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宗教遺產就是保護宗教文化的多樣性,也就是保護文化的多樣性。“比如在哈爾濱,如果東正教完全消失,那麽哈爾濱的城市景觀至少會損失30%,因為哈爾濱曾經是俄羅斯的殖民地,東正教是俄羅斯的國教。東正教的存在告訴人們這段歷史。”
雖然宗教遺產的重要性已經被壹些人認識到,但對它的保護仍然不夠,宗教遺產仍在流失。“流失、人為破壞、自然衰落、資金短缺、保護意識淡薄,都是導致宗教遺產逐漸消失和破壞的重要因素”。因此,她認為有必要將宗教遺產列為紀念碑和遺址日的主題。2015年,由於全球文化、經濟實力、政治利益的差異,壹些宗教遺產遭到破壞,比如巴米揚大佛。所以有必要通過古跡遺址日,喚醒每個人和他們的保護意識,包括普通人和政府的保護意識。中國在保護宗教遺產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保護力度還不夠。特別是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壹些地方和團體為了發展旅遊和經濟,把金錢放在第壹位,忽視了對宗教遺產的保護;中國有形的宗教遺產使用不同的建築材料,有些很容易風化;加上空氣汙染、水汙染等原因,我國壹些宗教遺產的退化速度加快。因此,“當務之急是喚醒國民的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