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龍(約1543-1619),男,漢族,福建省福州市昌樂縣青橋村人。20年中未中秀才,鄉試未中,棄儒下海。在呂宋島,陳振龍看到當地到處都是紅薯,了解到這種土豆耐旱、高產、適應性強、生熟皆可食用。於是他學習了種植方法,出資購買馬鈴薯種子,於明朝萬歷二十壹年(1593)五月,偷偷攜帶馬鈴薯藤蔓,避過出境檢查,經過7晝夜航行回到福州,也就是在紗帽池附近的空隙試種。
那壹年,閩中大旱,糧食歉收。陳震龍讓他的兒子給福建巡撫金寫信,宣布盧松竹土豆可以救荒。金答應試種,壹旦收獲結束,就進行試種。當年試種成功,金聽到這個消息喜出望外。第二年,他下令在全國各地種植,以解決福建缺糧的問題。由於金的推廣,福建人把竹樹改名為,又叫紅薯,因為它是從國外引進的。陳振龍的後代被繁殖到浙江、山東、臺灣省等地,成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品種。
陳震龍將紅薯傳入中國,改善了中國農作物的結構和食譜,成為舊社會緩解饑餓的重要食物之壹。據古書記載,在荒年,“村民十之八九以土豆為生。”清乾隆年間,紅薯已經流傳到全國大部分地區。目前,我國甘薯種植面積超過1億畝,年產原糧3000萬噸,占世界甘薯總產量的80%。清道光年間,福州人為紀念這次成功引種,在吳石山建起了“第壹馬鈴薯亭”。