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國際古跡遺址日的意義

國際古跡遺址日的意義

人類文化是多元的,只有保留文化的多樣性,人類社會才能繼續前進。無論歷史上還是今天,宗教文化都是人類社會多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宗教本身是多元的,既有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佛教等世界宗教,也有錫克教、印度教、猶太教等眾多民族宗教,還有無數民間宗教,這些宗教本身就構成了多元的格局;另壹方面,從這些宗教中延伸出來的建築、繪畫、雕塑等宗教文化也是豐富多彩的,它們也構成了文化的多樣性。再者,在宗教和宗教文化的影響下,他們離開了自身的因素,在社會生活和文化的各個方面發揮了自己的影響,可以說在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都有所反映和反應。所以保護他們就等於保護人類文化,保護人類社會。因此,對宗教遺產和場所的保護可以促進對人類文化多樣性的保護。這些遺產和場所的保存為人們了解祖先的信仰和社會提供了實物證據;同時也讓人們認識到,宗教從來不是壹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而不斷發展的。

保護宗教遺產就是保護宗教文化的多樣性,也就是保護文化的多樣性。“比如在哈爾濱,如果東正教完全消失,那麽哈爾濱的城市景觀至少會損失30%,因為哈爾濱曾經是俄羅斯的殖民地,東正教是俄羅斯的國教。東正教的存在告訴人們這段歷史。”

雖然宗教遺產的重要性已經被壹些人認識到,但對它的保護仍然不夠,宗教遺產仍在流失。“流失、人為破壞、自然衰落、資金短缺、保護意識淡薄,都是導致宗教遺產逐漸消失和破壞的重要因素”。因此,她認為有必要將宗教遺產列為紀念碑和遺址日的主題。2015年,由於全球文化、經濟實力、政治利益的差異,壹些宗教遺產遭到破壞,比如巴米揚大佛。所以有必要通過古跡遺址日,喚醒每個人和他們的保護意識,包括普通人和政府的保護意識。中國在保護宗教遺產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保護力度還不夠。特別是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壹些地方和團體為了發展旅遊和經濟,把金錢放在第壹位,忽視了對宗教遺產的保護;中國有形的宗教遺產使用不同的建築材料,有些很容易風化;加上空氣汙染、水汙染等原因,我國壹些宗教遺產的退化速度加快。因此,“當務之急是喚醒國民的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