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十任天帝
1、伏羲
伏羲,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壹,亦是與女媧同為福佑社稷之正神。
2、昊天上帝
昊天上帝是中國神話中天的尊號。周朝正式出現昊天上帝的尊稱。昊天上帝是帶有至高神之位的天,是華夏歷代國家正統祭祀的最高神。華夏的壹位官方的至高神.。
3、五方天帝
五方天帝是古代中國神話及古籍記載中的人物。
五方天帝及屬神分別指東方天帝,屬神句芒。南方天帝,屬神祝融。西方天帝,屬神蓐收。北方天帝,屬神禺強。中央天帝,屬神後土。
4、帝俊
又作“帝夋”,疑為詩經裏昊天上帝,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上古天帝,這壹古帝名號只見於《山海經》(在《大荒》《海內》兩經中多次提到)。
5、太陽神炎帝
太陽神炎帝是壹位極慈祥的大神,當他出現在世間的時候,大地上的人類已經生育繁多,自然界出產的食物不夠吃了,慈愛的炎帝教人如何播種五谷,用勞力來換取生活的資源。
6、黃帝
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遠古部落聯盟首領,後世尊為帝王。道教尊奉的古仙。
7、東皇太壹
東皇太壹是《九歌》體系中所祭祀的天帝、至高神。東皇太壹是楚地最高神,與太壹神、泰皇有關,《文選》便認為東皇太壹即太壹。
8、天皇大帝
勾陳上宮天皇大帝簡稱勾陳大帝、天皇大帝,為四禦之壹。
9、紫薇大帝
紫微大帝在中國民間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屬於道教四禦之壹,位居玉皇大帝之下。
10、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即“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是道教神話傳說中的天地的主宰。
天帝簡介
天帝是指統治諸天萬界的帝王,隨著朝代不同最高神就會發生變化。
例如秦襄公祭白帝,秦宣公祀青帝,靈公祭祀炎黃二帝,秦統壹後祭祀以上四帝,西漢在四帝的基礎上加入黑帝,稱為五方上帝,自東漢起則以太壹為至高神,淩駕於五方之上。
擴展資料古人對天帝的看法
早期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生產生活的諸多方面不是來自於自身,而是來自於自然的恩賜。早期人類的生存發展是與自然條件密不可分的。
長此以往,天空與大自然在人們的心目中逐漸被人格化、神化,成為壹個有思維、有情感的客觀存在,是為昊天上帝。
後世部分說法壹方面認為昊天上帝居處北辰,“昊天上帝謂天皇大帝,北辰之星。”另壹方面,將天與帝區分開,認為昊天為全天,《毛詩傳》:“元氣昊大,則稱昊天。遠視蒼蒼,則稱蒼天。
此則天以蒼昊為體,不入星辰之列。”
昊天上帝,更自然化則稱為昊天、皇天、天,“天”是最通常的說法,又稱蒼天、上天、上蒼、老天、老天爺等,如“蒼天在上”、“老天有眼”、“奉天承運”、“天譴”、“天生我材必有用”、“我的天啊”中的“天”。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_昊天上帝
百度百科_天帝 (中國神話中的最高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