

大青葉玄參甘草升麻黃連黃芩黃柏黑山梔各4.5克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化斑。治傷寒,斑出巳盛,心煩大...

大青湯

主治小兒麻疹,毒邪內陷,疹點壹出即沒者。加減:若大便閉,口幹腹脹,身熱煩躁者,加大黃(酒炒)。《肘...

雪梅丹

uěméidān《醫碥》卷七:方名:雪梅丹組成:大青梅、明礬。功效:出涎清痰。主治:咽喉諸腫。用法用...

仙露梅

方》卷三:組成:大青梅子3斤,青鹽4兩,食鹽2兩,活蝸牛40個(杵爛)。主治:咽喉大癥垂危者。用法用...

更多用到中藥大青的方劑

用到中藥大青的中成藥 內消瘰癘片

翹50g熟大黃50g玄明粉50g哈殼(煆)50g大青鹽50g枳殼50g桔梗50g薄荷腦0.25g地黃...

闌尾消炎片

090處方:金銀花100g大青葉100g敗醬草100g蒲公英100g大血藤100g川楝子20g大黃...

抗腮靈糖漿

石膏、甘草、柴胡加水煎煮二次,合並水煎液,濾過。大黃、牛蒡子、枳殼用60%乙醇滲漉提取。將上述水煎...

闌尾消炎丸

處方:金銀花50g大青葉50g敗醬草50g蒲公英50g雞血藤50g川楝子10g大黃15g木香15g...

新復方大青葉片

方大青葉提取物:取大青葉60kg,羌活15kg,拳參15Kg,金銀花30kg,大黃15kg,加水煎...

更多用到中藥大青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大青 《傷寒附翼》:[卷上]太陽方總論

以治表實,而外邪自解,不必治裏虛,而下利自瘳,與大青龍治表裏俱實者異矣。要知葛根秉性輕清,賦體濃重,...

《傷寒論輯義》:[卷二]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麻黃八證。頭痛發熱惡風。同桂枝癥。無汗身疼。同大青龍癥。本癥。重在發熱身疼。無汗而喘。本條不冠傷寒...

《證治準繩·傷寒》:[卷六]發斑

生劇者黑十死壹生皆用白虎加人參湯壹名化斑湯及阿膠大青湯又索氏新書雲陽毒病患出斑皆如灸跡指面大青黑並不...

《傷寒證治準繩》:[卷六]發斑

生劇者黑十死壹生皆用白虎加人參湯壹名化斑湯及阿膠大青湯又索氏新書雲陽毒病患出斑皆如灸跡指面大青黑並不...

《普濟方》:[卷壹百三十三傷寒門]傷寒發斑(附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