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國養生理論是如何發展的?

中國養生理論是如何發展的?

如今,中國的養生理論和方法深受大眾推崇,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青睞,這說明中國的養生理論和方法有著深厚的科學理論基礎,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總結和積累的,是經過養生實踐檢驗的。

(1)先秦養生理論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壹中國之前的歷史時期稱為先秦時期。

先秦諸子在探索自然規律和生命奧秘的過程中,提出了自己的養生理論觀點。下面簡單介紹壹下周易、道家、儒家、雜家等有代表性的學術思想:①周易養生論。

《易經》又稱《易經》,簡稱《易》。易有三層意思:變、簡、難。周易是闡述宇宙萬物自然變化的理論。宇宙萬物每時每刻都在運動變化,天體的運動,地殼的變化,四季的冷暖,晝夜的薄暮,無壹例外,人也是如此。易經稱這種變化為“易易”,無論在宇宙中還是人類的生命活動中,都有壹定的規律、變化和周期。

易經著眼於宇宙和世界,立足於人類自身,在認識宇宙的運動和變化規律中探索生命的奧秘,從而認識生與死的原因和規律。《周易》在論述了宇宙和生命必須變化、變化、不變的機理後,提出了知、適、變的生命原則,並將其作為人類生活、行為、養生、防病的規範。

②聖人養生理論

先秦諸子學派出現的時間稍晚,大約在戰國時期,藏書160冊,其中養生類書籍約50冊,內容豐富。主要的養生觀點有:“決不能不完成任務,而要關心消除傷害”,“趨利避害,順應自然”。

(3)管子的養生理論。

《管子》的作者繼承了老子的道是宇宙本原的思想,但也明確提出了道是本質的觀點。管子認為“精”是生命的物質基礎,主張存精養生,虛妄欲存精。管子不僅對日常生活、飲食、適應四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強調精神上的樂觀,認為“凡人生而必樂”。保持樂觀對於健康的生活是非常必要的。

④道教養生理論的誕生。

春秋戰國時期的道教以老子和莊子為代表。

《道德經》說,“人練地,地練天,天練道,道自然。”“道”源於自然規律,即道教能自然導致長壽。這是道家養生思想的根本觀點。道家的“清靜”、“返樸歸真”、“和為貴”等主張對養生也有很大影響。

“形神雙修”,老子主張去物欲養形,清靜養神。莊子認為:“道德的完整是形式的,身體的完整是精神的完整”,“身體的完整是精煉而復雜的,是與天合壹的”。在修形方面,主張以形達郁。

⑤儒家養生理論的誕生。

儒家創立於春秋末期,創始人是孔子。儒家的養生觀首先強調的是精神調節。孟子認為“養心不擅情欲”。生活中有欲望很正常,但在社會允許的條件下是可以實現的。不能過分,要遵循“禮”的原則。

同時,儒家的養生思想強調身體保健和飲食衛生的重要性。

(2)秦漢隋唐時期的養生理論。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壹中國。從秦漢到隋唐,養生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秦始皇、漢武帝等人的長生不老夢,推動了人們對養生技術的探索。出現了華佗、嵇康、葛洪、孫思邈等養生專家,以及吃丸、服石等荒誕的養生術。

(1)保育和投餌的建議。

養生和餌療是漢唐時期著名養生學家孫思邈提出的。孫氏著名的醫學著作《備急勿躁》、《千金翼》中包含了大量的養生內容。保持健康的重要方法之壹是養生。他認為人的本質就像油燈裏的油,生命活動就像明亮的燈。每個人都有等量的“油”。如果不註意節約,就像大燈芯的油燈,油很快就會用完,壽命很短。如果能註意節約,就像用小燈芯壹樣。油用完了,燈就會慢慢熄滅,壽命自然會延長。

養生的要領主要在於:避免精氣過度受損。具體來說,就是在性交中要註意禁欲,心靜,心中無妄想,聽而不癡。要“少想、少讀、少欲、少言、少笑、少憂、少樂、少樂、少善、少惡”,不計較名利、非名利,最大限度地減少本質的流失。

“投餌”是壹種通過長期口服藥物來減少谷物消耗、延長壽命的方法,在孫思邈的《千女至方》中也有記載。

上鉤分三步,壹是除三蟲,二是忌糧,三是取食。三蟲指的是長蟲、紅蟲、蟯蟲,對人體危害很大。不除,補藥無效,必須用“去三沖方”殺死。所謂“忌糧”,就是斷糧,來源於道教。“三蟲惡怪”以五谷為食的說法認為,避開五谷,便可除三蟲,得道長生。孫氏用茯苓、松柏子等。試圖取代谷物食品,但沒有成功。進食意味著長期使用藥物。《千金方耀》記載的“食方”有32種,如茯苓酥、杏仁酥等,都有壹定的延年益壽作用。

(2)養老依從性

養老是孫思邈倡導的。孫氏認為,當人們變老時,生理和心理都會發生壹些變化。生理上,陽氣漸衰,身體漸弱;心力衰竭,忘記過去失去未來,飲食無味;皮膚失去光澤,頭發變白枯萎,四肢沈重,懶動。隨著老齡化的到來,疾病越來越多。心理上容易產生衰老感和失落感,以及性格變異,影響身體健康。所以老年人更要註意健康。

孫氏主張老年人應該了解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加強對自己的支持。首先要“反俗”,思想上超脫。別人說話聲音大,我聲音不高。別人發脾氣我不生氣。我沒有妄想癥,耳朵也容易消化,應該不會很復雜。要堅持做輕體力勞動,適量運動,如散步、引導呼吸等。住的地方要優雅、幹凈、樸素,衣服和身體要勤洗,使之幹凈。這樣,妳才能安心長壽。

③食丹取石的興起。

吃蛋始於秦朝。秦始皇拼命追求長生不老之術和長生不老之藥,又因為冶金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壹批專門研究長生不老之術和提煉長生不老之藥的人,稱為“方士”。他們搜集了壹些荒誕的童話和奇異的魔法,用水銀、鉛、朱砂、硫磺提煉出“仙丹”。晉代,吃丹求壽之風盛行。到了唐代,愈演愈烈。唐太宗等人曾服過“仙丹”。

同時還有食丹流行的衣石。所謂“取石”,就是使用由礦物藥物組成的藥方,如由鐘乳石、紫應時、白石英、硫磺、赤石脂組成的“五石散”。據說可以使人“精神愉悅,精力充沛”,可以滿足沈迷酒色的統治者和文人的需要。

服用“單弦”或“烏石散”後,可起到暫時的興奮作用,如全身發熱不安,性欲增強等。但對人體有害。例如,著名的李寶珍,在服用“仙丹”後,脾氣暴躁,身體虛弱,最後被太監陳鴻誌等人殺死。唐穆宗、唐敬宗等皇帝和杜甫等大臣深受其害。

由於吃丹取石有害健康,遭到有識之士的反對,孫思邈高喊:“寧吃野葛根,不吃五石脂。”

(3)宋元時期的養生理論。

宋元時期持續了400多年,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中期階段。這壹時期,陳至、鄒璇、丘處機、朱震亨等養生專家相繼問世,並出版了《養老獻家書》、《取養生報》、《養生錄》、《泰鼎養生主論》等專著。這些著作不僅豐富了前人的養生理論,而且發展了古代的養生方法。

①飲食養生法的進壹步發展

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就意識到了食品養生的重要性。孔子認為食物應該精致,烹飪得當,飲食有規律。不要吃變色、變味、腐爛的食物。唐代孫思邈在《錢進方耀》第二十六卷中專門論述了飲食養生,這是現存最早的飲食養生專著。其中水果30種,蔬菜63種,谷米24種,鳥獸45種,大部分是具有滋補功能的日常食品。孫氏認為,如果妳不了解飲食,這是不夠的,以挽救妳的生命。他指出食物既能維持生命,又能治病,並提出了少食多餐、飲食清淡、餓了就吃的原則。

宋代特別重視醫學,飲食養生得到進壹步發展,其中陳至的貢獻最大。陳至也被稱為陳真。宋元年,任泰州華縣(今江蘇興化)縣令。他在《養老獻家》壹書中系統總結了唐代以來的飲食保健成就,闡述了飲食調理的作用和具體方法。

陳認為,飲食在保證人體健康和調節陰陽平衡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如果妳餓了,妳就會生病。他指出,飲食宜少而多餐,使脾胃易於消化;食物宜溫、熟、軟,切忌硬粘寒,以防傷脾胃。

陳大力提倡喝牛奶。他認為,牛奶的性質和味道都很溫和,可以補充血管,有益心臟,增長肌肉,使人健康強壯,使人看起來光滑衰老。詳細講解了原料奶的適用範圍和食用方法。

有了病,他主張先食療的方法,認為食療優於藥物治療。因為食物既能驅邪,又能安定臟腑,而藥物總是有壹定的副作用。如果飲食未能痊愈,考慮再次使用藥物。②藥物方案步入正軌。

服用藥物延年益壽最早見於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古代醫書,書中記載用動物的睪丸、陰莖和植物中的松果、柏子仁來返老還童。西晉張華《博物誌》認為黃經有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的作用。在東漢神農《本草經》的藥理學專著中,有165種藥物記載為“益智”、“延年益壽”。

魏晉南北朝時期,食丹服石之風盛行,醫療養生誤入歧途,許多人成為丹石藥的受害者。唐朝以後,這種弊端逐漸被人們認識,開始提倡利用動植物養生。到了宋代,對進士藥物的毒副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藥物健康步入正軌。宋代重視其他藥物的收集和研究。朝廷整理的醫學著作中收集了大量延年益壽的方劑,如《太平方慧方》、《太平惠民合劑方》、《生肌宗錄》等。當時很多養生方子,如還少丸、不老丸等,都是抗衰老、延年益壽的名方。

唐宋以後的養生方藥,壹般可分為補腎、健脾、滋陰、壯陽,其中以熟地、枸杞、人參、黃芪、山藥、黃精、麥冬為最受歡迎的藥物。宋元時期還提倡使用鹿龜等被稱為血肉的動物藥材。這對明清時期的醫學培養產生了重大影響。如《鏡月全書》中著名的抗衰老方劑“全鹿丸”,含有角蛋白、鹿茸、鹿腎、新鮮鹿肉、鹿尾等。,它與人參、熟地黃、菟絲子配伍,補益氣血,滋陰壯陽,達到補益陰陽、氣血、延年益壽的功效。

(3)倒倉的建議。

傾倒位置的手法見元代朱震亨《丹溪心法》。振衡,又名Xi,祖籍梧州義烏(今浙江義烏)。朱從小學習刻苦,日記壹千字。他年輕時致力於研究孔孟和朱成的理學。30歲後專攻醫學,撰寫了《丹溪心法》、《格致余論》等醫學著作,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醫學家。他壹生努力,長壽,說明他有很好的養生之道。

倉指人的胃;倒倉就是把胃裏的渣滓倒掉。朱認為,人們在遇到可口的食物時往往會暴飲暴食。這些過量的食物會與體內的痰瘀糾纏在壹起,日積月累,傷害身體和生命,所以要通過“倒倉”來清除。傾倒操作的具體方法是:取5 ~ 10公斤的公牛肉,用流水煮沸,用布濾渣,將所得汁液倒入鍋中,用小火煮至琥珀色。煮好後先喝壹小杯,以後再喝,斷斷續續,直到喝幾十杯。酒後會嘔吐,適量多吐有效。嘔吐後安靜睡壹兩天,餓了就喝粥。三天後可以喝壹些清淡的蔬菜湯,逐漸恢復正常飲食。朱認為此法具有推陳出新、扶不足、補虧損的作用;人到中年後使用壹兩次此術,對祛病延年很有幫助。

(4)明清時期的養生理論。

明清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後期。在這個長達五個多世紀的歷史階段,中國的養生技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出現了張介賓、郜璉、曹廷棟等著名的養生學家,出版了《壽石清》、《養生四要》、《衰老精要》、《尊生八記》、《壽養叢書》、《老老恒言》等養生專著。同時提出了健身、返老還童等養生方法。

①老年人養生方法的完備性。

養老方式始於唐代的孫思邈。宋代陳至撰寫了《養老與照顧親屬》壹書,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老年人保健專著。書中對老年人的日常保養、飲食調整、用藥忌口都有詳細的論述。元代,鄒璇多次出版《贍養老人與家庭養老》壹書,並在日本、朝鮮等國廣為流傳。《四庫全書》的總結給了它很高的評價。

明清時期,老年保健理論進壹步完善,其中影響最大的著作是郜璉的《尊生八記》和曹廷棟的《老人恒言》。《尊生八記》對老年人的四季調養、飲食調節、起居調節、藥物補充等都做了深入的探討。

《老人恒言》的作者曹廷棟是清代著名的保健學家。他遵循孟子“我老了,人也老了”的格言,讀了大量的書,提出了簡單易行的老年人保健方法,如睡、洗、行、晝臥、夜坐、衣、帽、帶、鞋、床、帳、枕、席、被等。雖然討論並不令人驚訝,但它大多是徹底和有用的。比如《安心睡覺》中,如何上床,睡覺時采取什麽姿勢,手腳如何擺放,什麽時候上床,如何保護頭部、胃部和墊肩的頸部都有討論。這些方法既簡單又有效。

在明清時期,還有其他壹些關於養老藝術的著作:《壽世保元》、《明代紅爐燒雪》、《清代長壽秘訣》、《滋補真經集》等。這些書都從不同角度論述了老年人的健康長壽。

(2)倡導健身和返老還童。

張介賓是明末著名的醫學家,他大力提倡健身和返老還童。張出身名門,博覽群書,學識淵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下知歷史,下知兵法。中年後投身醫學,研究養生方法。

明代以前,養生專家更重視精神在健康長壽中的作用,而張在《景嶽全書?《治形論》系統闡述了形與神、形與命的辯證關系,認為形有賴於精神生活的物質,有賴於精血的滋養,而形的養成主要在於維持精血。具體來說,壹方面要控制情欲,防止精血受損;另壹方面,要經常服用溫補精血的藥物。張自創的“全鹿丸”是溫養精血的名方。

在《景嶽全書》中,張提出了“返老還童”的方法。所謂中興,就是中年加強保健。張認為,人的衰老從中年就開始了,只是壹時還沒有顯露出來,而中年是人體由盛轉衰、生命力逐漸衰弱的轉折點。如果能在此期間加強護理,“盤活基礎”,將為老年人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如果中年不註意健康,會加速衰老的到來。中年養生的關鍵在於恢復元氣。通過養神、鍛煉身體、填精補血等方法,恢復虛弱的元氣,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總之,中國的養生理論源遠流長,我們的祖先在探索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的道路上積累了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留下了許多寶貴的遺產。我們應該盡力整理、挖掘和繼承這些遺產,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它們在增強中華民族體質、延長人類壽命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二、道家、儒家、佛教的養生之道

中國人的養生除了與醫學的發展有直接關系外,還深受宗教、哲學、倫理和習俗的影響。在中國傳統養生文化中,道、儒、釋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他們不僅為中國養生文化奠定了理論基礎,而且為中國養生實踐提供了獨特的養生方法,至今仍為人們所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