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運河的貫通,成為維系中國大壹統局面的政治紐帶,千百年來,在中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人民在開鑿運河並充分發揮其作用的過程中,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京杭運河縱貫濟寧全境,流經梁山、汶上、嘉祥、任城、中區、魚臺、微山等7個縣區,全長約230公裏。
京杭運河全長約1800公裏,濟寧恰置全河的中段,從元朝至元十九年(1282年)始鑿,到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於此鑿通濟洲河和會通河,與三年後(1292年)鑿通的通惠河(又稱北運河)相連接標誌著京杭運河的全線貫通。大運河全線的制高點在濟寧境內號稱“水脊”的南旺。為穿越“水脊”,人們立郾建閘,“以六閘撙節水勢,啟閉通放舟楫。”為解決黃河決淤和水源不足問題,人們采取了“避黃保運”和增設“水櫃”等多種措施,保證了運道的暢通。為克服水源不足之頑癥,人們先後引“四水”濟運,其中建戴村壩而引汶濟運之舉尤為世人稱頌。當然更為世人稱頌的當屬南旺水利樞紐工程,其主要作用是調節水源,使之“三分朝天子,七分下江南”,為運河全線科技含量最高的工程項目,有專家認為,該工程當與都江堰工程齊名。濟寧運河運輸業而興盛繁榮達600多年。
濟寧“居運道之中”,不僅成為“水陸交匯,南北沖要之區”和“控引江淮咽喉”地帶,同時又成為漕河管理中心和魯西南政治、經濟中心,出現了“官舸商舶鱗集,麻擁於濟城之下”的興旺景象。曾有詩人描述道:“日中市貿群物聚,紅氍碧碗堆如山。商人嗜利幕不散,酒樓歌館相喧闐。”到明代中葉,濟寧就已發展成壹個“車馬臨四達之衢,尚賈集五都之市”的繁榮商業城市。經明至清,濟寧商業已臻鼎盛。州城內外,通衢要道,運河、越河兩岸行棧店鋪林立,各地商賈雲集,百業興盛,市場繁榮,年營業額高達白銀億元以上,市場輻射達周圍地區近百縣,成為明清時期全國著名的33座大商業城市之壹。
濟寧市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地處黃淮海平原與魯中南山地的交接地帶。整個地勢東高西低,西部平原坦蕩,南部湖光秀麗,東部山丘起伏。
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汗位,1271年定國號為大元,改中都(北京)為大都定為國都。此時的大都和華北壹帶經長期戰亂,經濟蕭條,無法養活大都百萬人口和京畿大量駐軍,壹切都需南方運來。史載“元都於燕,去江南極遠,百司庶府之繁,衛士編民之眾,無不仰給江南”。這樣,無論從政治或軍事角度來看,重新開通南北運河已勢在必行。
忽必烈即汗位的第三年,尚未正式立國就任命漢族水利專家----31歲的郭守敬“提舉諸路河渠”。元大將伯顏在南征南宋期間,已深感水路對軍事和經濟的重要性,從而“遍訪自江都達大都河道”。滅南宋之後,在伯顏等重臣支持下,忽必烈命郭守敬“查勘宋金以來汶、泗相通河段”,以備重開運河。
當時隋煬帝開的通濟渠由於黃河南泛全線淤塞,恢復通濟渠已非常困難,同時京都已東移至北京,沒有必要繞個圈在途經開封、鄭州壹帶,如果改徙山東,運河就變成壹條直線,距離最近。在此背景下才把目標移向濟寧。那時運河南端從杭州到淮安,隋唐運河基本完好,淮安以上原古泗水運道雖已被黃河侵占,但船可進入黃河,“借黃行運”到徐州後再逆古泗水運道至魯橋,還可沿汶、光水道至濟寧。在北方有隋唐時開的永濟渠(後稱禦河),元時新鄉以下壹直暢通可達天津。所以只要解決濟寧向北至永濟渠約200公裏運道,即可從北京到杭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