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新浪博客“天柱山人”的詩配畫《意會言傳》,博客上的畫都是該博主自己創作的
以下是博客原文,可以幫助理解這幅畫的寓意:
關於人活著的意義
有沒有人能夠完美的闡述,並以他的闡述折服每壹個人。
上帝的氅
-----天城阿扁
當思想和繪畫融為壹體
語言便顯得多余
因為
從眼睛到心靈還有壹段距離
攪盡腦汁說出來
仍會辭不達意
妳也許看見了地平線上的橘黃
以為那便是真理之光
可妳知道
沒有地平線
我們踩著的天體
呈球狀
妳從哪裏出發
仍會回到最初的荒涼
看吧 主宰者只是壹件大氅
顏色和烏雲壹樣
他是上帝嗎
看不清他的臉
邪惡抑或善良
當世俗和信仰
分別從兩個袖口
進入上帝的身體
攀爬上高高的肩膀
他們都將
赤裸著靈魂
彼此對望
高尚和卑微
以同壹件華服作蔽體
殊途同歸於
最後的空虛與絕望
天城阿扁是壹位智慧的詩人,喜歡讀他的詩,質樸,不平凡,堅實,不零亂,並有著深度的思辨。
這首詩我很喜歡,謝謝阿扁!
(無題?)?
-----詠梅前沿播報?
我不能平靜地面對
這樣壹幅畫
我也不能立刻移開
顫抖的目光
我看見自己的靈魂
我看見許多活著的靈魂
跟我壹樣?
赤裸無言
壹步三叩首
向著遠方
壹路朝拜
遠方有壹件灰色的大袍
虔誠的活著的靈魂
把它稱作為“氅”
誰穿著它
壹直把世人引誘
那個臉面模糊的
有點嚇人的
怪獸
人們尊稱它為“上帝”
難道上帝就不要臉面嗎
我不知道
我卻感受到它的磁場
無比強大?無法抗拒
這個叫“上帝”的怪獸
用什麽把世人引誘
壹邊是用線吊起的銅板
壹邊是同樣用線吊起的十字架
這個怪獸並不說話
只用實物
給活著的靈魂
指路
活著的靈魂
也不言語
懷揣各自的解讀
對著怪獸吊起的兩個實物
壹步三叩首
壹路朝拜?不停留
我看見了我自己
是的我就在他們當中
那壹個?或這壹個
總有壹個?是我
我也面向那個磁場
跪拜?不回頭
可是我知道
到頭來
不過壹場空
謝謝?詠梅前沿?的佳作,“我看見了自己,是的我就在他們當中”沒錯,我也在其中,其中的那壹個。
欣賞天柱山人先生的漫畫,寫些從自己視角觀賞後的理解,以作對其作品解讀的互動。
《上帝的誘惑》--鐘巖松?
這是創世紀的混沌。我們確信
地球是圓的。但是眼睛只能看到
穹起的壹點,和暗淡的天雲
上帝高大威嚴,冷峻隱身於灰色寬袍
肉胎凡眼辨不出上帝的性屬
——抑或它本來就是雌雄同身
正如它端在左右胸前森森白骨的指間
壹線相連:壹邊懸賞信仰,壹邊懸賞欲望
都是沈甸甸光燦燦的黃金
上帝的袍帽微微低俯,藏匿起尊容
也藏匿起詛咒,抑或憐憫
它的袍袖垂掛,空洞如莫測之門
剛剛被孵化出的人雛,來不及蔽遮裸身
倔強地分為兩列匆忙的長隊
或虔誠或激動向上帝朝聖
而抵達袍袖之內的先行者張開四肢驚呼——
啊上帝,我們什麽也沒有看見!
2010年7月2日
謝謝?鐘巖松?認同,欣賞這首經典之作。字裏行間透著朋友的智慧和和才華。
(無題)詩作者:知了
在那天邊的壹線鵝黃
上帝陰沈著臉
無奈地抖動著雙手
要金錢?不是信仰
金錢和信仰
似乎只是上帝的兩個褲筒
都進來吧?別看今天是赤條條
明天過去
說不定是華蓋冠頂
阿門!
知了常常言語犀利,思辯清晰,這首詩又是三言兩語道天機。
《窄門》
---作者:沐心齋主人?下跪吧
面對上帝的窄門
光明從何而生
是燦爛黃金
還是本善人性
走吧
走到上帝的袍中
那狹小黑暗的袖籠
便是窄門的入口
可通往極樂之塔的階梯
又將屬於卑微還是神聖
誰人不是跪著存活在宇宙之中
誰人不是叩拜著走向不歸路程
壹邊是閃耀的虛榮
壹邊是至真的神靈
走進去
方知壹切不過是戲
但願
開始的自然
落幕的從容
看到沐心的這首《窄門》很是欣喜,謝謝沐心!“壹邊是閃耀的虛榮?壹邊是至真的神靈?走進去?方知壹切不過是戲” 我想沒有人會找到第三道門。
轉載自 “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