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寫文章應該是有加標點的,但是古時候的標定並沒有現在這麽齊全,有時候僅僅是壹個小小的空格,用到書法上,這空格很容易被忽略掉,所以很多人認為古人寫文章是不用加標點的。
中國的標點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相傳在甲骨文時期就已經存在了。當時使用的是線條,空格或者是分段,反正我們看到的甲骨文都非常的簡單,但是這樣的標點方式其實跟現在的效果是壹樣的,只不過沒有明確具體什麽樣的意思。
後來到了兩漢時期,標點又衍生出了新的東西。人們寫文章的時候會考慮到停頓的問題,於是就出現了“句讀”這樣的標點符號,表示兩句話之間的停頓。壹開始這樣的標點是↓和、,之後又經過了很多年的發展,出現了新的標點。
到了宋朝的時候,↓演變為了句號,句號也有大中小之分,被用在壹句話的結尾處。這時候還出現了段落號,用在每壹段文字末尾的右下角位置。壹直到後來還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標點符號。
標點符號的發展史其實是非常有意思的。因為壹開始人們寫文章的時候是不太喜歡用標點的,畢竟壹個標點要占壹個位置,關鍵是也沒有人發明標點。真正發明標點還是因為出現了斷句錯誤的問題。有時候作者是壹個意思,讀者會因為斷句的問題換上另壹個意思。這樣就很讓人接受不了。
最初的標點都是出在後人品鑒前任作品的時候加的標註,有的認為哪裏該斷句就標識壹下。這樣在後來的原本丟失以後,人們謄抄的過程裏就會把讀者加的標點也抄進去。當然除了標點還有錯別字,也就是我們上學時老師常說的“通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