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有關“漢字”

有關“漢字”

獨特的文化形態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是漢字成為中國歷史的真實而又豐富的鏡像。幾乎每壹個古漢字都可以從字形、字音、字義、字能解讀壹部分文化史。||

漢字壹直在不斷地發展著,它跟中國文化壹樣有著悠久的歷史。每壹次漢字的發展,都反映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前進。

殷商文字的代表是甲骨文,發現於壹八九九年(清光緒二十五年),是刻寫在龜骨,獸骨,人骨上記載占蔔,祭祀等活動的文字,是經過巫史加工過的古漢字。這種文字具備了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多種造字法,並大量使用假借字。

甲骨文是現在所見中國上古的文字之壹,是商代晚期和殷王室日常生活與國家大事的真實記錄,它不但是研究中國上古文字最珍貴的資料,也是研究中國商代歷史文化的直接材料。

殷墟甲骨文約有單字四千左右。經過幾代學者的研究考釋,已經認識壹千來字。我這裏選釋部分常見的字以饗讀者:

“”:字從二(上)從 (人),隸作“元”。人之上會意為首。《孟子·滕文公》:“勇士不忘喪其元。”即用其本義。引申義為始為大。例如:稱國家最高領導人為“元首”,稱正月初壹為“元旦”,“元旦”;稱每個年號的第壹年為“元年”,稱主將為“元戍”。

“”:甲骨文“天”字或寫作“” ,像人之正立形,上突出其頭部。或寫作“”,從二(上)從大。大亦人也,人之上即顛。故《說文》曰:“天,顛也。”蔔辭雲“庚辰王弗疾朕天”,即用天之本義,“疾天”即指頭部之疾病。

“”此字上象山崖形,““即山,房屋形,故崖下之即洞窟也。王即玉, 即“”(箕筐之屬),“”即辛,鑿類工具。象於山洞中雙手執辛,開鑿玉石置於“”之意。唐蘭釋璞,《戰國策.秦策》:“鄭人謂玉未理者,璞。”。

“”象(飄帶),中間之口,應是壹方形箱子,四面標明方向。故甲骨文“中”字,象風向標,可隨風向轉動,而立柱恒居中央而不動。蔔辭雲“五中”,即以之測風向及風之大小。甲骨文“中”字多用為伯仲之仲,與“”有別。或謂“”即旗幟,“五中”即立 ,氏族議大事時先“立中”聚眾。

“”甲骨文“每”字,從“女”或從“母”,義同。其上部之↓或↑,象發飾之形。甲骨文女作“” ,母作“” ,中增兩點表示乳房,已字之女為母也。女與母在蔔辭中有時通用無別。每字在不辭中用為悔、晦。

“”甲骨文“王”字象鉞形。鉞為古兵器多為弧形刀,青銅或石制,盛行於商周,有出土文物刻參考。斧鉞為禮器,象征王者之權威。王權是抽象的,乃以鉞形代表。

字象以支柱支撐屋頂之房舍,釋為余。蔔辭中余字借為第壹人稱代詞。蔔辭中商王自稱“余壹人。”《尚書》、《周禮》、《國語》等古籍中作“余壹人”或“予壹人。”《爾雅。釋詁》:“余,我也。”

字中之乃雄性家畜之形符,甲骨文字對畜獸之性別分別表示之,後來則統壹用杜字作為公畜之通稱。

字中之乃雌性畜之形府。與牡字壹樣, 字後來成為母畜之通稱。

象人張口吹氣,《說文》:“吹,噓也,從口從欠。”甲骨文欠字作、,象壹跽之人的側面形,上是口字,人張著大口大哈欠。

甲骨文問字從問從口以會問訊之意。口在門外,是外來之人問門內之人,後來為了字形的整齊方正,把口子安在門內。

各字從父(倒止)從(或、坎)隸作“各”。上古先民多穴居。甲骨文以象之。落於內,表示從外面回來。甲骨文出字作會於穴居中外出之意。楊樹達《蔔辭求義》:“從父從 ,當釋各,亦足有所至之形。為來格之格本字,皆後起加以旁字。”蔔辭“各日”即落日,其實各應即落之本字,倒足於中,即示落、到、來之義。

行字象四達之衛,人所行也.行也作道路講.<<詩.小雅.車>>:"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集傳>>:"景行,大道也." 正象四通八達之道路.

訊字象壹反縛雙手之人,前有壹口,以會執敵而訊之之意.,強調被縛之義.

象用雙手把陷阱中的人搭救上來,應既丞字,丞乃拯之初文.小篆作,猶存古意,只是雙手移了位.

字從又從象,會手牽大象以助役之意.即字,今簡化作為.殷商時代中原地區氣候溫潤.林廣象多.殷墟曾出土象骨,頸下系有銅鈴,說明已馴化.

甲骨文的發現,使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又上溯了近千年。應該說,這壹發現使中華文明古國又增加了不少底氣。

周代的代表文字是金文。金文是鑄刻在青銅器的鐘或鼎上的壹種文字。鐘多是樂器,鼎多為禮器。例如九鼎則為傳國重器,王都所億即鼎之所在,故稱定都為“定鼎”。鑄刻上面的文字,多為記事或表彰功德的內容。這種銘文,有的是凹下的陰文,有的是凸出的陽文。前者稱為“款”,是“刻”的意思;後者稱為“識”,是“記”的意思。所以金文也可統稱為“鐘鼎款識”。

據統計,金文約有三千零五字,其中可知有壹千八百零四字,較甲骨文略多。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啟秦代小篆,流傳書跡多刻於鐘鼎之上,所以大體較甲骨文更能保存書寫原跡,具有古樸之風格。

周以平王東遷分為西周及東周——西周趨於端整雄渾,造成金文之黃金時代;東周因列國割據而形成地域特色——所以分別介紹之。

西周:西周承殷末書風,直到成王時方產生獨特的風格,書體雄渾典麗而壯觀;在昭穆之後,則變為嚴謹端正。學術文化之發展多少會受到社會及政治等因素的影響。西周前期,自武王克殷,至康王之世,由於天下統壹,社會安定,加上周公制禮作樂,堪稱太平盛世,故書法家得以表現雄渾典麗之風格,內容亦有逐漸加長之勢,如大盂鼎即為此期最典型之傑作也。而至昭穆之後,書風漸變,筆畫由粗細相參而趨於均勻劃壹;收 西周毛公鼎銘文 筆與起筆亦由方圓不壹,而變成圓筆;行款甚至演成方格之形式,書風極為嚴謹端正。端整典雅之頌鼎、典雅整贍之大克鼎及稍具早期之風之毛公鼎等,皆為此期之代表。

東周: 自平王東遷,周王室衰微,演變成列國紛爭之局面,由於諸侯自制銅器,書法因受其影響,呈現濃厚的地域色彩。列國銅器可概略分為東土、西土、南土、北土及中土五大系統;因北土、中土出土器物及銘文俱少,所以以東土、西土及南土為代表。

東土系——勁直峭拔

包括齊、魯、邾、莒、劄、薛、滕諸國,以齊國為盛。其***同點為書體高長,筆劃變為直線,與西周之曲線筆劃異趣。齊陳曼簠之嚴整勁峭堪稱東土系之傑作。

西土系——古樸雄渾

西土系包括秦、晉、虞、虢諸國,以秦最盛,其書體近似小篆,有古樸雄渾之風。秦並六國,書法亦融合各地之風,遂產生較完美之書法,為秦代小篆奠定良基。

南土系——柔美渾圓

南土系包括楚、吳、越、徐等國,而以楚最盛,書法柔美渾圓。值得註意的是徐國之器『王孫遺者鐘』書風與齊器較近,章法縱橫整齊,端整之中又有流麗之風;可知列國之書仍相互影響,東土、西土之分,也非絕對界限,交流亦不可能循後人所定之界進行。

周朝自平王於公元前77O年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後,五百余年,經歷了諸侯兼並的春秋時期和七國爭霸的戰國時期;在語言文字方面,出現了“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的現象。據史料記載,當時“寶”的寫法,就有194種形態。 “眉”字的寫法有104種,“壽”字的寫法,也有百種以上。

為什麽壹個字會有這麽多種寫法呢?就“壽”字我來論述壹下。人生來願意長壽,壽字所以被人們視為吉祥、幸福的意思。在春秋戰國時期,由於頻繁的戰爭和落後的醫療水平,人的壽命都不是很長。所以多種“壽”字的寫法都表達了先民熱愛生活、祈求祛病強體、人壽年豐、孝養父母、社會安康的同壹種追求和人生的理念,同時也反映了中國農耕、手工業時代的吉祥觀念,以樸素而直白的藝術語言,表達百姓對生命的關註,對美滿生活的向往,對自身社會價值的追求。“壽”字在營造吉瑞環境的同時也體現出獨特的審美價值,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創造精神。

雖然文字寫法的多種多樣對書法藝術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內容,但對思想交流帶來了不便。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壹天下,為了有利於統治,在文字上進行了改革,實行“書同文字”的政策,“罷其不與秦文合者”。秦文是沿襲西周的文化傳統,在“金文”、“籀文”(大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壹種書體,故秦文又稱“秦篆”,後人又用“小篆”稱之,以與“大篆”區別。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礎上刪繁就簡而來。小篆筆法圓融平正,結體典雅和平,而且有規可循,是識篆與了解文字本義的唯壹門徑。

《嶧山刻石》,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東巡峰山(山東嶧縣境)時刻立的第壹塊石刻。《泰山刻石》,是在此年秦始皇東巡泰山時刻立。《瑯琊刻石》(山東膠南)、《芝罘刻石》,是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於芝罘山(山東煙臺市西北)刻立。《碣石頌》,是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東巡至碣石(今河北昌黎縣西北)所立。《會稽刻石》,是始皇三十六年(前210年)第五次巡行登會稽山(今浙江紹興東南)所刻。這些刻石都是標準的小篆書體,相傳為丞相李斯所寫。

《嶧山刻石》是秦篆(即小篆)的代表之作。字的點劃均為線條,粗細壹致,圓起圓收。字體端莊嚴謹,有實有虛,疏密得當,從容平和且勁健有力。有人評之為“畫如鐵石,千鈞強弩”。字的結構上緊下松,垂腳拉長,有居高臨下的儼然之態,似乎讀者須仰視而觀。在章法上行列整齊,規矩和諧。這種整齊化壹的風格與秦朝政治理想是壹致的。秦刻石在總體上從容、儼然、強健有力的藝術風範與當時秦王朝的時代精神是相統壹的。

《泰山刻石》的作者秦相李斯(?-公元前208年),可稱得上是我國書法史上第壹個有記載的書法家。

《泰山刻石》的書體是秦統壹後的標準字體,小篆。其結構特點,直接繼承了《石鼓文》的特征,比《石鼓文》更加簡化和方整,並呈長方形,線條圓潤流暢,疏密勻停,給人以端莊穩重的感受。唐張懷瑾稱頌李斯的小篆是:“畫如鐵石,字若飛動”,“骨氣豐勻,方圓妙絕”。

註釋:石鼓文,亦稱獵碣或雍邑刻石,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刻石文字,比金文規範、嚴正,但仍在壹定程度上保留了金文的特征,它是從金文向小篆發展的壹種過渡性書體。

殷商人的甲骨文刻辭,企圖用以溝通人與神的信息,獲得神秘世界的心理感應。商周人在青銅器上鑄刻銘文在於祭祀神靈,記錄事件或顯示富有或權威。秦始皇刻石,將其立於名山之巔,則是用以炫耀他統壹六國的功業,作為帝王的威嚴、自信與長治天下的意願。然而在秦刻石這壹精神目的實現的過程中,同時也創立了壹種可以使書法更長久留存的形式,開拓了壹個新的藝術天地。

秦系文字的進壹步發展,終於導致漢字形態的巨變,產生了隸書。隸書產生於戰果,興於漢。隸書的出現,是書法史乃至文字史上的壹次重大變革。從此,書法告別了延續三千多年的古文字而開端了今文字,字的結構不再有古文字那種象形的含義,而完全符號化了。隸書承上啟下,上承篆書,下啟楷書,是壹個質的轉變和過渡。作為書法藝術,它打破了原來篆書單壹用筆的局限,而有了十分豐富的變化。前人稱篆書筆法為“玉箸”,即玉作成的筷子,橫平豎直,均勻圓潤。字的結體規矩嚴謹,較少變化。隸書則不然,它的點劃分明,粗細有致,波畫有蠶頭燕尾,壹波三折。用筆有方有圓,或方圓兼濟。結體或險峻跌宕,堅挺雄健,或秀麗工整,圓靜嫵媚,或堅守中宮,凝重端莊,或大開大合,意氣飛揚,可謂千變萬化,各臻其極。這真是書法史上瑰麗的壹章。

漢代書法的雄強樸茂之風與當時的社會風氣有關。漢代隸書蘊含著壹種博大的氣勢,充溢而湧動著雄健的力量。精美絕妙的漢隸至今仍然散發著無窮無盡的藝術魅力。

隸書的出現是漢字書寫的壹大進步,是書法史上的壹次革命,不但使漢字趨於方正楷模,而且在筆法上也突破了單壹的中鋒運筆,為以後各種書體流派奠定了基礎。秦代書法,在我國書法史上留下了輝煌燦爛的壹頁,與雄偉的萬裏長城和壯觀的兵馬俑壹樣,氣魄宏大,堪稱開創先河,是中華民族無窮智慧的結晶。||

相較於漢字結構的變化多端,漢字的語音系統的發展趨勢較簡化。普通話只有21個聲母,38個韻母,4個聲調,依聲韻配合規律拼成四百多個音節,配以四聲總***不超過1300個音節。如此有限的音節形式要表達世界最豐富、最發達的漢語的詞匯,勢必造成大量同音詞。據對45200條漢語詞目統計,即使有聲調的辨義作用,同音詞仍占11.6%。在雙音詞中,同音詞的比重也在不斷上升。||

漢字體現著我國民族文化的全部蘊涵。它與民族思維方式和文化精神融為壹體,對於歷史文化認識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

(舉例實在不大方便,因為要結合象形文字圖片, 最好找到圖片,好形容.找象形字)

×××××××以上內容選自:/Portals/104/%e8%96%9b%e6%99%93%e6%80%a1%e5%8f%a4%e6%b1%89%e5%ad%97%e7%9a%84%e5%8f%91%e5%b1%95%e4%b8%8e%e4%b8%ad%e5%9b%bd%e6%96%87%e5%8c%962105234740.doc(下載此文可看到文字中無法顯示的古文字圖片。)

外加:許慎《說文解字》中:“囧”字,音“炯”,象形古漢字,以戶牖之形表光明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